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矿脉的三个月服役期,终于在李长寿日复一日的“低调研究”和“谨慎挖矿”中接近尾声。
凭借着对那处符文岩壁的初步理解和模仿,他不仅成功抵御了矿脉深处无孔不入的神魂侵蚀,甚至隐隐感觉自己的神识比初来时凝练了一丝。林风在他的“指点”下,也勉强撑了过来,虽然进步有限,但对李长寿已是死心塌地。
期间,李长寿又数次感应到岩壁深处那与他怀中拓印产生共鸣的异物波动,但他始终按捺住探究的冲动。机缘再好,也得有命享用。他深知,以自己目前炼气二层的微末修为(他早已暗中突破,但对外依旧只显露炼气一层顶峰),贸然行动与送死无异。
他将那份渴望深深埋藏,只待日后实力足够,再来图谋。
服役期满,结算了微薄的贡献点(大部分被以各种理由克扣),李长寿与林风等人终于得以离开这片压抑的矿区,返回外门山脚那片熟悉的简陋屋舍。
同批入门的弟子,早已分化明显。有人凭借资质或背景,已晋升炼气三层,甚至有人被某些内门师兄看中,收为记名弟子,风光无限。而如李长寿这般“资质平庸”、又去矿脉蹉跎了三个月的,则彻底沦为了外门底层,无人问津。
李长寿对此浑不在意,甚至乐得清静。他领了新的辟谷丹,依旧选择那个屋后靠近山壁的偏僻角落作为主要活动区域。
现在,他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资源。
《青云炼气诀》从第四层开始,对灵气的需求大增,仅靠宗门发放的微薄资源和这稀薄的天地灵气,修炼速度将慢如龟爬。而下品灵石,在矿脉三个月也才偷偷积攒了寥寥数块,杯水车薪。
必须想办法赚取灵石,或者获取丹药。
外门弟子赚取贡献点和灵石的途径不多,无非是完成宗门发布的各种杂役任务,如照料药田、驯养低阶灵兽、处理材料等,报酬低廉,且耗时耗力。另一种,则是掌握一门修真百艺,如炼丹、炼器、制符、阵法等。
李长寿仔细权衡。
炼丹?炼器?前期投入巨大,失败率极高,非身家丰厚者玩不转。制符?对神识和灵力控制要求精准,他虽有研究符文的一点底子,但制符是另一套体系,且材料也不便宜。阵法?更是深奥,需要系统学习和大量实践。
“看来,只能先从门槛最低的……处理材料入手了。”李长寿暗忖。比如处理妖兽材料、初步提炼矿石等,虽然辛苦,但胜在稳定,且能接触到一些基础材料,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点“操作空间”。
他正准备去执事堂接取这类任务,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了他这里。
是张伟。
时隔数月,张伟竟找到了外门弟子居住区,打听到了李长寿的住处。他看上去比之前精壮了些,脸上少了些惊惶,多了几分风霜,但见到李长寿时,那份崇拜依旧火热。
“李大哥!”张伟激动地行礼,随即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五块下品灵石和几株品相普通的草药,“我在坊市做了几个月的采药伙计,攒了些许灵石和药材,特来孝敬大哥!”
李长寿看着那几块灵石和草药,心中微动。这张伟,倒是知恩图报。他没有推辞,坦然收下,问道:“你在坊市,可还顺利?”
张伟叹了口气:“勉强糊口罢了。采药危险,时常遭遇妖兽,收获也不稳定。前几日,坊市里‘百草阁’招收炼丹学徒,我去试了试,可惜……资质不够,被刷下来了。”
百草阁?炼丹学徒?
李长寿心中一动。炼丹虽是深水区,但炼丹学徒,接触的往往是药材处理、丹炉看火等基础工作,或许……有机会?
他沉吟片刻,对张伟道:“炼丹之道,确实不易。不过,处理药材,亦是基础。你可知那百草阁,除了招收炼丹学徒,可还需处理药材的杂役?”
张伟眼睛一亮:“有的!百草阁常年招收处理药材的杂役,按处理的数量和品质结算灵石!李大哥,你莫非是想……”
李长寿点点头:“修炼所需,总要寻些进项。处理药材,或许是个门路。”
他没有告诉张伟自己更深层的打算——近距离观察炼丹过程,偷师学艺,甚至……寻找机会。
“太好了!”张伟兴奋道,“我与那百草阁负责招募杂役的管事有几分面熟,我引荐大哥前去!”
