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送外卖的文明观察者

首页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马踏天下密战无痕大人,得加钱佣兵的战争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踢开永乐邪王盛宠:神医嫡女嚣张妃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送外卖的文明观察者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全文阅读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txt下载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7章 真实历史的回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何维将船队的大部分补给都留在了这里,只让石猛带领一支小队,返回渔港城,向联盟报告此地的情况,并传达他建立新城的命令。

这个决定,在整个铜都联盟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远在铜都城的执政官岩和学政阿雅,在接到消息后,虽然震惊,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无条件地支持。

他们立刻开始调集工匠、物资和人口,准备向这个位于未知南方的“稻谷”,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技术移民。

而何维,则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对这个新世界的探索之中。

他脱下了那身象征着统帅权威的劲装,换上了和稻部落族人一样的、简单的亚麻短衣。

他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征服者,而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田野学者。

他带着云算和他的学生团队,一头扎进了对这个部落的研究之中。

他们丈量土地,分析土壤,记录气候。

他们与当地的匠人交流,学习他们如何用竹子和藤蔓,搭建那种精巧而又坚固的吊脚楼。

他们也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猎手请教,学习如何辨认丛林里的毒虫和草药。

起初,何维只是单纯地被这个富饶的世外桃源所吸引。

但渐渐地,随着了解的深入,他发现了一些越来越让他感到熟悉,却又无法解释的“既视感”。

第一个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里的陶器。

一天,他走进部落里最大的一座陶窑。

那里的陶器,与铜都城追求高温和坚硬的青灰陶截然不同。

“神明,”稻首领恭敬地拿起一个圜底的红色陶釜,向他介绍道,“我们的陶,虽然不结实,但有一个好处,就是直接放在火上烧,不容易裂开。”

何维拿起一片陶器碎片,仔细地观察着。

他发现,那红色的陶胎中,竟然掺杂着大量黑色的、细碎的、如同粉末一般的有机物。

“这是什么?”他问道。

“是‘糠’,”稻首领回答,“就是稻谷外面那层没用的壳。把它碾碎了,和在泥里,烧出来的陶锅,就更耐烧了。”

稻壳……掺在陶土里……圜底釜……

这几个关键词,像三把钥匙,猛地一下,打开了何维脑海深处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他依稀记得,在他那个世界的、遥远的学生时代。

历史课本的某个角落里,曾经提到过一个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那个文化的典型特征,不正是以圜底釜为代表的、掺杂了稻壳的——夹炭红陶吗?

那个文化……叫什么来着?

一种模糊的预感,开始在何维的心中升起。

第二个发现,来自于对稻田的深入研究。

何维发现,稻部落的族人,虽然耕种技术原始,但他们对稻谷的分类,却有着一种近乎于本能的、惊人的天赋。

他们能清晰地分辨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稻谷。

一种,是杆高、粒长、需要更多水来灌溉的。

另一种,则是杆略低、粒圆、相对耐旱的。

云算和他的学生们,通过解剖和观察,最终得出了一个震撼性的结论——这两种稻谷,虽然形态相近,但在植物学上,是两个不同的亚种!

这意味着,眼前这个小小的部落,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竟然独立地,完成了对两种不同水稻——“籼稻”和“粳稻”的原始选育!

何维再次被震撼了。

这种领先于时代的农业成就,让他脑海中那个模糊的名字,变得更加清晰。

而最终,印证他所有猜想的,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发现。

在一个雨后的下午,何维带着队伍,在山谷更深处进行勘探时,发现了一个被山洪冲刷出来的、年代更为久远的废弃居住点。

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些比稻部落现用工具更古老的石器,和一些已经风化破碎的陶片。

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这个古老聚落的遗迹。

何维让人清理掉表层的淤泥,当整个遗迹的轮廓暴露出来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个古老的村落,被一圈巨大的、深邃的、呈现出标准圆形的——环形壕沟,所紧紧地环绕着。

夹炭红陶、籼稻与粳稻的共存、环濠聚落……

所有的证据链,在这一刻,都完美地闭合了。

何维呆呆地站在那道跨越了万年时光的古老壕沟前,他的身体,在微微地颤抖。

他终于,记起了那个名字。

彭头山。

这里,就是彭头山。

在真实历史中,公元前7000—5000年,长江中游流域,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和独特陶器文明,这个文明就是彭头山文化!

何维在震惊中回过神来,惊觉自己并非发现一个无名的小部落。

而是亲身踏入了自己民族那波澜壮阔的文明起源时刻!

他眼前的这些稻部落族人,不是普通的原始人。

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先驱。

是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稻农,是教科书上那些冰冷名词背后,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祖先!

一种前所未有的、源自血脉深处的、强烈的震撼和使命感,瞬间击中了何维。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因为一碗米饭而落泪。

那不仅仅是乡愁。

那还是血脉的共鸣。

他缓缓地转过身,对着那群还在困惑地看着他的稻部落族人,和那些同样满脸不解的铜都城学者。

用一种无比庄重,也无比虔诚的语气,宣布道:

“我决定,这座我们将要在这里建立的新城,将不再使用任何我们自己的名字。”

他指着脚下这片承载了数千年稻作文明的、神圣的土地。

“我们将用它自己古老而伟大的名字来命名它。”

“它,将永远地,被称之为——”

“彭头山城!”

当何维用无比庄重的声音,宣布这个名字时,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铜都城的学者,还是稻部落的族人,都感到了深深的困惑。

在他们的语言里,这个词汇没有任何意义。

但他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何维在说出这个名字时,那种发自内心的、近乎于朝圣般的虔诚。

何维没有过多解释。

他知道,这种跨越万年时空的历史重逢,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去分享的、独属于他一个人的孤独震撼。

但他可以用行动,将这份敬意,传递给每一个人。

从那天起,何维对整个建城计划,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他不再是单纯地,用铜都城更先进的技术,去覆盖和取代这里原始的一切。

而是变成了一种更温和、也更具智慧的——“融合”与“提升”。

他下达了一道让所有铜都工匠都无法理解的命令:所有新建的民居和公共建筑,在采用青铜和石材作为核心承重结构的同时,必须完整地保留稻部落那种精巧的“干栏式”吊脚楼的外观和风格。

他要让这座新城,在拥有坚固骨架的同时,也披上一层属于本地文明的、独特的外衣。

他甚至要求岩派来的那些最优秀的制陶工匠,放下他们对“青灰陶”的骄傲,去向稻部落的匠人学习那种古老的“夹炭红陶”的制作工艺。

然后,他让他们,用铜都城更先进的龙窑和控火技术,去烧制这种夹炭陶。

最终,一种全新的、既保留了夹炭陶耐急热的优良特性,又拥有了青灰陶坚固质地的新式陶器,在两个文明的工匠共同的努力下,诞生了。

它被何维命名为——“彭头山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沙漏逆行岁月无上女仙君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都市打脸狂人大夏王侯女穿男七零爱上女配后我做了赘婿大秦:新世纪至尊仙帝霸魏诸道学宫重生娇妻已上线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锦鲤仙妻甜如蜜航海与征服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极品修真强少今夜来港
经典收藏北洋1917是,教宗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诗经中的故事魅影谍踪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军统财神爷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汉末逆流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冰山王爷的搞笑妃大明刑王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大唐皇太子大国航空夫君有毒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亮剑小透明
最近更新封御三国:潜龙问鼎大明太监秘史双经问渡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风起赣南三国群美传祖宗们,时代变了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大阵主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送外卖的文明观察者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txt下载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最新章节 -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