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厂的货款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这个曾经贫瘠的家。苏晚攥着那叠厚厚的钞票,第一次感受到“富裕”带来的踏实感。她小心翼翼地规划着每一分钱的用途,既要改善生活,又要为未来的发展留足本钱。
第一个周末,苏晚起了个大早,特意换上那件最体面的蓝布衫,围上林长河送的粉色纱巾,准备去县城采购。
“真要去买收音机?”早饭时,苏母仍有些不敢相信,“那得多贵啊!”
“娘,咱们现在有条件了。”苏晚笑着给母亲盛粥,“有个收音机,爹在家养病也能听听新闻戏曲,解解闷。”
一直沉默喝粥的林长河忽然开口:“我陪你去。”
苏晚眼睛一亮:“好啊!长河哥眼光好,帮我挑挑。”
两人骑着自行车来到县城,直接奔向百货大楼。收音机柜台前围了不少人,这个年代的“三转一响”是无数家庭的梦想。
售货员见他们衣着普通,本不太热情,但看到苏晚掏出的钞票后,立刻换了态度:“同志想买什么牌子的?红星牌音质好,牡丹牌最新款...”
最终,在林长河的建议下,他们选中了一台红星牌收音机。付款时,苏晚的手微微发抖——整整八十五元,几乎是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接着,他们又去买了苏父需要的进口药,花了十五元;扯了布做新被褥;买了足足五十斤白面、二十斤大米,还有一条五花肉和两条鲫鱼。
回去的路上,自行车后座堆满了东西。苏晚小心翼翼地抱着收音机,仿佛抱着什么稀世珍宝。
“长河哥,你看!”她忽然指着路边的服装柜台,“那件白衬衫不错,你去试试?”
林长河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是一件的确良白衬衫,笔挺有型,领口还绣着 subtle 的暗纹。在这个普遍穿粗布衣裳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件奢侈品。
“不用。”他摇头,“我有衣服穿。”
苏晚却不依,拉着他走进店里:“试试嘛,马上入夏了,该有件凉快衣裳。”
在林长河试衣服时,苏晚又悄悄买了一双男士皮鞋——她注意到林长河的鞋底都快磨穿了。
回到家,苏母看到这么多东西,又是惊喜又是心疼:“哎哟,这得花多少钱啊!收音机都买回来了?”
苏晚笑着安装好收音机,调到一个戏曲频道。顿时,悠扬的京剧唱腔流淌出来,充满了整个屋子。
一直卧床的苏父也被吸引出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好听,真好听!”
晚上,苏晚用新买的白面蒸了馒头,用五花肉做了红烧肉,鲫鱼炖了汤。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引来邻居家孩子的张望。
“去,给你家端碗肉过去。”苏晚盛出一碗红烧肉,让林长河送给隔壁王婶家。
这是村里的习俗,谁家改善伙食,都会分给邻居尝尝。但以往,苏家都是接受馈赠的一方,这是第一次有能力回馈他人。
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新买的电灯明亮温暖,收音机里播放着轻快的音乐,桌上摆着罕见的丰盛菜肴。
苏晚给父母夹菜,又给林长河盛了满满一碗饭:“长河哥,多吃点,最近辛苦了。”
林长河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唇角微扬:“你也吃。”
这顿饭,一家人吃得格外香甜。苏父多吃了半碗饭,精神看起来好了许多;苏母眼角泛着泪光,是喜悦的泪水;苏晚看着家人满足的表情,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饭后,苏晚拿出给林长河买的白衬衫和皮鞋:“试试合不合身。”
林长河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她还记着这个。在苏晚的催促下,他换上白衬衫和皮鞋。
当他从里屋走出来时,苏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合身的白衬衣衬得他更加挺拔英俊,皮鞋让他本就高大的身材更显修长。平时的粗布衣裳掩盖了他的气质,这一刻,他仿佛换了个人。
“真好看。”苏晚忍不住围着他转了一圈,细心地帮他整理衣领。
林长河有些不自在地扯了扯领口,耳根微红:“太正式了,干活不方便。”
“又不是让你干活穿。”苏晚笑道,“出门办事时穿,体面。”
她退后两步,仔细端详着,忽然发现他领口有一颗扣子没扣好,便自然地上前帮他整理。
两人距离很近,苏晚能感受到他温热的呼吸。她的手指不经意间触到他颈部的皮肤,两人都微微一颤。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收音机里正播放着一首轻柔的民歌,更添几分浪漫。
最后还是林长河先移开视线,低声说:“谢谢,很合身。”
第二天,林长河要去公社办点事。苏晚注意到,他换上了那件白衬衫和皮鞋,虽然外面仍套着旧外套,但领口露出的白色和脚下的新鞋依然显眼。
“穿这么正式啊?”苏晚故意打趣。
林长河耳根微红,语气却平静:“试试合不合脚。”
看着他骑车远去的背影,苏晚忍不住笑了。这个口是心非的男人,明明很珍惜她送的礼物,却偏要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接下来的日子,苏家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餐桌上经常能见到荤腥,有时是鸡蛋炒韭菜,有时是咸菜炒肉丝,周末还会炖条鱼。粮食缸里总是满满的,再也不用担心青黄不接。
苏父按时吃着进口药,气色一天天好起来,甚至能下地慢慢走动了。苏母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了,整天乐呵呵的。
最让人高兴的是,村里人对苏家的态度也悄然改变。以往是同情和怜悯,现在是尊重甚至羡慕。经常有邻居来串门,名义上是听收音机,实则想看看苏家的变化,打听赚钱的门路。
苏晚并不藏私,大方地分享一些腌制咸菜的小窍门,或者教妇女们一些缝纫技巧。她知道,独木难成林,只有大家一起富裕,才能真正改变这个村庄的面貌。
一天晚上,苏晚正在灯下记账,林长河默默走进来,放下一包东西。
“什么?”苏晚好奇地打开,是一包桃酥和一盒雪花膏。
“看你算账辛苦。”林长河语气平淡,“雪花膏擦手,防裂。”
苏晚心里一暖。她最近经常碰水干活,手上确实有些干燥,没想到他连这个都注意到了。
“谢谢长河哥。”她打开雪花膏,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她蘸了一点,仔细涂抹在手上,然后自然地拉过林长河的手:“你也擦点,你手都裂口子了。”
林长河想抽回手,却被苏晚紧紧拉住:“别动,裂口子容易感染。”
她轻柔地为他涂抹雪花膏,指尖在他粗糙的手掌上轻轻打圈。煤油灯下,两人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显得格外亲密。
林长河安静地看着她低垂的眼睫,感受着她指尖的温柔,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好了。”苏晚抬起头,正对上他深邃的目光。那一刻,她仿佛被吸进了某种温柔的漩涡,一时忘了松开手。
收音机里正好播放着一首轻柔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窗外,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这个渐渐富裕起来的小院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改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心灵上的满足。在这个曾经贫困的家里,如今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希望的阳光。
而在这片阳光中,两颗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越靠越近,如同春天里悄然绽放的花朵,静静地散发着甜蜜的芬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七零锦绣小农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