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青州城的街巷尚未完全苏醒,青石板路上还有昨夜下过雨留下的痕迹,映着天边渐次亮起的鱼肚白,泛着清冷的光。沐熙一身素色襦裙,,发间仅用一支碧玉簪固定,步履轻盈地跨进熙和堂的门槛。
“俞掌柜,早。”沐熙抬眼看向柜台后正擦拭算盘的俞掌柜,唇边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
俞掌柜连忙放下手中的布巾,拱手笑道:“小姐早。瞧这天气,今日怕是要比昨日更凉些,您可要多添件衣裳才是。”他目光扫过沐熙略显单薄的肩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自沐熙来熙和堂坐诊了一天,就赢得了堂内众人的敬重,连带着熙和堂的生意今日也兴旺了不少。
沐熙笑着点头应下,径直走向诊桌。墙角的铜炉里燃着淡淡的艾草香,让整个屋子添了几分宁静。
她刚坐下整理好,便传来了伙计招呼客人的声音。不多时,俞掌柜便领着一位面色蜡黄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小姐,这位是城东粮铺的张掌柜,他的夫人是我们的会员,张掌柜近来总说胃口不佳,夜里也睡不安稳,他家夫人让他来看看。”
沐熙抬眸看向来人,示意他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轻声道:“张掌柜请坐,伸出手来,我先为你把把脉。”
男子依言坐下,将手腕搭在脉枕上。沐熙指尖轻搭,目光微凝,细细感受着脉象的跳动。片刻后,她收回手,又询问了几句饮食作息,随即提笔在纸上写下药方,一边写一边叮嘱:“你这是脾胃虚弱,兼带些肝郁气滞,平日里莫要思虑过重,饮食上多吃些温软易消化的食物。我给你开两副健脾疏肝的方子,每日一剂,煎服三次。”
张老板接过药方,连连道谢,转身跟着俞掌柜去抓药了。
送走张掌柜,客人又一波又一波的来。
云梅是俞掌柜叫来专门协助沐熙的,她在一旁忙着递水、研墨、整理药材,偶尔抬头看向沐熙,只见她始终眉眼温和,语气温柔,哪怕面对再急躁的病人,也能让对方渐渐平静下来。云梅心中暗自佩服,这个小姐太厉害了!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升至中天,透过窗棂洒进室内,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喧闹声渐渐平息了些,俞掌柜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走进来,笑道:“小姐,忙活一上午了,先歇歇,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今日客人多,您怕是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沐熙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接过莲子羹,轻声道:“多谢俞掌柜的。今日确实比往日忙些,辛苦大家了。”
她刚喝了两口莲子羹,门外便传来伙计的声音:“掌柜的,外面有一位夫人和一位小姐求见小姐。”
俞掌柜愣了一下,看向沐熙:“小姐,您认识的人?”
沐熙放下碗,心中也有些疑惑,她在青州认识的人并不多,会是谁来找她?正思忖间,便听到门口传来一道熟悉的女声,带着几分试探与期待:“请问,沐熙姑娘是否在此坐诊?”
这声音……沐熙心中一动,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向前堂。
只见门口站着两位女子,一位身着淡粉色襦裙,梳着双丫髻,面容娇俏,眼神灵动,正是杨瑾年的女儿杨舒雅;她身旁站着一位身着青色锦裙的妇人,气质温婉,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正是杨瑾年的夫人章氏。
“舒雅妹妹?章夫人?”沐熙惊喜地开口,眼中满是意外。她万万没想到,会在青州遇到她们。
杨舒雅听到沐熙的声音,猛地转过头,看到沐熙,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快步走上前,一把拉住沐熙的手,激动地说:“沐熙姐姐!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认错人了呢!”
章氏也走上前,对着沐熙微微颔首,温声道:“沐熙姑娘,别来无恙?”
“托夫人的福,一切安好。”沐熙笑着回应,目光在两人身上打量了一番,只见她们衣着得体,气色红润,显然近来生活顺遂。她想起之前沐颜在书信中提及,杨瑾年似乎升职了,当时她并未细问,如今看来,竟是调到了青州任职。
“姐姐,我可算见到你了!”杨舒雅拉着沐熙的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和母亲随父亲来青州上任,今日听父亲说你来青州了,在熙和堂坐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来找你了。之前在荔城分别后,我一直和沐颜有书信往来,她在信中说你每天都好忙,开了熙和堂,我还在想你什么时候来青州,没想到那么快。”
沐熙看着杨舒雅雀跃的模样,心中也泛起暖意。当初在荔城,她与杨舒雅相处得十分融洽,杨舒雅天真烂漫,待她真诚,如今再次相见,亲切感依旧。
“我也是前两日到的青州,没想到这么巧,杨大人也调到这里任职了。”沐熙笑着说,又看向章氏,“夫人和舒雅妹妹。前堂人多嘈杂,不如到楼上雅间坐一会儿,我还有两位病人没看完,处理完就上来陪你们说话。”
章氏点头应道:“沐姑娘不必客气,你先忙你的,我们等着便是。”
“俞掌柜,”沐熙转头对俞掌柜说,“麻烦您带章夫人和舒雅小姐去楼上雅间,奉上好茶点心。”
“好嘞,小姐放心。”俞掌柜连忙应下,对着章氏和杨舒雅做了个“请”的手势,“夫人,小姐,这边请。”
杨舒雅依依不舍地松开沐熙的手,跟着俞掌柜和章氏上楼了,走之前还不忘回头对沐熙眨了眨眼,示意她快点上来。
沐熙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回到诊桌前,继续为剩下的两位病人看诊。这两位病人都是之前预约好的,一位是患有偏头痛的中年妇女,沐熙为她针灸治疗,银针落下,女子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另一位是位孕妇,近来总是心悸失眠,沐熙为她把完脉,确认胎儿无碍后,开了一副安神安胎的药方,又细细叮嘱了孕期的注意事项。
送走最后一位病人,沐熙长长地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肩膀,对青禾说:“云梅,你先收拾一下,我去楼上看看章夫人和舒雅妹妹。”
“好的,小姐。”青禾应道。
沐熙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走上楼梯。楼上的雅间布置得雅致清幽,靠窗摆着一张圆桌,桌上放着茶具和几碟精致的点心,章氏正坐在桌边品茶,杨舒雅则不安分地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地看向门口,显然是在等沐熙。
听到脚步声,杨舒雅立刻站起身,看向门口,见到沐熙,立刻跑过去拉住她的手,嗔怪道:“姐姐,你可算来了!我都等你好久了!”
