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锦绣小农媳

苏蕴宁

首页 >> 七零锦绣小农媳 >> 七零锦绣小农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太古邪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小洛下山:我在大明抗倭那几年无敌了:我捡到一个加速空间炮灰她每个位面都被病娇盯上穿书:带着金手指穿越成软饭郎清穿:我凭生娃养娃名留青史邻家护士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巅峰武圣
七零锦绣小农媳 苏蕴宁 - 七零锦绣小农媳全文阅读 - 七零锦绣小农媳txt下载 - 七零锦绣小农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0章 新老融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省城大学招聘会的成功,如同在“锦绣”这池已然活跃的春水中,投下了三颗来自不同源头的石子。赵晓明、陈雪、周文斌,这三个带着象牙塔气息、眼底闪烁着理想与些许不安的年轻人,很快便到厂里报到,分别被苏晚安排进了外贸部、设计部和厂长办公室进行实习与初步历练。

起初,一切尚算平静。新人们怀着初入社会的谨慎,对周遭充满好奇;老员工们则抱着观望甚至些许好奇的态度,打量着这些“天上的文曲星”。厂区里似乎多了一抹不一样的亮色,年轻人骑着崭新的自行车穿梭,口中偶尔蹦出的英文单词或专业术语,也成了工余饭后的新鲜谈资。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如同早春河面上脆弱的薄冰,很快便被观念与习惯的激流冲撞得支离破碎。冲突并非源于恶意的排挤,而是根植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知识结构和价值认同的天然差异,在具体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爆发出激烈的碰撞。

第一次明显的火花,迸发于一次常规的生产协调会。

讨论到一款出口欧洲的衬衫,因客户临时要求微调袖口样式,需要调整部分流水线的工序。生产车间的张师傅,凭着二十多年的经验,直接给出了调整方案:“让三组的老李他们先上袖,再把扣眼工序往后挪两位,这样不耽误后面的活。”

他话音刚落,坐在角落负责记录的周文斌扶了扶眼镜,翻开笔记本,提出了异议:“张师傅,根据我初步绘制的生产流程时序图分析,如果按照您的方案,袖口组的工作量会瞬间增加百分之三十,可能导致瓶颈。而扣眼组闲置等待,又会造成工时浪费。我建议,是否可以重新平衡整条线各工位的任务分配?或者考虑引入一个缓冲环节……”

张师傅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听不懂什么“时序图”、“瓶颈理论”,只觉得这毛头小子是在质疑他吃饭的本事。他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了周文斌:“啥图不图的?我在车间里摸爬滚打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哩!这活儿该怎么干,我心里有杆秤!照你说的那些花架子,耽误了交货期,谁负责?”

周文斌的脸瞬间涨红,想争辩却又碍于资历,只能憋屈地坐下,笔记本上用力划下几道深痕。他觉得张师傅固守经验,拒绝科学的优化,简直是“思想保守”,不可理喻。而张师傅和一众老员工,则觉得这大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懂生产的实际情况。

类似的摩擦,在设计部更为尖锐。陈雪满怀激情地拿出了一套她借鉴了国际流行趋势、色彩大胆、廓形新颖的秋季女装设计稿,兴奋地向设计部原有的老师傅们讲解。老师傅们拿着图纸,眉头紧锁。

“这个颜色太跳了,咱们这边的女同志怕是不敢穿出门。”

“腰线收得太狠,干活不方便吧?”

“这料子用得金贵,成本太高了,做出来谁买?”

一连串基于市场和实用主义的质疑,像冷水一样泼在陈雪头上。她试图解释这是“审美引领”、“品牌溢价”,但老师傅们摇头,认为她“不接地气”、“设计的东西中看不中用”。陈雪委屈得眼圈发红,觉得自己的才华和理念被这些“老古板”无情地扼杀了。

而在外贸部,赵晓明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试图规范与客户往来的英文函电格式,建立标准的客户档案管理系统,但原有的外贸业务员,多是凭借经验和人情关系做业务,习惯了一通电话、几句寒暄就搞定,觉得赵晓明弄的那些“条条框框”繁琐无比,是“脱裤子放屁”。一次,他甚至听到有老业务员私下议论:“喝过几年洋墨水就了不起了?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打下的人脉,他那些信写得再花哨,能换来订单?”

