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的夏天,广州的空气里除了惯有的湿热,更添了一种焦灼不安的气息。抢购风潮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谣言像岭南的霉菌,在潮湿闷热中疯狂滋生——一会儿说粮食要紧张,一会儿说布匹要凭票,甚至传出“银行存款要冻结”的骇人说法。恐慌驱使着人们将多年的积蓄从银行取出,变成实物囤积在家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一点安全感。
晓燕和陈默所在的招待所也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住客们见面谈论的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今天又抢到了什么”、“什么东西又涨了多少钱”。王大姐的丈夫,那位平时斯文的工程师,也加入了抢购大军,扛回了好几捆的确良布料和几十包蜡烛,把本就狭小的房间堆得无处下脚。王大姐一边埋怨丈夫“听风就是雨”,一边又忍不住担心:“这日子,可真叫人心里没底啊!”
晓燕的“林记”点心生意受到了严重冲击。一方面,面粉、白糖、食用油等原料价格飞涨,成本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人们捂紧了钱袋子,非必需品的点心成了最先被削减的开支。之前合作愉快的茶楼也开始拖欠货款,或者要求降价,语气充满了无奈:“林师傅,不是我们不想做,是实在没客人啊!大家都把钱拿去抢米抢油了!”
看着日渐冷清的灶台和堆积起来的成品,晓燕心急如焚。周明轩的建议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悄悄发芽。去深圳,进工厂,听起来确实是一条更稳妥、更能抵御风浪的路。但每当看到那块挂在门外的“林记”招牌,想起创业初期的种种艰辛和收获的点滴喜悦,她又万分不舍。
一天,晓燕去粮油店采购,发现店门口排起了长龙,人们情绪激动。原来店里到了一批平价花生油,数量有限,每人凭本限购两斤。为了这两斤油,平时和睦的邻居几乎要打起来。晓燕看着眼前这混乱的景象,心里一阵悲凉。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日子”吗?为什么大家反而活得更加惶恐和疲惫了?
她空着手回到招待所,心情低落到了极点。陈默看出她的沮丧,默默递给她一杯凉茶。他最近话更少了,但眼神却更加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决定。
晚上,陈默罕见地主动提起了周明轩的建议。“晓燕,”他声音低沉,“我琢磨了很久。‘林记’是我们的心血,不能轻易放弃。但现在这光景,硬撑不是办法。”
晓燕抬起头,看着他。
“我在想,”陈默继续道,“周明轩说的食品加工厂,或许是个机会。但不是去打工,而是看看有没有可能……合作。”
“合作?”晓燕没明白。
“对。”陈默眼中闪着光,“我们出技术,他们出资金和渠道。‘林记’这个牌子不能丢,但我们可以把它做大,做成能经得起风浪的牌子。就像……就像一条小舢板,靠自己划,风浪大了容易翻。但如果能靠上一艘大船,就能走得更远。”
这个想法让晓燕眼前一亮!这似乎是一条既能保住“林记”,又能应对当前困境的两全之策。但她也知道,合作谈何容易?他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凭什么跟港商谈合作?
“可是,我们拿什么跟人家合作?”晓燕说出心中的疑虑。
“凭你的手艺,凭我们‘林记’的口碑。”陈默语气坚定,“周明轩说过,现在外面就缺有特色的、信得过的产品。这就是我们的本钱。我们可以先拿出几个核心配方,用技术入股的方式试试水。”
陈默的话,像在黑夜里划亮了一根火柴,让晓燕看到了希望。她没想到,平时沉默寡言的陈默,在关键时刻能想出这样的主意。也许,这次磨难,真的让他成长了许多。
两人仔细商量了一夜,决定让晓燕先跟周明轩深入谈谈合作的可能性。第二天,晓燕拨通了周明轩留下的那个珍贵的“大哥大”号码(通常是找他秘书转接)。周明轩听了他们的想法,非常兴奋:“Excellent!这个思路好!技术入股,品牌保留!这才是有远见的做法!我马上跟我那个港商朋友沟通!你们等我消息!”
等待回音的日子里,广州的抢购风潮在中央接连出台的“保值储蓄”、“严格控制信贷”等政策下,终于渐渐平息下来。街市恢复了秩序,但物价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的生活成本明显提高了。经过这场风波,许多像晓燕一样的小个体户倒下了,但也有人像他们一样,开始思考更长远、更稳固的发展模式。
几天后,周明轩带来了回复。港商对“林记”的技术和口碑很感兴趣,原则上同意进行合作探讨,邀请晓燕和陈默下周去深圳面谈,参观他正在筹建的工厂,并商讨具体的合作框架。
机会真的来了!晓燕和陈默既兴奋又紧张。去深圳,意味着要面对一个更现代化、更商业化的世界,要接触他们完全不懂的合同、股权、管理制度。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出发前夜,晓燕仔细擦拭着那块“林记”招牌,心里充满了感慨。陈默收拾着简单的行李,把晓燕那本当掉的食谱的抄写本(她后来凭记忆和试验重新整理了一份)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包里。
“默哥,你说,我们这次能成吗?”晓燕有些不安地问。
陈默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看着窗外广州依旧璀璨、却已不同于以往的夜景,沉声说:“成不成,去了才知道。但不管成不成,‘林记’都在咱心里,丢不了。就算最后还得回来守着小摊,只要咱俩在一起,这日子,就还能过下去。”
是啊,只要人在,情意在,希望就在。晓燕靠在陈默肩上,感受着他坚实的臂膀。从北到南,一路风雨,他们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最宝贵的相守和成长。一九八八年的这场经济风波,像一场淬炼,让他们看清了现实的无常,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彼此扶持、共同前行的决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