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尚未完全褪去,联盟部落的清晨还带着几分凉意。石楼前的空地上,族人正有序地分发着新煮好的兽肉粥,陶碗碰撞的清脆声响与族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安稳富足的气息。可石却捧着记录物资的木牌,眉头紧锁地走进石楼,身后还跟着负责看管盐仓的岩部落青壮阿壮。
“神尊,盐快不够了。”石将木牌放在火炕边的矮桌上,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之前储存的两陶缸盐,这半个月分给各部落煮食、腌肉,已经只剩小半缸。新加入的族人多,每天消耗的盐比以前多三倍,再不想办法补充,下个月熏肉、腌鱼就没法做了,煮食也没了咸香,族人怕是吃不惯。”
阿壮在一旁补充道:“神尊,上次我们去东边的盐渍地刮盐,那里的盐层已经薄了,刮不了多少。我听族里的老人说,再往东走三天,有一片盐湖,冬天湖面结冰,冰下能刮出厚盐层,以前岩部落的老首领带去过一次,只是路远,还得穿过一片密林,当时没敢多去。”
张轩放下手中的陶杯,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盐是部落生存的关键,不仅能调味,更能延长食物保质期,尤其是刚捕获了大量猎物,正需要盐来腌制储存,绝不能断了供应。他抬头看向石:“那就去盐湖取盐。你从各部落抽调五十人,优先选体力好、去过盐渍地或熟悉山林路线的,再带上足够的陶瓮、背篓和干粮,明天一早就出发。”
石立刻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阿壮去过盐渍地,熟悉取盐的活;风部落的阿木机灵,认路准;蛇部落的阿河住在河边,懂水性,路上要过一条小溪,他能帮忙探路。这几个人带上,路上能少走不少弯路。”
张轩点头:“让各部落按人口比例出人,岩部落人多,出十五人;风部落八人,林部落五人,兔部落七人,雀部落五人,狐部落五人,鼠部落三人,鹰部落五人,蛇部落两人。告诉大家,路上注意安全,互相照应,我们只取盐,不惹麻烦。”
消息传到各部落,族人都很积极——取盐是为了整个联盟,而且跟着神尊出门,安全有保障,还能见识见识传说中的盐湖。雀部落的青羽听说要去取盐,跑到石楼前,拉着张轩的衣角小声请求:“神尊,我也想去!我能帮着背背篓、看陶瓮,不会拖后腿的!”
张轩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这次路远,还要穿密林,太危险。你留在部落,帮禾姐姐和阿瑶姐姐照看小狼、整理兽皮,等下次路近的活,再带你去,好不好?”
青羽虽然有些失落,却还是懂事地点点头:“好!我会好好帮禾姐姐做事,等神尊回来!”
当天下午,五十人的取盐队伍就开始准备物资。仓库里,族人们忙着将陶瓮、背篓搬出来——陶瓮是用来装盐的,一共带了二十个,每个都洗得干干净净;背篓里垫上厚厚的干草,既能防止陶瓮磕碰,也能减少盐粒漏出;干粮带的是熏肉干和果干,用兽皮袋装好,够五十人吃六天;青壮们还带上了石斧、石刀和弓箭,以防路上遇到野兽。
禾和阿瑶也来帮忙,她们将陶锅和一小罐盐装进一个背篓,递给阿木:“路上煮雪水喝,记得放一点盐,别让大家渴着。要是有人受伤,就用我们煮好的草药膏敷上,在背篓最下面。”
阿木接过背篓,用力点头:“禾姑娘放心,我一定照看好大家!”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取盐队伍就在石楼前集合。五十人排成整齐的队伍,每个人背上都背着沉甸甸的背篓,阿壮和几个力气大的青壮扛着备用的粗树干(用来搭桥或防野兽),阿木手里拿着一根削尖的木棍,用来标记路线。
张轩站在队伍前,目光扫过众人,沉声叮嘱:“路上雪化得快,山路滑,大家走慢些,别摔了。过小溪的时候,听阿河的指挥,他说能过再过。遇到野兽,别慌,有我在。我们争取三天到盐湖,两天取盐,三天回来,尽量早点把盐带回来。”
“谨遵神尊吩咐!”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响亮,震得枝头的积雪簌簌落下。
留守的族人们也来送行,石和木站在最前,石喊道:“神尊,路上注意安全!部落里有我们,您放心!”禾和阿瑶也挥着手,青羽站在阿瑶身边,用力挥舞着手里的小兽皮,嘴里喊着:“神尊,早点回来!”