……
百草阁在流云坊市规模不算最大,但也颇有口碑。接待李长寿的是一名姓钱的外门管事,修为在炼气四层左右,面色红润,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张伟一番介绍,又悄悄塞给钱管事一小块灵石(李长寿默许的),钱管事打量了李长寿几眼,见他气息微弱(伪装),但眼神清明,手脚看上去也还算利落,便点了点头。
“处理药材,是个细致活。不同的药材,处理手法不同,稍有差池,药性尽失,甚至可能产生毒性。”钱管事带着李长寿来到后院一间充斥着浓郁药味的工坊,指着一堆如同枯树枝般的暗红色根茎说道,“这是‘赤焰藤’,需以灵力小心震散其内部燥火之气,再剥去外层老皮,取其内芯,不能损其分毫。处理一根,完好者可得碎灵一枚,损毁者,照价赔偿。”
他又指向旁边一堆散发着腥气的墨绿色叶片:“这是‘墨玉兰’的叶子,需以冰系或水系的微弱灵力浸润,洗去其表面沾染的沼毒,保持叶片完整湿润。处理十片,可得碎灵一枚。”
工坊里还有另外几名杂役,都在埋头苦干,个个面色疲惫。
李长寿心中明了,这活计不仅耗时,对灵力控制要求也不低,报酬却极其低廉。但他要的,本就不是这点灵石。
“晚辈明白了,定会小心处理。”李长寿恭敬道。
钱管事嗯了一声,便不再理会。
李长寿找了个角落位置,拿起一根赤焰藤。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仔细观察其纹理,感受其中蕴含的微弱火属性灵气。然后,他才调动起一丝远比表现出来的要凝实得多的灵力,如同最纤细的绣花针,小心翼翼地探入赤焰藤内部,感知着那躁动火气的运行脉络。
他没有像其他杂役那样粗暴地用灵力震荡,而是尝试着引导、梳理,如同疏通河道。这个过程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控制力,但对研究过复杂符文的李长寿来说,并非难事。
片刻后,他手指轻轻一搓,赤焰藤的外皮应声脱落,露出里面色泽温润、灵气内敛的赤红色内芯,完好无损,甚至比旁边老杂役处理的品质似乎还要好上一丝。
他没有声张,默默将处理好的赤焰藤放入指定的玉盒中,又拿起下一根。
处理墨玉兰叶时也是如此,他没有直接用水灵力冲刷,而是模拟出类似“凝水术”但更柔和细微的灵力波动,如同露水般缓缓浸润叶片,将那沼毒一点点“洗”出来,而非“冲”出来。
他处理的速度看似不快,但成功率极高,几乎未有损毁,而且处理完的药材,品质都属上乘。
几天下来,负责验收的伙计发现了异常,报告给了钱管事。钱管事亲自来看了一次,见到李长寿处理好的药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你以前学过处理药材?”钱管事问道。
李长寿摇头,脸上带着“老实”的表情:“未曾专门学过,只是觉得万物有理,顺其性而为,或可事半功倍。”
钱管事将信将疑,但李长寿处理的药材品质确实好,给他省了不少心,便也没再多问,只是将他处理的药材单价稍微提高了一点。
李长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并不追求速度,而是利用这个机会,疯狂吸收着关于各种低阶药材的药性、处理要点等知识。他记忆力极好,又善于观察总结,短短时日,对常见的一阶药材已是了如指掌。
更重要的是,他借着送取药材的机会,偶尔能瞥见前堂丹师开炉炼丹的一鳞半爪。他不敢靠太近,只是远远观察丹师控火的手法、投药的时机、以及丹成时灵气的变化,并在心中默默推演。
他发现,炼丹的本质,似乎也是一种对能量和物质规则的运用,与符文之道,隐隐有相通之处,都讲究平衡、时序与控制。
这一日,百草阁接到一笔急单,需要大量处理一批“清心草”,这是炼制“清心丹”的主药,需求量大,但处理起来颇为麻烦,需剔除其中一丝极淡的苦涩杂气,否则会影响成丹品质。
工坊里的杂役们叫苦不迭,因为这清心草质地脆弱,用力稍猛便会损坏,剔除杂气更是耗时良久。
钱管事眉头紧锁,催促着众人加快速度。
李长寿看着手中翠绿欲滴的清心草,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他研究符文时,曾模仿过一个具有“微效净化”作用的残缺结构,虽然效果极弱,且极不稳定,但若是用在处理这清心草上……
他不动声色,趁着无人注意,指尖在清心草叶片背面极快地虚划了一个扭曲的、几乎无法辨认的简化符文轨迹,同时将一丝微不可察的灵力注入其中。
那清心草轻轻一颤,叶片上那丝若有若无的苦涩气味,竟真的淡去了少许!
