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织站在厨房门口,望着一排整齐的陶坛子出神。
自从上次“腌菜风波”后,她心里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光靠一手好手艺是不够的,还得有防备、有准备。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沾着辣椒碎的手指,轻叹一口气。
“辣白菜、五香豆角……还有新推出的咸菜拼盘。”她喃喃自语,“这次,我要让人记住林家的味道。”
灶台上摆着几样新调好的酱汁,红的、褐的、青的,各有风味。
春织将它们一一倒在不同蔬菜上,封坛静置。
这是她连夜琢磨出的新配方,专为那些爱吃重口味的年轻人准备的。
王婆子尝过之后眼睛都亮了:“春织啊,你这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妙点子?我看这咸菜节办得成!”
于是,短短几日,消息便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
谁都知道林家要办个“咸菜节”,还邀请大家来试吃,管饱不限量。
两日后,村口晒谷场又热闹起来,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氏站在人群后头,脸色阴沉。
“又是她风光!”她咬牙低声道,手指掐进了掌心。
她不甘心。
前次被春织当众揭穿,虽然吴老汉训斥几句也就罢了,但她在村里名声已受损。
如今见春织风头更盛,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傍晚时分,她悄悄找到了杂货铺的王小六。
“小六哥,帮个忙呗?”她笑吟吟地凑上去,掏出一枚铜钱,“你只要在她那批新腌菜里撒点盐……就一小把,我不会让你白干,事后给你十文钱。”
王小六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上次已经够险了,这回再出事,怕是要赔命!”
张氏却不依不饶:“你放心,这次不会那么显眼。只是让味道重一点,别人吃了只说口渴,谁能抓到证据?”
王小六迟疑许久,终于还是点了头。
翌日,咸菜节正式开始。
春织一身干净布裙,笑意盈盈地站在摊位后,亲手端出一份份咸菜拼盘,香气扑鼻,引得众人围坐品尝。
“哎哟,这辣白菜真带劲!”
“豆角脆得很,还带着花椒味儿!”
“我最爱这个萝卜丝,酸甜适中,配粥最好!”
场面一时火爆异常,连隔壁村的人都来了。
王婆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照这势头,咱们的腌菜能卖到下个月去!”
然而没过多久,几位客人皱起眉头,捂着喉咙喊:“怎么越吃越口渴?是不是水放少了?”
“这咸得有点过分了吧?”
“我喝完三碗汤了还是觉得嘴里齁……”
议论声渐渐扩散开来,有人开始质疑林家的品质,甚至有人怀疑春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张氏在远处听得心头一喜,嘴角扬起得意弧度。
春织却面色未变,依旧镇定自若。
她转头看向王婆子:“王婶,还记得我们签的供货契约吗?每坛腌菜须经检测无误方可上架。今日之事,不如请吴老汉等人当场验明。”
王婆子点头,立刻派人去请人过来。
不多时,吴老汉与几位村民代表到了现场。
春织亲自搬出备用坛子,一一开启,请他们品尝。
果然,这批备用腌菜咸淡适宜、风味纯正,与先前被人诟病的完全不同。
吴老汉放下筷子,脸色严肃起来:“味道不一样,说明有问题。你们谁动了手脚?”
春织缓缓扫视四周,目光落在张氏身上,语气平静却锋利:“有人想败坏我家声誉,连累王婆子店铺信誉。不知这位‘好心人’是否愿意赔偿损失?”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张氏脸色发白,强作镇定,嘴唇颤了颤,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阳光透过树影洒在地面,照在春织脸上,映出她坚定的眼神。
她没有再逼问,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而是人心的转变。
从今往后,没人再会轻易小看林家那个孤女出身的养女。
她的路,才刚刚开始。【舆论反噬】
“你身为林家长媳,竟做出此等下作之事!岂不叫人笑话!”吴老汉一拍桌子,声音如钟鸣山谷,震得人群为之一静。
张氏脸色惨白,脚下一软,几乎站不住。
她万万没想到春织竟有如此缜密的准备,还留了备份坛子当场对质,将她的阴险行径揭了个底朝天。
围观人群先是沉默,继而哄笑起来,有人低声议论:“哎哟,这不是平日里最贤淑的张大嫂吗?”
“哼,嘴上说得漂亮,背地里却做这种腌臜事。”
“连自家人都害,以后谁敢信她?”
张氏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烧着,羞愤难当。
她死死咬住嘴唇,眼眶泛红,终于忍受不了这众目睽睽下的羞辱,猛地转身逃开,连头都不敢回。
人群中有人轻叹,有人摇头,更有不少人心中暗暗生出几分敬意——林家那个养女,不仅手艺好,脑子更灵光,面对陷害还能冷静应对,这份沉稳与智慧,远非一般妇人可比。
王婆子在一旁早已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春织的手:“春织啊,要不是你早有准备,我这杂货铺怕是要毁于一旦。你不仅是救了自己,更是救了我这一大家子。”
春织轻轻一笑,语气温和却不卑不亢:“王婶言重了。咱们是合作,自然也要互相信任、互相扶持。您愿意卖我的腌菜,我也不能让您担风险。”
王婆子连连点头,当即拍板:“从今往后,你做的咸菜在我这儿优先售卖!若做得过来,我还想签下长期供货的契约。”
众人闻言哗然,纷纷围上来打听细节。
王婆子也不藏私,大声宣布:“林家的腌菜,味道正宗、用料实在,今后一律加价两成收购!有愿意跟着学手艺的,也可来我铺子里报名,由春织亲自指点!”
这话一出,全场沸腾。
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人,如今都开始盘算起自家田里能种什么蔬菜、家里有没有空坛子,打算也学着腌些小菜卖钱。
春织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曾经那个躲在灶台后不敢出声的小孤女,如今竟能在村口晒谷场上,被人围着请教、被长者夸赞,甚至能左右一方市场的风向。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粗糙却有力,指尖还残留着昨夜调配酱汁时的辛香。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真正支撑起这个家的,不只是厨艺,还有她那颗在苦难中愈发坚韧的心。
她轻轻盖上最后一坛咸菜的坛盖,仿佛也将过往的委屈、不安和恐惧,一起封存在了岁月深处。
暮色渐沉,晚风轻拂。
春织站在厨房门前,望着屋檐下挂满的干菜与陶坛,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春织姐!”门外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镇上的李掌柜派人来了,说想要看看我们的腌菜,能不能批量订货呢!”
春织微微一怔,随即
而明天,一定会更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寒门巧妇理家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