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友谊商店的订单,晓燕的生活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五十盒点心,数量不算庞大,但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笔可观的收入,更是一张通往更稳定、更高端市场的“入场券”。她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摆,以十二分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这份订单的制作中。
这一次,她不再是小打小闹。她严格按照合同上的标准,精选每一颗花生,过滤每一滴蜂蜜,称量每一份面粉。包装更是精益求精,蜡纸要折得棱角分明,红绳要系得精巧牢固,确保每一盒点心都像一件艺术品。娟子成了她的得力助手,两个姑娘常常在操作棚里忙到深夜,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香气和专注的气息。
陈默的身体也在温暖的春日里,有了明显的好转。低烧退了,腿部的红肿渐渐消退,虽然离下地行走还很遥远,但气色好了很多,精神头也足了。他不再整天望着屋顶发呆,而是会靠在床头,看着晓燕和娟子忙碌,偶尔出声提醒一下火候,或者用他那只完好的手,帮忙递个东西。他甚至开始跟着于得水送来的那本《中医伤科按摩》,在自己腿上比划着做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摩。
小小的院落里,虽然依旧简陋,却重新充满了生机。蜂群在春光里嗡嗡飞舞,鱼塘里的冰彻底化开,鱼儿欢快地游动。阳光洒下来,暖洋洋的,驱散了漫长冬季留下的阴霾。
韩奶奶成了院里的常客。她不仅热心肠,还是个见多识广的老人。她来看样品进度时,会带来一些城里的新鲜见闻,什么哪里又开了新商场,年轻人现在流行穿什么,还会给晓燕的点心包装提些小建议,比如在盒子上贴个小标签,写上“林记”二字,显得更正规。
“丫头,你这手艺,放在过去,那得是御膳房的水平!”韩奶奶吃着刚出炉的蜂蜜花生糖,赞不绝口,“我侄子说了,要是这批卖得好,夏天搞劳保用品订货会,还能推荐你的点心呢!”
这样的鼓励,让晓燕干劲十足。她仿佛看到了一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宽阔的道路在眼前展开。
订单如期完成。晓燕和娟子小心翼翼地将五十个点心礼盒装上借来的板车,亲自送到友谊商店。赵组长验收后,满意地点点头,当场结了货款。拿着那沓比往常厚实许多的钞票,晓燕的手微微发抖,这不是简单的钱,这是认可,是希望!
她用这笔钱,第一时间支付了陈默下一步康复治疗的费用,又添置了一些更趁手的工具和优质的原料。剩下的钱,她仔细地包好,放进那个装母亲食谱的铁盒里。这是他们这个小小家庭的“发展基金”。
更让她惊喜的是,友谊商店的订单上架没几天,韩奶奶就又兴冲冲地来了,还带着一位穿着体面、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士。
“晓燕,这位是侨办的李同志!”韩奶奶介绍道,“李同志在友谊商店看到了你的点心,特别感兴趣!”
李同志微笑着和晓燕握手:“林晓燕同志,你好。你的点心口感非常纯正,包装也很雅致。我们侨办近期要接待一批回国考察的华侨,正在寻找有特色、能体现家乡风味的礼品。你的产品很符合要求,不知道能否为我们特供一批?”
又是华侨!晓燕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她突然想起了之前那位新加坡的陈嘉信先生,心中感慨万千。机会,果然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根据李同志的要求,精心设计了一款寓意“团圆甜蜜”的礼盒,里面包含了蜂蜜槽子糕、花生糖和新开发的芝麻酥三种点心。
忙碌,成了晓燕生活的主旋律。但她乐在其中,每一个订单,每一次认可,都让她脚步更加轻盈。她的脸上重新有了光彩,笑容也多了起来。有时,她一边和面,会一边不自觉地哼起歌来,是广播里常放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陈默看着这样充满活力的晓燕,眼神里是满满的欣慰和藏不住的爱意。一天晚上,晓燕趴在桌上画新的包装设计图,画着画着就睡着了。陈默艰难地挪动身体,拿起床边的外套,想给她披上。动作惊醒了晓燕,她睡眼惺忪地抬起头。
四目相对,晓燕看到陈默眼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温柔,脸微微一红。陈默有些不自然地别开脸,低声说:“别太累。”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晓燕心里甜丝丝的。她站起身,走到床边,自然地握住他的手:“不累。默哥,你看,咱们的日子,是不是有盼头了?”
陈默重重点头,反手握紧她,力道沉稳而温暖。
春天真的来了。院墙边,晓燕去年随手种下的牵牛花种子,已经破土而出,舒展着嫩绿的叶片。虽然还没有开花,但那份蓬勃的生机,已经预示着未来的绚烂。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