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庙的梁上还挂着几缕蛛网,被穿堂风一吹轻轻晃动。篝火噼啪烧着,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忽明忽暗,七嘴八舌的议论声裹着柴火的烟味在庙里盘旋。
沐熙坐在离火最近的地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磨得光滑的石头。村民们的议论像潮水般涌来,她却没怎么听进去,目光反复落在那几个缩成一团的孩子身上。
一共九个,最大的看着有十岁,瘦得像根豆芽菜,却把剩下几个护在身后;最小的才刚到膝盖高,怯生生地攥着前面孩子的衣角。
沐熙的指尖顿住了。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想要好好活,必须拉起一支自己的队伍,人心散了,就像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没了。可这些孩子不一样,他们像没被雕琢的璞玉,只要好好教,好好带,将来就是最坚实的根基。
“大伙儿静一静。” 沐熙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庙里渐渐安静下来。她站起身,径直走向那几个孩子。
孩子们瞬间警惕起来,最大的那个把小的往身后又拉了拉,眼睛瞪得圆圆的,像只护崽的小兽。
沐熙放缓了脚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柔和:“我叫沐熙,你们愿意跟着我吗?”
话音刚落,村民们就炸开了锅。
“沐丫头,你这是……”
沐熙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又转向村民:“这些孩子跟着我,吃的穿的我来负责,大家不用担心。”
“我们家也愿意搭把手!” 陈德叔立刻接话,他媳妇吴氏也跟着点头:“是啊,多双筷子的事,不算啥。”
“这可不行!” 一个白发老汉摆着手站起来,“沐丫头,你们带回来的那些粮食,都是救了萧公子才得的谢礼,哪能再让孩子们分去?咱们再难,也不能占这个便宜。” 这话一出,其他人纷纷附和,都摆手说不用沐熙操心。
沐熙心里一暖,正想再说些什么,那最大的孩子忽然往前挪了半步,小声问道:“你……你真的会给我们吃的吗?” 他的声音发哑,带着不确定的颤音,“不会……不会把我们卖到别的地方去吧?”
后面的孩子也跟着七嘴八舌起来:“有人说,被人带走会被卖的……” “他们会不会打我们?”
沐熙蹲下身,平视着孩子们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不会卖你们,也不会打你们。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你们。”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但我有三个规矩,你们要是能做到,就可以跟着我。第一,要听话,你们那些偷鸡摸狗的行为不要再有;第二,要互相照应,不能吵架打架;第三,要学东西,将来得能自己养活自己。做得到吗?”
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凑在一起嘀咕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那个大孩子站出来,用力点了点头:“我们能做到!”
“好。” 沐熙笑了,“那你们先告诉我,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我叫狗蛋。” “我是二蛋。” “俺叫石头。”
一连串的名字报出来,不是“蛋”就是“石头”“柱子”,沐熙这才发现,里面竟然还藏着两个小女孩,刚才被挤在中间没看清。
她清了清嗓子:“从今天起,你们都有新名字了。” 她指着最大的男孩,“你叫沐风,像风一样能扛事。” 又指了指个子第二高的,“你叫沐云。” 轮到那两个女孩时,她想了想:“你们一个叫沐雨,一个叫沐月,好不好?”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一个个记着自己的新名字,小声念叨着,脸上第一次有了真切的笑意。
这时,吴氏已经找来了几件打了补丁的旧衣服,是村民们刚刚翻出来的:“先凑合用着,回头再想办法做新的。”
沐熙接过衣服,又问:“附近哪儿有水?得给他们洗洗。”
“那边有个小水沟!” 一个叫沐阳的小男孩举手,“我知道路!”
“那你带路,我们去洗洗。” 沐熙站起身,吴氏和陈松也跟着站起来:“我们也去帮忙。”
半个时辰后,当一群干干净净、换上相对整齐衣服的孩子重新回到破庙时,连村民们都忍不住笑了。刚才还像泥猴似的小家伙们,露出了清秀的眉眼,虽然还是瘦,但眼里的怯懦少了很多。
让孩子们围着篝火坐下休息,沐熙靠在庙墙上,望着跳动的火光,心里忽然踏实了许多。
有了这些孩子,就有了奔头。未来的路或许难走,但只要根基扎稳了,总有能站稳脚跟的一天。她摸了摸腰间的短刀,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眼神却越发坚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