有效!
李长寿心中大喜,但面上依旧平静。他如法炮制,处理清心草的速度顿时远超他人,而且处理过的清心草,品质极高,杂气几乎被剔除干净!
这一下,想不引人注意都难了。
钱管事看着李长寿面前迅速堆积起来的高品质清心草,眼睛都直了。他拿起几株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看向李长寿的眼神彻底变了。
“你……你是怎么做到的?”钱管事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若能掌握这种方法,百草阁处理清心草的效率和品质将大大提升!
李长寿露出一个有些“腼腆”的笑容,含糊道:“晚辈也不知,只是感觉这清心草性喜清净,便尝试着以心神引导灵力,轻轻抚慰,或许……是误打误撞?”
他自然不会透露符文的秘密,只将其归结为某种“感觉”和“误打误撞”。
钱管事哪里肯信这是误打误撞,但他反复检查李长寿,确认他只有炼气一层顶峰(伪装)的修为,灵力也微弱,不似身怀绝技。最后,只能将之归结为此人在处理药材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和“手感”。
“好!好!李师侄果然非凡!”钱管事态度热情了许多,“日后这清心草,便主要由你来处理,报酬按双倍计算!另外,其他一些难处理的药材,你也多上心!”
“多谢钱师叔提携!”李长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惊喜”和“感激”。
自此,李长寿在百草阁算是站稳了脚跟,获得了相对优厚的报酬和一定的“特权”。他利用这些资源,暗中购买了一些关于炼丹基础的玉简(最便宜的那种),以及少量练习用的普通药材,开始在偏僻角落偷偷尝试最基础的药液提炼。
他不敢好高骛远,只求理解药性融合与灵力控制的平衡。
这一日,他正在工坊角落处理一批新送来的“凝血藤”,忽然听到前堂传来一阵喧哗,似乎是有客人与丹师发生了争执。
“……陈师兄,不是小弟不信你,你这‘合气丹’成色实在差强人意,药力怕是只有正常七成,这让我如何向家主交代?”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说道。
“哼,李师弟,炼丹本就有成有败,此次火候稍有偏差,下次补给你便是。”另一个浑厚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悦。
“下次?家主急需此丹,我可等不了下次!你若炼不好,我便去找‘丹霞阁’!”
李长寿心中一动,合气丹?那是一阶丹药中需求量颇大的一种,用于辅助炼气期中阶修士凝聚灵气,突破小瓶颈。看来是百草阁的丹师失手,炼出了一炉次品,引起了客户不满。
他默默记下此事,并未声张。
晚上回到住处,他取出那几枚关于炼丹基础的玉简,又回想白日里观察到的丹师控火情形,以及那争吵中提到的“火候偏差”,心中隐隐有所悟。
“炼丹如用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药材药性,不明火候变化,盲目动手,必败无疑。”他低声自语,篡改着兵法,“看来,想在这炼丹一道上薅点羊毛,甚至偷师学艺,还得从最根本的‘知彼’做起。”
他目光闪烁,看着面前那几株普通的练习药材,一个更加细致、更加“老六”的偷师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或许,下次那陈丹师再开炉炼制合气丹时,他可以想办法“帮”他一把,或者至少,更清楚地“看”他如何失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绝不能引火烧身。
他拿起一株药材,指尖灵力微吐,开始新一轮的提炼练习,动作沉稳,眼神专注。
炼丹水深,但他李长寿,偏要试试这水,到底有多深。而且,要用最省力、最安全的方式去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求求你们飞升吧,我只想回地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