张轩对着众人点头,转身率先踏上向东的路。队伍紧随其后,背着背篓的身影在晨光中连成一串,渐渐消失在部落东边的山林里。
刚出发的路还算好走,雪已经融化了大半,露出褐色的泥土。阿木走在张轩身边,手里的木棍时不时在路边的树上做标记:“神尊,上次去盐渍地,就是沿着这条道走的,再往前半天,会遇到一个岔路口,左边是盐渍地,右边就是去盐湖的路,老人们说,走右边能近不少。”
张轩点头:“按你说的走,注意看标记,别走错了。”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队伍来到阿木说的岔路口。左边的路比较平坦,依稀能看到之前留下的脚印;右边的路却更窄,路边长满了低矮的灌木,看起来很少有人走。阿壮走上前,用石斧砍断挡路的灌木,皱眉道:“这路太窄了,背篓容易被刮到,要不要绕左边?”
“不用。”张轩走上前,目光扫过右边的路,“右边的路虽然窄,但能避开前面的沼泽,之前雪没化,沼泽被盖住了,现在雪化了,走左边容易陷进去。阿壮,你带几个人在前边开路,把灌木砍干净,其他人跟着,小心脚下。”
阿壮立刻应道:“好!”他带着四个青壮,挥舞着石斧,很快就把挡路的灌木砍断,清理出一条能容两人并行的小路。队伍继续前进,路边的树木越来越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中午时分,队伍来到一条小溪边。溪水不算宽,约莫两丈多,水流却很急,雪水融化后,溪水带着泥沙,看起来有些浑浊。阿河走到溪边,蹲下身子,用手试了试水流速度,又探了探水深,回头对众人说:“水不深,到膝盖,就是水流急,大家踩着石头过,我先过去,给大家标记石头的位置。”
说着,阿河脱下兽皮靴,挽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踩着溪中的石头走了过去。他在对岸的石头上做了标记,又回头喊道:“大家跟着我踩的石头走,别踩水里的泥沙,容易滑倒!”
族人们排成一列,跟着阿河的标记过溪。张轩走在中间,时不时伸手扶一把差点滑倒的族人。有个兔部落的青壮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掉进水里,张轩伸手一拉,稳稳地将他扶住:“小心点,踩稳了再走。”那青壮感激地说:“谢谢神尊!”
过了小溪,队伍在溪边的空地上休息,吃干粮。阿木拿出陶锅,煮了些雪水,撒了一点盐,分给大家喝。青壮们围坐在一起,阿壮咬着熏肉干,笑着说:“上次去盐渍地,走了五天,还差点遇到狼群,这次跟着神尊,走得又快又安全,估计三天肯定能到盐湖。”
鹰部落的阿崖也点头:“是啊,有神尊在,就算遇到狼群,也不用怕。上次狩猎,神尊挥手就杀了两头长毛象,这点野兽算什么!”
张轩喝着温热的盐水,听着族人们的议论,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望向远处的山林——他能感知到几里之外有几只孤狼在徘徊,却没有靠近的意思,显然是被他身上的气息震慑住了。
休息了半个时辰,队伍继续出发。下午的路渐渐难走起来,地上的泥越来越多,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只脚。阿壮的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他扛着粗树干,喘着气说:“这泥太黏了,背篓越来越沉,要不要歇会儿?”
张轩看了看天色,说:“再走一个时辰,找个背风的山洞歇脚。大家互相帮忙,力气大的帮力气小的背会儿背篓,别让任何人掉队。”
族人们立刻行动起来,岩部落的青壮主动帮雀部落的人背背篓,狐部落的人也帮鼠部落的人分担干粮。阿木走在最后,清点着人数,确保没人落下。
傍晚时分,队伍终于找到一个背风的山洞。山洞不大,却足够五十人挤着休息。青壮们在洞口生起篝火,驱散寒气和野兽;阿河和几个族人去溪边打水,用来煮雪水;阿壮则带着人在洞口堆了些石头,防止夜里有野兽闯进来。
张轩坐在篝火旁,看着族人们忙碌的身影,阿木走过来,递给他一块熏肉干:“神尊,您吃点东西。今天走了一天,大家都累了,明天估计就能到盐湖了。”
张轩接过熏肉干,点了点头:“明天早点出发,争取中午到盐湖,下午就能开始取盐。让大家早点休息,轮流守夜,别放松警惕。”
夜里,山洞里很安静,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族人的呼吸声。守夜的族人坐在洞口,握着石矛,警惕地看着外面的山林。张轩没有完全睡着,他的感知一直笼罩着周围几里的范围,确保没有危险靠近。
第二天一早,队伍吃过干粮,继续赶路。走了约莫三个时辰,阿木突然指着前方,兴奋地喊道:“神尊!您看!那就是盐湖!”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前方一片开阔的洼地,洼地中间是一片结冰的湖面,湖面泛着淡淡的白色,远远望去,像是一块巨大的白玉。走近了才发现,冰层下凝结着厚厚的盐层,阳光照在冰面上,反射出晶莹的光——这就是传说中的盐湖!
