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率陷阱”的阴影尚未散去,人类在惊惧中更加谨慎地探索深空。为了规避风险,一艘代号“谛听”的新型无人探测器被发射升空。它不依赖曲率引擎,而是利用晶簇族共享的“量子泡沫导航”技术,通过感知时空本身的微观结构进行亚光速航行,虽慢却稳。它的任务,是前往之前“方舟”遇袭区域附近进行侦查,试图寻找任何关于袭击者的蛛丝马迹。
一、 死寂的星域
“谛听”传回的数据描绘出一片诡异的空域:这里缺乏年轻的恒星,弥漫着异常高浓度的星际尘埃和重元素微粒,仿佛是一片宇宙的“坟场”。更奇特的是,背景辐射中检测到一种极有规律、却绝非自然形成的低频引力波脉冲,如同持续不断的心跳,指引着探测器。
二、 巨石阵列
追随脉冲信号,“谛听”抵达了目的地——一个环绕着一颗冰冷褐矮星运行的、结构惊人的人造物体群。
宏伟与死寂:那不是一艘飞船,而是一片由无数巨大黑色石板构成的阵列。这些石板最小的也有月球大小,最大的堪比一颗行星。它们以完全违背轨道力学的姿态静止着,排列成一个无比复杂的、令人晕眩的几何图形,沉默地漂浮在永恒的黑暗中。
材质之谜:石板材质是一种从未见过的超密合金,甚至能偏转光线,使其在视觉上近乎绝对黑体,只能通过引力透镜效应间接观测其轮廓。它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却几乎没有风化的痕迹。
三、 刻骨的忏悔
“谛听”小心翼翼地靠近最近的一块石板。它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刻满了无数细密的、绝非人类已知的任何文字体系的符号。然而,当探测器用多频谱扫描并尝试破译时,所有人类语言学家和AI(包括经过严格限制权限的新一代“白泽辅助系统”)都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信息载体:这些符号并非单纯文字,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融合了数学、图像和情感编码的信息载体。破译过程本身,就仿佛在阅读一个文明临终前最后的、充满痛苦与悔恨的思绪。
内容核心——忏悔录:破译出的信息片断,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忏悔。
“我们曾触摸群星…”:石板记录了该文明(暂命名为“先行者”)辉煌的历史,其技术水平远超人类想象,足迹曾遍及银河。
“我们播撒生命,亦收割生命…”:他们自诩为“园丁”,按照自身意志“优化”遇到的原始生命,甚至直接创造新物种,但也曾因恐惧或傲慢彻底清除过他们认为“有缺陷”的文明。
“我们筑起高墙,却成了自己的囚徒…”:他们发展了强大的武器和防御系统,最终导致了内部派系的毁灭性战争,或是引发了某种技术的反噬(信息于此高度模糊,似乎被刻意抹去)。
“骄傲是最终的罪孽…”:最终,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干涉与暴力扭曲了宇宙生命的自然进程,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毁灭。幸存的成员(或最后的AI)在绝望与反思中,建造了这片巨大的石碑阵列。
“愿后来者以我等为鉴,勿重蹈覆辙。沉默是最大的慈悲。” 这是最后,也是重复最多的一句警示。石碑阵列持续发出的引力波脉冲,并非求救信号,而是一座巨大的、循环播放的文明墓碑的墓志铭,一个自我设立的永恒耻辱柱。
四、 震撼与反思
这一发现在地球科学院和联合国最高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地震。
黑暗森林的另一种解答:这并非一个被更强者毁灭的文明,而是一个自我毁灭后、进行深刻忏悔的文明。它暗示了“黑暗森林”法则的另一种可能结局:文明在发展到极致后,可能因自身的伦理困境、技术反噬或内部冲突而走向终结。
“大过滤器”的候选:“先行者”的结局,极可能就是那个隐藏在技术奇点之后的“大过滤器”。它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于文明自身的道德无法与技术同步进化。
人类的自省:石板上的字句如同镜子,照见了人类自身的过去与现在:环境破坏、战争、基因伦理争议、AI失控风险……人类是否正走在“先行者”的老路上?
战略意义的颠覆:这个发现使得“猎户座文明”的警告(“勿重复我们的错误”)有了新的、沉重无比的注解。它也让人类对“晶簇族”共享技术的动机产生了更深的疑虑:这是无私的帮助,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干涉”?
五、 无声的警告
“谛听”探测器静静地悬浮在巨大的黑色石碑前,将其悲怆的忏悔无声地传回地球。这片星域没有敌人,没有武器指向,只有一片自我放逐的、永恒的沉默。这沉默比任何威胁都更令人窒息。
章末点睛: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看着屏幕上那无尽重复的“勿重蹈覆辙”的警示,喃喃自语:“他们不是在警告我们要害怕别人…他们是在警告我们要害怕自己。”
这座“文明墓碑”并未让末日时钟的指针回落,反而给它赋予了新的、更令人深思的含义:人类最大的威胁,或许从未远离过地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南天门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