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宣言”的广播,是文明在哲学与外交层面上的大胆飞跃。而在现实的物理宇宙中,所有文明最终极、最基础的敌人从未改变——那便是熵增,宇宙最终热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恒星的衰老与死亡,是这一法则最直观的体现。对人类而言,太阳的寿命倒计时,始终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然而,“逆熵协议”的理论,以及从月球遗迹和猎户座忏悔录中解析出的碎片化超技术,指向了一种可能性:局部、暂时地逆转熵增。经过联邦科学界数个世代的不懈努力,汇聚了五个文明的顶尖智慧,这个曾经被视为禁忌的梦想,终于迎来了实践的曙光。
一、 “狄俄尼索斯”工程
这项名为 “狄俄尼索斯”(dionysus) 的工程,其目标并非创造能量(“人造奇点”已解决能源问题),而是进行一项更根本的操作:干预太阳核心的核聚变过程,减缓其燃料消耗,从而显着延长其稳定燃烧的寿命。
工程的核心是一个巨大而精密的装置——“熵调节器”。它被部署在太阳近日轨道上,其外形并非实体结构,而是一个由多重能量场和引力透镜构成的、不断变化的复杂几何结构。
二、 逆流而上
“熵调节器”的工作原理超越了常规物理:
信息注入:装置并非向太阳注入物质或能量,而是向其核心发射一种特殊的量子信息场。这种信息场基于“逆熵协议”,能够与构成太阳的微观粒子发生极其微妙的作用。
概率操控:其目的不是改变物理定律,而是影响微观粒子反应的概率。它极其轻微地抑制了质子-质子链反应中某些低概率、高耗能的分支反应路径,同时促进了更高效、更“经济”的反应路径。
“催化”而非“驱动”:整个过程类似于一种宇宙尺度的“催化”。它没有提供额外能量,而是通过优化反应过程,让太阳以更高的效率利用自身的燃料,从而降低每秒的能量消耗率,达到“延寿”的效果。这就像一位高超的调琴师,轻轻拨动琴弦,让乐器发出更持久、更悦耳的音符。
三、 点燃“新太阳”
启动日,整个联邦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熵调节器”无声地运转起来。没有炫目的光爆,没有震动的波束。只有监测太阳活动的无数传感器,传回令人窒息的数据流。
起初,一切似乎没有变化。
然后,太阳物理学泰斗惊呼起来:“核心温度……下降了0.001开尔文!氦积累速率预测曲线……改变了!”
变化微乎其微,但其意义惊天动地。这意味着太阳内部的巨变引擎,第一次被外部力量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调节了。
经过数月的持续运行和精密计算,联邦科学院得出了最终结论:
“狄俄尼索斯”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太阳的预期稳定主序星寿命,被延长了——十亿年。
四、 文明的成人礼
消息传来,引发的不是狂欢,而是一种深沉的、近乎宗教般的敬畏与宁静。
十亿年!对于人类文明而言,这几乎是永恒的时间。悬在头顶的倒计时器,被极大地重置了。
哲学的震撼:这是文明第一次不是去适应宇宙的法则,而是开始理解和巧妙地运用它。他们不是在对抗熵增,而是学会了在它的洪流中为自己开辟一片更持久的绿洲。
安全的基石:太阳系的稳定性得到了根本保障。地球和火星的生态系统将享有漫长的、稳定的黄金时期,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基础。
责任的重量: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感。一个掌握了为自己恒星“续命”技术的文明,其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太阳系的“管家”,肩负着维护这套复杂系统稳定运行的重任。
章末点睛:
林夏在“寻道者”号上收到了来自地球的完整报告。她久久凝视着窗外那颗稳定的、给予无数生命的恒星。
“我们曾敬畏你如神只,”她心中默念,“后来我们研究你如对象。今天,我们开始理解你如伙伴。”
“我们延长了你的寿命,实则是延长了我们共同的故事。这不是征服,这是……共生的开始。”
“熵的胜利”,并非战胜了物理定律,而是代表着文明智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能够以更深远的目光和更精巧的技术,在宇宙冷酷的法则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与时间。这是自生命第一次从原始海洋中睁开双眼以来,对命运发起的最伟大、最深远的一次抗争,并取得了辉煌的阶段性胜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南天门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