“终于到了!”族人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连日赶路的疲惫瞬间消失。阿壮跑到湖边,用石斧敲了敲冰面,冰层很厚,发出“咚咚”的声响:“神尊,冰层够厚,能站人,我们可以砸开冰面,刮下面的盐层!”
张轩走到湖边,蹲下身子,看着冰层下的盐层——盐层足有半尺厚,白色的盐结晶清晰可见,比盐渍地的盐纯多了。他点了点头:“阿壮,你带几个人用石斧砸冰,注意别把冰砸得太碎,方便刮盐;阿木,你带几个人把陶瓮摆好,刮下来的盐直接装进陶瓮;其他人帮忙清理碎冰,把盐扫到一起。”
族人们立刻行动起来。阿壮带着五个青壮,挥舞着石斧,在冰面上砸出一个个方形的冰洞,冰洞下的盐层暴露出来,白色的盐粒闪闪发光。阿木指挥着族人,用石铲(之前部落制作的简易工具)将盐层刮下来,装进陶瓮里。盐粒很细,没有杂质,装在陶瓮里,很快就装满了一瓮。
青壮们干劲十足,有的砸冰,有的刮盐,有的装瓮,分工明确。张轩也没闲着,他用意念操控着几块小石子,将冰洞里的碎冰清理出来,还帮着将装满盐的陶瓮轻轻移到湖边的空地上——装满盐的陶瓮很重,族人搬起来很费力,张轩用意念稍微减轻重量,族人搬起来就轻松多了。
“神尊,您这本事也太好用了!”阿壮搬着一瓮盐,笑着说,“以前老首领带我们取盐,搬一瓮盐要两个人,现在有您帮忙,一个人就能搬了!”
张轩笑了笑:“大家齐心协力,早点把盐装完,就能早点回去。”
一直忙到傍晚,二十个陶瓮都装满了盐,每个陶瓮都沉甸甸的,足有四五十斤。族人们将陶瓮放进背篓,用干草固定好,确保路上不会洒出来。阿木清点了一下,笑着说:“神尊,二十瓮盐,够部落用大半年了!”
张轩点头:“明天一早返程,路上注意保护好盐瓮,别把盐洒了。”
当天晚上,队伍在盐湖边的空地上露营。篝火旁,族人们吃着干粮,讨论着回去后怎么用盐——有的说要给家人煮带盐的兽肉,有的说要腌更多的熏鱼,还有的说要给圈养的动物的食物里加一点盐,让它们长得更壮。
第三天清晨,队伍背着装满盐的陶瓮,踏上返程的路。有了来时的经验,返程走得很顺利,路上没遇到什么危险,只是装满盐的背篓更沉了,族人们轮流背着,互相照应。张轩依旧用意念帮忙减轻陶瓮的重量,还时不时停下来,等落在后面的族人。
第五天中午,队伍终于看到了联盟部落的轮廓。留守的族人们早就看到了队伍的身影,纷纷跑到部落入口迎接。石和木跑在最前,看到装满盐的陶瓮,兴奋地喊道:“神尊!你们回来了!盐都取到了!”
青羽也跑了过来,她手里拿着一个缝制好的小兽皮袋,递给张轩:“神尊,这是我给您缝的盐袋,以后您煮食,就能用这个装盐了。”
张轩接过小兽皮袋,袋子缝得很整齐,上面还绣着简单的花纹,他笑着说:“谢谢你,青羽,缝得很好。”
族人们帮着将盐瓮搬进盐仓,石打开一个陶瓮,看着里面洁白的盐粒,激动地说:“神尊,有了这些盐,我们再也不用怕食物没味道了!今年冬天,我们能腌更多的熏肉、熏鱼,让每个族人都能吃饱吃好!”
张轩看着热闹的部落,又看了看身边的族人,眼中满是欣慰。取盐的任务顺利完成,联盟的物资储备又多了一份保障,而这五十人的队伍,也在一路同行中,更加团结默契——这,才是联盟最宝贵的财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