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久对杨柳村的暴行,非但没有吓倒根据地的军民,反而如同在干柴上投下了火种,燃起了冲天怒焰。悲愤化作力量,村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红星旗下,青壮踊跃参军,妇孺积极参与支前工作,民兵巡逻的脚步声彻夜不息。董文渊企图用恐怖瓦解根据地的算盘,彻底落空。
然而,军事上的僵局必须打破。马德彪因补给不济,攻势已疲软不堪,但红军若不能主动出击,予敌重创,一旦董文渊从其他地方调来援兵或想出新的补给办法,战局可能再次逆转。
林峰、赵永贵、陈石头等人在指挥部进行了彻夜的分析。沙盘上,敌我态势清晰:东路马德彪部龟缩在几个主要进攻出发阵地,凭借残余的火力固守;西路赵守业部分散在广大区域,兵力相对薄弱,且因陈石头的持续骚扰而士气低落;最危险的孙铭久部,在制造了杨柳村惨案后,似乎暂时隐匿,但必定在策划更阴险的行动。
“敌退我进!”林峰一拳砸在沙盘边缘,“马德彪打不动了,正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但不能硬碰硬,要打,就打他的痛处,打乱董文渊的全盘部署!”
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西路的赵守业部。这支以保安团为主的部队,战斗力本就不强,如今分散驻防,且因后勤线受威胁而人心惶惶,是相对理想的打击目标。更重要的是,若能重创甚至歼灭赵守业一部,就能彻底粉碎董文渊西路的封锁,打通与更广阔区域的联系,获得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
一个大胆的“围点打援”计划被提上日程:由陈石头率领外线主力,对赵守业部驻守的一个关键村镇——位于交通要道上的“河口镇”发动佯攻,摆出要拔除这颗钉子的架势。河口镇位置重要,赵守业乃至董文渊绝不会坐视不理。一旦敌军从其他方向,特别是从马德彪的东线抽调兵力增援,林峰则亲率老鸦洞主力,在半途险要地段设伏,争取吃掉这股援军!
这是一个险招,意味着老鸦洞主阵地将在一段时间内兵力空虚。但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战机稍纵即逝。
计划已定,各部迅速行动。陈石头率领经过休整补充的外线分队,大张旗鼓地向河口镇逼近,摆出围攻的态势,并切断了镇子对外的电话线。赵守业果然惊慌失措,一边下令镇内守军严防死守,一边连连向董文渊告急。
董文渊接到求救电文,陷入两难。东路马德彪已无力发动进攻,但兵力尚在,可若抽调其增援西路,东线防御空虚,林峰主力若趁机出击,后果不堪设想。而不救河口镇,则意味着西路封锁线被撕开,整个“梳篦清剿”将彻底失败。
权衡再三,董文渊做出了一个他认为折中却致命的决定:不从马德彪处抽兵,而是严令孙铭久放弃原定渗透计划,火速率领其精锐突击队,汇合赵守业能够拼凑的一部分机动兵力,驰援河口镇,内外夹击陈石头部!在他看来,孙铭久的部队战斗力强悍,足以击溃陈石头的“乌合之众”。
这道命令,正中林峰下怀!他一直在密切关注孙铭久的动向。当侦察兵报告孙铭久部突然快速向西移动时,林峰知道,鱼儿上钩了。
他立即率领红军独立支队主力,秘密离开老鸦洞,预先赶往孙铭久增援部队的必经之路——一段名为“落鹰涧”的险要峡谷设伏。赵永贵则率领少量部队和所有民兵,虚张声势,坚守老鸦洞阵地,迷惑东路的马德彪。
落鹰涧,两侧山崖陡峭,中间道路狭窄。林峰将主力埋伏在两侧高地,配备了所有的机枪和迫击炮(包括苏澈送来的那两门82毫米迫击炮),并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
傍晚时分,孙铭久率领混合突击队以及赵守业派来的一个连的保安团,急匆匆地进入了落鹰涧。孙铭久生性多疑,进涧前曾派出尖兵侦察,但红军埋伏得极好,未被发现。他急于解河口镇之围,同时也低估了红军主力敢于离开巢穴、在野外打伏击的魄力和能力。
当敌军大部分进入伏击圈时,林峰一声令下:“打!”
刹那间,寂静的山谷变成了沸腾的熔炉!重机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迫击炮弹带着尖啸落入敌群,滚木礌石轰隆隆地从天而降。狭长的山涧顿时成了死亡陷阱,敌军猝不及防,人仰马翻,建制大乱。
“中计了!快!抢占高地,组织抵抗!”孙铭久反应极快,一边寻找掩体,一边声嘶力竭地试图收拢部队。但他的队伍已被切割成数段,红军战士如猛虎下山,从两侧山崖冲下,发起了白刃冲锋。
战斗异常激烈。孙铭久的部下毕竟是老兵,在最初的混乱后,依托岩石和尸体拼死抵抗。特别是那些“白鬼”残余,枪法精准,给冲锋的红军造成了不少伤亡。孙铭久本人更是悍勇,手持双枪,连连击倒逼近的红军战士。
关键时刻,林峰亲率警卫班投入战斗,直扑孙铭久所在的核心区域。陈石头在河口镇方向听到落鹰涧的激烈枪炮声,知道总攻开始,也留下小部队佯攻,亲率主力赶来夹击。
腹背受敌,敌军终于崩溃。保安团士兵率先溃逃,孙铭久的突击队也伤亡惨重,无力回天。混战中,孙铭久被一发子弹击中肩膀,在手下的拼死掩护下,带着少数残兵败将,丢弃所有重装备,狼狈不堪地钻入山林逃窜。那个随他行动的保安团连,则几乎被全歼。
落鹰涧伏击战,红军大获全胜!毙伤俘敌近两百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特别是孙铭久突击队带来的那些精良装备,极大地改善了红军的装备水平。更重要的是,此战彻底粉碎了董文渊的西路军,赵守业闻风丧胆,率残部仓皇后撤数十里,西路封锁土崩瓦解。
消息传到董文渊指挥部,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钦差”面如死灰,他知道,他的“梳篦清剿”已经彻底失败了。损兵折将,后勤断绝,如今西路崩盘,东路军心浮动,而林峰的红军队,则通过此战缴获颇丰,声威大震。
“完了……全完了……”董文渊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他现在考虑的,已不是如何剿灭红军,而是如何向北边的上司交代,以及如何防止林峰趁胜追击,扩大战果。
春雷,终于炸响。
这惊蛰之雷,并非来自天空,而是源于落鹰涧的炮火,源于红军战士的呐喊,源于根据地民众的欢呼。它宣告了董文渊围剿计划的破产,也宣告了“中国工农红军赣南独立支队”这支新生力量,历经血火淬炼,终于如惊蛰后的万物,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然而,林峰和赵永贵站在硝烟尚未散尽的落鹰涧,看着战士们兴奋地打扫战场,心中清楚,胜利固然喜悦,但前路依然漫长。董文渊虽败,其背后的军阀势力犹在;苏澈方面的压力并未解除;内部的建设、根据地的巩固,还有无数工作要做。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但春天的风雨,或许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风起赣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