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离去后,林家庄恢复了短暂的平静。
春织站在祠堂门前,看着文书远去的背影,心中却如波涛翻涌。
她低头看了眼怀中的密信,指尖微微发凉。
“昭王府长公主……”
她从未听闻过这个封号,更不记得自己与什么王府有半分瓜葛。
可对方为何会在此时送来这封信?
还特意叮嘱“只可你一人看”。
回到房中,她小心地掩上门窗,点燃烛火,将信拆开。
信纸泛黄,墨迹略显陈旧,仿佛并非今日所写,而是藏匿多时才辗转送达。
内容简短,却字字如针:
> “林家藏‘前朝旧物’,若欲保全,请速往京城一行。”
短短两行字,却让春织脸色骤变。
前朝旧物?
凤令围庄、黑衣人突袭、霍砚险些命丧刀下……原来背后竟藏着如此惊人的隐情!
她回想起那夜凤令令牌在月光下的寒芒,以及黑衣人那一声“奉旨行事”的冷喝——这一切,绝非偶然,更不是地方势力能轻易调动得了的。
“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她喃喃自语。
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春织迅速将信纸收入袖中,起身开门。
是霍砚。
他站在院中,目光沉静地看着她,语气不高,却透着关切:“你脸色不太好,可是出了什么事?”
春织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将信递了出去。
霍砚接过信,眉头越皱越紧。
看完后,他沉默许久,才缓缓开口:“凤令本不该出现在我们这样的小村,更不该为了一个‘前朝旧物’而来。”
“你是说……”春织心头一紧,“这不是巧合?”
霍砚点头:“我曾在军中听闻,凤令令牌为禁中特制,专用于皇命急事。但凡持此令者,皆为内廷亲信或朝中重臣指派。你说的那位昭王府长公主……我不曾听过,但她既然敢用这种方式送信,说明她也在避讳什么。”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林家若真牵涉前朝余党……此事便不只是你一家之事了。”
春织咬唇思索片刻,终于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霍砚沉吟片刻,道:“你先莫要声张,我明日便派人暗访附近几个村庄,查查是否有类似遭遇。另外,凤令令牌近来出现得太过频繁,恐怕另有目的。”
夜风拂过,吹动院中枯叶。春织望着天边残月,心头一片纷乱。
次日清晨,李崇文来到林家庄。
这位村学先生虽不过是个教书匠,却是青溪村最受敬重之人,尤其通晓朝廷律例与风土民情。
他并未直接提信一事,而是借讲学之名召集村中有识之人,以闲谈方式旁敲侧击打听凤令令牌的来源及近期朝廷风声。
一名年长老者抚须道:“老夫年轻时曾在府城跑商,见过几次凤令令牌。那时是用来缉拿逃犯、搜查违禁之物的。可那等令牌,怎会出现在咱们乡野小民家中?除非……”
他话音一顿,神色凝重:“除非是涉及前朝旧案,或是有人想借此清除异己。”
众人闻言,无不色变。
“可咱们林家,又何曾招惹过这些人?”另一人忍不住问。
李崇文沉思片刻,缓缓道:“怕就怕,有些人早已盯上你们林家,只是之前未曾出手罢了。”
他看向春织,目光深沉:“林姑娘,你可知凤令令牌最后一次现身是在何处?”
春织摇头,却在心中默默记下这些话。
她隐隐觉得,这场风波远未结束,而她和霍砚,也必须尽快弄清真相。
夜色渐浓,族长林宗仁派人送来口信,言明近日将召集族中长辈议事,商议如何应对此次围庄后的局面。
然而,谁也没料到,这次会议,将成为整个林氏家族命运的转折点。
而此刻的春织,正坐在灯下,手中握着那封信,心绪万千。
她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她清楚——
这一局,已经没有退路了。
族中议事厅内,烛火摇曳,众人神情凝重。
林宗仁端坐主位,环视堂下诸人,沉声道:“前日凤令令牌围庄之事,绝非寻常。若真如传言所言,牵涉朝堂旧案,那咱们林家便再难独善其身。”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春织身上,“林姑娘,你年纪虽轻,但自你担起林家以来,族中无不敬服。此事你有何见解?”
春织起身,垂眸片刻,声音清而稳:“族长所虑极是,但若此事果真与朝廷有关,上报县衙,未必能挡,反倒可能打草惊蛇。”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不报官府,难道任由那些人来去自如?”一位叔公拍案而起。
春织不动声色,继续道:“我并非反对上报,只是眼下局势未明,若贸然惊动官府,反而可能让真正幕后之人提前察觉。我建议暂且按兵不动,由我写一封信,托人送往京城——我在镇北军中有一位旧识,曾在霍大哥麾下服役,如今在京中谋了个差事。或许能帮我们探听些风声。”
众人闻言,目光纷纷转向霍砚。
霍砚点头道:“她说的那人是我昔日部下,为人谨慎可靠,确在京城任职。此事若交予他,确实比直接上告更有分寸。”
林宗仁沉吟许久,终是颔首:“也罢,就依林姑娘所言。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会派人在村口设哨,若有异常,立刻通报。”
众人纷纷应诺,会议至此暂告段落。
夜深人静,月隐星沉。
林家庄外的山林传来几声夜枭啼叫,打破了夜的寂静。
后院墙角忽地一道黑影掠过,动作迅捷,落地无声。
霍砚正在院中巡夜,警觉之余,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逼近。
“谁!”他低喝一声,手中匕首已出鞘。
黑影猛然回头,借着月光,露出一双阴冷的眼睛。
两人对峙片刻,下一瞬,黑衣人猛然扑上,拳风凌厉,直取咽喉!
霍砚侧身避过,反手一掌击向对方肩胛,却只擦过衣角。
二人缠斗数合,黑衣人渐渐落于下风,见无法脱身,突然从怀中摸出一枚铜牌,奋力掷向地上,转身跃墙而逃!
霍砚追至墙边,却已不见人影。
他低头拾起铜牌,只见正面刻着一只展翅凤凰,线条凌厉,雕工精巧;背面则是一个字——“沈”。
他眉头紧蹙,心中隐隐不安。
不多时,春织闻讯赶来。
她接过铜牌,指尖触到那冰冷金属的一刹那,心口竟莫名一颤。
“沈……”她喃喃出口,眼底闪过一丝恍惚。
这姓氏,像是一道久远的记忆裂隙,在脑海中轻轻划过。
母亲临终前,似乎也曾低声念过一个名字……
“沈……是谁?”她喃喃自语。
霍砚望着她的神色,问:“你怎么了?”
春织摇头,将铜牌小心收入袖中,“没事。只是……这‘沈’姓之人,恐怕与这场风波息息相关。”
她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心中却如坠寒潭。
这枚铜牌,到底是敌是友?
而那个名字,又为何会让她心底泛起如此熟悉的痛意?
夜风吹过,吹乱了她鬓角碎发,也吹散了屋檐下的最后一丝暖意。
此刻的她,并不知道,这一枚铜牌,将揭开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
而那个“沈”字,也将成为她命运转折的关键线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寒门巧妇理家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