新老员工之间,仿佛悄然划下了一道无形的鸿沟。食堂里,他们自然而然地分坐两边;工作中,沟通变得谨慎而疏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老员工觉得新人傲慢、不切实际;新人觉得老员工顽固、难以沟通。苏晚预想过融合的困难,但现实矛盾的尖锐和普遍,还是让她感到了压力。

她没有召开严肃的批判大会,而是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锦绣故事汇与技术展望会”。会议地点就设在新落成的、宽敞明亮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她特意要求,新老员工必须穿插着坐。

会议伊始,苏晚没有谈任何工作矛盾,而是笑意盈盈地请几位建厂初期的老功臣,包括张师傅、赵婶子等人,上台讲述“锦绣”最早的故事。张师傅有些拘谨地搓着手,讲述着当初如何在一个破旧仓房里,靠着几台二手缝纫机和苏晚画的新式棉衣图样,日夜赶工,完成了第一笔供销社的订单。

“那时候,冬天冷得呵气成冰,手上全是冻疮,但心里是热的!就想着,不能让晚丫头的心血白费,不能让咱们厂子垮了!”

赵婶子也动情地回忆着苏晚如何手把手教她们做新式绣花,如何一起应对“投机倒把”的举报。“那时候,咱们这帮老姐妹,心可齐了!就认一个理,跟着苏厂长,准没错!”

这些朴实的、带着汗水和温度的记忆,缓缓流淌在会场中。年轻的赵晓明、陈雪、周文斌等人,听着这些他们未曾亲历的艰辛与拼搏,眼神中的疏离和傲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动容和敬意。他们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些被视为“保守”的前辈,正是用他们的忠诚、坚韧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锦绣”打下了最初的、也是最坚实的根基。

接着,苏晚又邀请三位新人上台,不是让他们汇报工作,而是请他们畅谈自己对所处领域未来发展的看法,描绘他们心目中“锦绣”未来的技术蓝图和品牌愿景。赵晓明用清晰的逻辑分析了国际外贸的趋势和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陈雪展示了国内外顶尖服装品牌的设计,阐述了品牌文化与美学价值的重要性;周文斌则用图表勾勒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框架和潜力。

他们的讲述,带着前沿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让台下许多老员工听得入了神,虽然有些术语依旧陌生,但他们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面向未来的朝气与力量。他们开始隐约明白,这些年轻人脑子里装的东西,或许真的能带领“锦绣”走向他们想象不到的远方。

沟通的平台已经搭起,理解的桥梁初见雏形。但真正将理念落地的,是林长河。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针对生产流程优化的争议再次被提及。张师傅和周文斌各执一词,气氛有些僵持。这时,一直沉默旁听的林长河站了起来,走到前面。

他没有看任何人,而是拿起粉笔,在旁边的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正是周文斌提到的那个生产线调整。

“老张,”他看向张师傅,语气平和,“你说的办法,稳,保交货,没错。”他先肯定了老员工经验的价值。

然后,他指向图中那个可能产生瓶颈的工位:“但这里,确实会卡一下。以前订单小,卡一下,挤一挤就过去了。现在订单量大,机器也多,卡一下,后面等着的,就不是一两个人,是好几台机器,几十号人。损耗的,是钱。”

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了“瓶颈”理论的实际影响。张师傅愣了一下,看着图纸,若有所思。

林长河又转向周文斌:“小周,你的图,画得好,道理也对。”他也肯定了新人的专业知识,“但车间里的机器,不是图纸上的线,说挪就能挪。工人习惯了一个干法,突然全改,会乱,反而更慢。”

周文斌认真地点点头。

接着,林长河做出了令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举动。他指着图纸,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老张的法子,微调。小周说的缓冲,可以在这里,”他用粉笔点了一个位置,“加个临时周转区,不改变大流程,只做小优化。既保稳,又提效。你们看,行不行?”

这个方案,既尊重了张师傅的经验判断,又吸纳了周文斌的科学分析,是一个基于实际情况的、可行的融合方案。

说完方案,林长河放下粉笔,目光扫过在场的新老员工,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带着金铁交鸣的回响:

“我当年在部队,最开始,也只懂得拼刺刀、摸爬滚打。后来,有了新式装备,看不懂,学不会,也觉得那是花架子,不如手里的枪实在。”他罕见地提起自己的过往,“但老班长告诉我,家伙什变了,打法也得变。不会,可以学。经验能保命,新知识、新家伙,能打胜仗,能少流血。”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段话在每个人心中沉淀。

“咱们‘锦绣’也一样。老伙计们的经验,是咱们厂的根基,不能丢。年轻同志的新知识、新眼光,是咱们厂开枝散叶、长得更高的养分,也不能缺。经验和学习,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了哪条,都走不快,更走不远。”

他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一个最朴素而又最有说服力的比喻。张师傅紧绷的脸松弛了下来,周文斌眼中闪过了悟和敬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一家德国大型零售商看中了“锦绣”的一款改良旗袍产品,但要求极短的交货期和针对欧洲市场的细节修改。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也是对“锦绣”新老团队融合程度的一次绝佳考验。

苏晚亲自挂帅,成立专项小组,特意将张师傅、陈雪、赵晓明以及相关生产、外贸骨干都纳入其中。

项目启动,冲突似乎一触即发。陈雪基于欧洲审美,提出了大幅修改领型和刺绣图案的方案,张师傅一看就炸了:“这改得娘都不认识了!原来的盘扣多好,非要换什么仿珠宝扣?费工费料!”

