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渐盛,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前行。沐熙父母那场闹剧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后,便再无人提起。大人们低着头,脚步沉重却不停歇,只剩下沉默的呼吸声与车轮碾过碎石的沙沙声。
日头爬到头顶时,陈德吆喝着在山边一片背风的坡地歇脚。炊烟升起,干粮的碎屑混着山风的气息飘散,陈松几个半大的小伙子啃完窝头,按捺不住性子,凑在一起商量着要进旁边的林子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打上只山鸡,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陈松拍着胸脯,手里还掂量着那柄磨得发亮的柴刀。
“我跟你们一起去。”沐熙突然开口,她刚帮着沐颜整理好物品,额角还带着薄汗,“林子里或许有能用的药材,我去看看。”
陈松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了:“行啊,有沐熙你跟着,就算没野味,认些能吃的野菜也好。”
几人没走多远,沐熙的脚步忽然顿住。她拨开一片半枯的灌木丛,眼前竟铺开一小片齐腰高的植物,叶片边缘带着细碎的锯齿,此刻已染上深浅不一的枯黄,蔫蔫地垂着——是白芷!
“这是……”陈松凑过来,只当是普通的野草。
“是白芷。”沐熙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枯黄的叶片,眼底藏不住欣喜,“叶子枯成这样,说明根已经成熟了,是一味有大用的药材。”她抬头看向陈松,语气急促起来,“你快回去,把锄头带来,越多越好,再叫上几位婶子帮忙。”
陈松虽不懂药材,但见沐熙说得郑重,立刻应了声好,转身就往休息地跑。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他不仅扛来了两把锄头,身后还跟着四五个挎着竹篮的妇女,个个脸上带着好奇。
“大家小心些,挖的时候别把根弄断了。”沐熙握着锄头示范,“顺着茎往下挖,带些土没关系,回头再清理。”她边说边用力一刨,泥土松动,一截粗壮饱满、带着浓郁香气的白芷根露了出来,外皮黄白相间,纹理清晰。
妇女们见状来了劲头,跟着沐熙的法子忙活起来。锄头起落间,带着泥土清香的白芷被一根根挖起,很快就在竹篮里堆成了小山。不过半个时辰,竟收了足有七八十斤,装了满满两大筐。
回到休息地时,正在和陈德聊天的于大夫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拿起一根白芷掂了掂,又凑近闻了闻,捋着胡须直点头:“好东西啊!这白芷成色足,炮制好了拿去镇上药材铺,少说也能换些粮食。”
这话一出,围过来的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逃荒路上能填饱肚子已是奢望,谁能想到还能遇上能换钱的东西?
“于大夫,这咋弄呀?全是泥”有妇女急着问。
“先把泥洗干净,根须剪掉,晾到半干再……”沐熙和于大夫一搭一唱,教大家处理白芷。众人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有人用石块敲掉泥土,有人拿着剪刀细细修剪,很快,处理干净的白芷被整齐地摊在空着的牛车上,借着正午的日头晾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阳光落在村民们脸上,驱散了几分愁苦,连孩子们都围着牛车打转,好奇地看着那些即将变成“钱”的草根。沐熙望着眼前的景象,轻轻舒了口气——或许前路依旧艰难,但这片意外发现的白芷,就像一粒种子,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新的盼头。
没人再提之前的不快,也没人说前路漫漫。此刻,那晒在牛车上的白芷,正无声地告诉所有人:只要往前走,总会有希望。而这份意外之喜,也悄悄在队伍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从这天起,无论是山路旁的草丛,还是溪边的石缝,总有人忍不住多留意几眼,盼着能再找到些能换钱的药材。逃荒的路,似乎忽然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滋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