沐熙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让你和夫人久等了,抱歉。”
“没事没事,姐姐治病要紧。”杨舒雅拉着沐熙走到桌边坐下,迫不及待地说,“姐姐,你过得怎么样?沐颜说好忙好忙,说你在春城的各种事。你来青州要呆多久呢?明日可有时间去我家用饭呢?”
沐熙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温润的茶水滑过喉咙,缓解了些许疲惫,她笑着说:“我应该还要呆几天吧,不知杨大人调到青州,任的是什么官职?”
提及父亲的官职,杨舒雅脸上露出几分骄傲的神色,说道:“前两个月父亲收到调令,他安排好了车马,我们走了半个多月就到了。父亲这次调任青州刺史,虽然比在荔城时忙碌了些,但能一家人在一起,母亲也放心了。”
“青州刺史?”沐熙心中一惊,没想到杨瑾年竟是升了这么高的官职。青州是大胤的重镇,刺史一职掌管着一州的军政要务,可见杨瑾年在朝中颇受器重。
章氏看出了沐熙的惊讶,温和地解释道:“说来也是你们给创造的机会,之前那个拐卖人口的事情立了功,这次恰好青州刺史空缺,朝廷便在官员中遴选合适的人选,你杨叔叔因在荔城任上政绩卓着,又有几分才干,便被举荐到了这里。”
沐熙点了点头,心中感慨不已。当初在荔城,杨瑾年便已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如今调任青州刺史,定能造福一方百姓。她笑着说道:“杨大人有才干,又心系百姓,定能将青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倒是件大好事。”
“借姑娘吉言了。”章氏笑着说,目光温柔地看向杨舒雅,“舒雅这孩子,自从来了你们离开了,就一直念叨着你。之前在荔城,多亏了你们的照顾,她才没那么孤单。”
“母亲,我哪有念叨那么多次。”杨舒雅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颊微微泛红,随即又抬起头,看向沐熙,眼中满是思念,“不过说真的,沐熙姐姐,我真的很想你和沐颜她们。在荔城的时候,我们一起去逛集市,一起去看花灯,那些日子可开心了。后来分别之后,我每天都盼着能收到沐颜的书信,从她的信里得知你的消息,我就放心了。”
沐熙看着杨舒雅真诚的眼神,心中暖意融融。她轻轻拍了拍杨舒雅的手背,柔声说:“我也很想念你们。当初在荔城,若不是杨大人和夫人的照拂,我们也不能那么顺利地安顿下来。如今能在青州再次相见,也是缘分。”
“是啊,缘分真是奇妙。”杨舒雅笑着说,“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去春城玩吗。听沐颜说有花田,有学堂还有开的药膳楼我都想尝尝了,之前沐颜在信里说,药膳楼做的点心可好吃了,我早就想尝尝了。”
沐熙失笑:“好啊,等你有空了,就来春城,我带你去吃。”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从荔城的往事聊到青州的近况,从身边的趣事聊到各自的生活,气氛十分融洽。章氏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小姑娘聊得开心,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雅间,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杨舒雅看了看窗外,有些不舍地说:“姐姐,没想到聊了这么久,天都快黑了。父亲还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我们该走了。明日你一定要来,我到时候来接你,”
沐熙也看向窗外,点了点头:“是啊,时间不早了。那我送你们出去。”
三人起身下楼,俞掌柜和伙计们正在前堂整理药材,见她们下来,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
“小姐,章夫人,舒雅小姐。”俞掌柜笑着打招呼。
沐熙对着俞掌柜点了点头,转头对章氏和杨舒雅说:“夫人,舒雅妹妹,路上小心。”
“好,沐熙姑娘,你也保重。”章氏对着沐熙微微颔首,拉着杨舒雅的手,转身向外走去。
杨舒雅走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对沐熙挥了挥手:“沐熙姐姐,我明天来接你哦!”
沐熙笑着挥了挥手,看着她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巷尽头,心中满是温暖。没想到在这陌生的青州,还能遇到故人,这份意外的重逢,让她心中多了几分归属感。
她转身回到熙和堂,看着桌上尚未整理完的药方,唇边扬起一抹笑意。今日不仅诊治了众多病人,还与故人重逢,真是充实而又温暖的一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