赵晓明拿着德方严苛的合同条款和验货标准,要求生产环节必须全程记录数据,张师傅又觉得这是“找麻烦”。

但这一次,有了之前“故事汇”的铺垫和林长河那番话的触动,双方都没有固执己见。

陈雪没有坚持己见,而是拿着设计稿,虚心向张师傅请教传统旗袍的制作精髓和修改可能遇到的工艺难题。张师傅见她态度诚恳,也耐下性子,指着图纸解释:“这个地方收省,不是不能改,但要考虑面料特性,否则容易变形……”他甚至亲手演示了几种不同的盘扣做法,让陈雪挑选既保留东方神韵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样式。一老一少,趴在操作台上,对着图纸和布料,讨论得热火朝天。

另一边,赵晓明没有生硬地甩出标准,而是找到张师傅和周文斌,一起研究如何将数据记录融入现有的生产流程,尽量减少对工人操作的干扰。周文斌优化了记录表格,使其更加简洁明了;张师傅则根据实际经验,提出了几个关键质量控制点,建议重点记录。三人协作,制定出了一套既满足客户要求、又便于车间执行的质量追踪方案。

在生产过程中,新老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张师傅凭借丰富的经验,快速调配人手,优化了这件工艺复杂产品的生产顺序;老师傅们严格把控着每一道工序的工艺质量;陈雪和设计部的年轻人全程跟进,确保设计细节的完美呈现;赵晓明则与德方保持紧密沟通,及时反馈进度,处理文件;周文斌利用他的管理知识,协调物料,监控整体进度。

整个团队,像一台经过精密调试后突然找到了最佳啮合状态的机器,运转得高效而顺畅。那些曾经的对立和隔阂,在共同的目标和紧密的合作中,悄然冰释。张师傅偶尔会指着熟练操作着新式熨烫设备的年轻工人,对身边的老伙计感叹:“这帮小子,学东西是快!”而赵晓明在深夜加班时,也会接过老师傅递来的热茶,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师傅!”

最终,这批凝聚着新老员工智慧与汗水的改良旗袍,不仅提前一天高质量完成,其融合了东方传统与现代时尚的设计,以及无可挑剔的工艺,赢得了德方的高度赞誉,顺利空运发出。项目庆功会上,掌声雷动。张师傅端着酒杯,主动走到周文斌和陈雪面前,虽然没说什么,但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的笑容,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苏晚和林长河并肩站在稍远处,看着眼前这融洽的一幕。苏晚轻轻舒了口气,眼角眉梢带着欣慰的笑意。她知道,最艰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锦绣”不仅引进了新的人才,更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深刻的新老融合。这支经历过碰撞与磨合的团队,必将爆发出比以往更加强大的战斗力,成为“锦绣”驶向更广阔天地的核心引擎。

林长河侧头看她,灯光在他深邃的眼中映出细碎的光芒。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将手中的温水杯,轻轻与她碰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七零锦绣小农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梦想为王都市打脸狂人我有一本气运天书史上第一祖师爷最强纨绔择天记陈二傻的美丽生活帝国崛起窈妃传替嫁后,我成了失明太子的白月光天价萌妻盖世战神主宰江山噬灭剑神我的盗墓生涯龙血武帝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私欲:江湖往事大秦:新世纪美人尸香
经典收藏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她是一池春水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荒年过后我带弟妹发家致富职业魅魔,青梅校花不放过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军婚甜宠,闷声发财养崽崽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快穿之鼠鼠我呀,太上进了渡劫雷后,我变成龙了我,AI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穿越:修真大小姐她有亿点点财迷八零姐妹日常栖田记破茧成蝶,重生后总裁追妻火葬场百字日记要当僧侣的病娇竹马,转头要娶我
最近更新我在木叶玩见闻色影视综:谈个恋爱吧!港综:开局神级选择系统以恨为名:总裁的蚀骨痴缠暗夜终明陵容慎儿互换,杀穿汉宫清宫未知何处是彼岸快穿:当顶级撩精绑定了攻略系统地狱开局,你管这叫养老?外门老六,我的灵珠有点猛明日方舟之燎原星火星铁:我来仙舟当红娘的火影:开局筑基,辉夜管我叫爸爸精灵:摆了几年罢,岂谓我平庸一章极速快穿,炮灰们崛起了轮回仙尊:十亿年的归途红楼:这荣国府我不要了寒门巧妇理家记综穿:三千世界开局:送贾张氏踩缝纫机
七零锦绣小农媳 苏蕴宁 - 七零锦绣小农媳txt下载 - 七零锦绣小农媳最新章节 - 七零锦绣小农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