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厅风波后的几天,菜市场后街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刘斌的“嘉陵”摩托车和破音了的“三洋”收录机消失了,据说他去了邻县避风头,也有人说他琢磨着找新的门路。“笑面虎”孙老五的录像厅照常营业,门口贴着俗艳的香港武打片海报,他本人依旧见人就笑,盘着核桃,仿佛那晚的冲突从未发生。
但晓燕能感觉到,某种紧绷的东西悬浮在空气里,像暴雨来临前的低气压。她加强了警惕,嘱咐马桂芳和偶尔来帮忙的王彩凤,晚上尽量少出门,收工后立刻锁好门窗。
秋意渐深,连绵的细雨下了起来,不是夏日暴雨的酣畅淋漓,而是带着一种缠绵的、沁骨的凉意。雨丝无声地浸润着灰瓦屋顶、斑驳的墙壁和湿漉漉的石板路,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静谧之中。“林记”仓库里,蒸腾的热气遇到冰冷的空气,在窗户上凝结成一层厚厚的水雾,模糊了内外两个世界。
这样的天气,生意清淡了些。晓燕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她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幕,听着屋檐滴答的水声,心里那份因孙老五而起的隐约不安,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情绪所取代。
她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也是在这样一个秋雨绵绵的时节病重的。那时家里拮据,母亲忍着痛,不肯去医院,就靠一点止疼片和土方子硬扛。她坐在母亲床边,看着窗外同样灰暗的天空,听着同样单调的雨声,心里充满了无助和恐惧。母亲枯瘦的手轻轻握着她的手,气息微弱地说:“晓燕…别怕…人活着…就像这和面…总要经得起揉搓…蒸烤…才能发出香味来…”
那时她不懂,只觉得生活太苦。现在,她似乎有点明白了。独自经营“林记”的艰辛,应对各色人等的疲惫,面对危机时的惶恐…这一切,不都是生活对她的“揉搓”和“蒸烤”吗?
脚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很轻,却沉稳,踏在湿漉漉的石板上,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不用抬头,她也知道是谁。
陈默撑着一把黑色的旧布伞,伞骨有一根微微弯曲,显得有些不羁。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劳动布工装,裤脚被雨水打湿了一片深色。他没有开车,似乎是步行过来的。
他走到屋檐下,收了伞,靠在门边,伞尖滴落的水珠很快在脚下汇成一小滩。
“雨不大,出来走走。”他像是解释自己为何出现,语气平淡,目光却落在晓燕有些怔忡的脸上。
晓燕抬起头,看着他被细雨濡湿的肩头和发梢,心里某个角落忽然软了一下。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买了包子就走,而是选择在这个湿冷的、安静的雨天,停留片刻。
“嗯,”晓燕往里挪了挪,让出一点位置,“里面坐吧,门口凉。”
陈默没客气,弯腰走进来,高大的身躯顿时让小小的仓库显得有些拥挤。他没有坐晓燕让出的小马扎,而是靠在了堆放着面粉袋的墙边,目光扫过窗外朦胧的雨景,又落回到晓燕身上。
两人一时无话。只有雨水敲打瓦片和屋檐滴水的单调声响,以及仓库里因为多了一个人而显得不同的呼吸声。空气中弥漫着面粉、甜馅料和陈默身上带来的、微湿的、混合着烟草和室外清冷空气的味道。
这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安宁。仿佛他们之间不需要太多语言,就能感知到对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慰藉。
“孙老五那边,”陈默忽然开口,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低沉,“暂时没事。他摸不清底细,不敢乱动。”
晓燕点点头,心里安定了些。她知道这是陈默在用他的方式安慰她,告诉她不用担心。
“刘斌…也没事吧?”晓燕问。
“皮实得很。”陈默哼了一声,似乎对刘斌并不太关心,但顿了顿,还是补充了一句,“让他吃次亏,也好。”
又是一阵沉默。雨似乎下得更密了些。
陈默的目光落在晓燕放在膝盖的手上,那双手因为长期和面、揉捏,指节有些粗大,皮肤也不复细腻,但却透着一种坚韧的力量感。他看得很专注,仿佛那是什么值得研究的精密零件。
晓燕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识地想把手藏起来。
陈默却忽然说:“娟子…有信来吗?”
“前几天来了一封,说在那边挺好,就是流水线站得腿疼。”晓燕答道,有点意外他会问起娟子。
“嗯。”陈默应了一声,又不说话了。他似乎只是找一个话题,打破这过长的寂静,却又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
晓燕看着他那副笨拙的样子,忽然想起母亲食谱里的一句话:“有些吃食,看着朴素,没啥花哨滋味,却能暖到人心里去。”
陈默大概就是这样吧。像一块沉甸甸、硬邦邦的老面发糕,看着粗糙,甚至有点硌牙,却能在寒冷的时候,提供最实在的热量和支撑。
“你…”晓燕鼓起勇气,想问他点什么,比如他为什么那么能打,比如他到底还有什么秘密。
但陈默似乎预感到她要问什么,抢先一步开口,转移了话题:“天冷了…店里…要不要搭个炉子?我那儿有废铁皮,能焊一个。”
又是这种实实在在的关心。
晓燕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心里叹了口气,又有点想笑。“不用了,芳姨家有多余的煤炉子,说过两天搬过来。”
“嗯。”陈默点点头,似乎有点失望没能发挥他的焊接技术。
雨声渐渐小了些,变成了淅淅沥沥的余韵。
陈默站直身体:“走了。”
“嗯。”晓燕也站起来。
陈默拿起伞,走到门口,撑开,又回头看了晓燕一眼。雨水顺着弯曲的伞骨流下,在他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他的眼神在灰蒙蒙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深邃,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抿了抿唇,转身步入了渐渐稀疏的雨幕中。
晓燕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湿漉漉的巷口,心里那种柔软的情绪再次弥漫开来。他没有说什么动人的话,甚至没有停留太久,但他的出现,他笨拙的关心,他带来的那份无声的安宁,却像这秋日的细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浸润了她有些疲惫和不安的心。
雨停了。云层后面透出些许微光。隔壁秀芬的缝纫机“哒哒”声又响了起来,吴大妈在门口呼唤孙子回家吃饭,空气中飘来谁家炒菜的香味。
生活依旧充满了琐碎和潜在的危机,但在这个雨后的傍晚,晓燕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她回到屋里,系上围裙,开始准备明天的面团。
有些靠近,无需言语。有些守护,无声却沉甸。就像这秋雨,它不言不语,却悄然滋润着土地,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生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