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巢封印,虫潮溃退。
笼罩世界的灭世阴霾虽未彻底消散,却已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希望裂口。
文圣宫养心殿内,悲恸与绝望被董砚苏醒的圣道重光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凝重与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董砚盘膝坐于阵眼中心,眉心的七彩印记流转着生生不息的道韵,气息渊深如海。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殿内众人,在秦婉儿红肿的眼眶、李石紧握的重剑、张牧之激动的目光上微微停留。
“渊…化心火,照山河。”董砚的声音温润而有力,带着抚平创伤的力量。
“其志…其行…当…铭…刻…此…界…根…基。”
“圣院…立…道…之…事…刻…不…容…缓。”
“牧之。”
“弟子在!”张牧之肃然躬身。
“以文圣宫为基,引文脉为梁,聚青州地气,三日之内,筑‘明理圣院’雏形。”
董砚言出法随,指尖在虚空轻点,一道道蕴含空间开辟、地脉梳理、文气凝聚真意的七彩符文凭空生成,没入脚下大地。
“圣院初立,当有‘明心台’、‘格物殿’、‘知行堂’、‘薪火坛’。布‘微言大义’阵于核心,接引四方心火。”
“谨遵师命!”张牧之躬身领命,眼中精光爆射。
随着董砚的符文融入,整个文圣宫连同周围山脉都发出低沉的嗡鸣,地脉之气被梳理汇聚,残存的文脉之力如同找到归宿般欢欣鼓舞。
破损的宫殿在七彩圣辉照耀下飞速修复、重组、拔高,一座座古朴庄严、散发着智慧与秩序气息的殿宇雏形,在废墟之上破土而出!
“婉儿。”董砚的目光转向秦婉儿。
“师尊!”秦婉儿连忙擦去泪水,挺直脊背。
“汝掌‘愈’字真意,通生机造化。领圣院丹鼎、医道、草木精灵诸科。”
董砚指尖一点,一道蕴含无尽生机奥秘与净化之理的翠绿符文没入秦婉儿眉心。
“即刻起,巡行青州,以‘愈’为引,抚平归墟之痕,净化虫灾残留,救治伤患。
凡心存守护之念、身具‘愈’之潜质者,无论人妖,皆可引入圣院门下。此乃…‘种道’之始。”
“是!弟子领命!”秦婉儿只觉眉心一热,无数关于生机流转、净化污秽、点化草木乃至沟通自然精灵的玄奥感悟涌入心田,原本的“愈”字真意瞬间变得博大精深,翠绿光芒更加温润深邃。
她看了一眼渊消失的方向,眼中悲伤化为坚定。
师弟点燃了火种,她要让这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李石。”董砚的目光落在沉默的壮汉身上。
“弟子在!”李石单膝跪地,重剑拄地,声如洪钟。
“汝承‘御’字真意,铸万民战魂。领圣院护道、战阵、炼体诸科。”
一道厚重磅礴、蕴含着大地脉动与不屈战魂意志的土黄色符文融入李石体内。
“引青州残存城防,聚流民,整武备。以‘御’化‘势’,筑守护壁垒。
凡心性坚韧、体魄强健、愿以血肉护道者,无论出身,皆可入你门下。‘御’非龟缩,乃守护之基,当明此理。”
“弟子明白!”李石只觉一股浩瀚的力量涌入四肢百骸,被噬道蠕虫啃噬的道基瞬间痊愈,甚至更胜往昔!
黄金巨人虚影自动浮现,比以往更加凝实厚重,散发出如山岳般的守护意志。
他脑海中浮现渊小小的身影,握紧了重剑。
守护之道,他要用生命去践行!
“吴青松。”董砚看向他。
“弟子恭聆师命!”吴青松深深一礼。
“汝精研万物之理,长于推演造物。领圣院天工、符阵、星象推演诸科。”
一道由无数精密符文与智慧轨迹构成的幽蓝符文融入吴青松,使其周身光芒几乎凝为实质。
“整合文宫典籍,解析噬道残骸,推演虫灾根源与防治之法。
凡心思缜密、求知若渴、擅格物致知者,皆可入你门下。圣院根基,科技亦为护道之刃。”
“弟子定不负所托!”吴青松眼中智慧光芒暴涨,沙盘在他面前自动重组、扩展,无数关于噬道蠕虫的能量结构、行为模式的数据流开始疯狂演算。
解析虫灾,为守护铸造更锋利的武器,这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林风。”董砚的声音穿透虚空,落在镇渊堡深处正在疗伤的林风识海。
“弟子在!”林风的声音带着一丝虚弱却无比坚定。
“汝执‘诛魔’剑印,洞穿虚妄。虽真身未归,然剑心可传。”
一道纯粹凌厉、蕴含着洞穿一切虚妄意志的炽白剑印虚影跨越空间,烙印在林风心口。
“于镇渊堡设圣院‘剑道’别院,传‘诛魔’剑意之基。凡剑心通明、嫉恶如仇、意志如铁者,无论修为高低,皆可习之。
剑者,护道之锋,当明其心。”
“弟子…领命!”镇渊堡深处,林风盘膝而坐,心口剑印灼热,一股全新的感悟涌上心头。
诛魔,不仅是杀戮,更是守护的极致锋芒!
董砚分派完毕,目光再次投向那团渊消失的虚空,声音带着无尽的期许:
“圣院初立,广开山门,有教无类。传道、授业、解惑,聚心火,铸圣基。此乃…薪火种道。”
圣道纶音,响彻新生的圣院上空。
劫后余生的青州大地,无数双眼睛望向文圣宫方向,那拔地而起的庄严殿宇,如同黑暗后的灯塔,点燃了新的希望。
————
三日后。
明理圣院,雏形已成。
以原本的文圣宫为核心,融合了梳理汇聚的地脉之气与残存文脉,数座巍峨古朴的殿宇矗立于青山绿水之间。
“明心台”高悬山巅,白玉为基,可俯瞰四方,是静思明理、沟通天地之地;
“格物殿”深邃庄严,内藏万卷典籍与吴青松布下的推演星盘,是探究万物至理之所;
“知行堂”开阔宏大,是传道授业、习练神通之处;
而最核心的,则是位于圣院中央广场的“薪火坛”。
薪火坛并非实体建筑,而是一座由无数玄奥符文构成的巨大阵法。
阵法核心,悬浮着一朵由七彩圣道之力凝聚的、永不熄灭的火焰虚影——这正是渊所化的永恒心火在圣院根基的显化!
火焰周围,连接着无数道细微的光线,如同根须般扎入青州各地,感应并接引着那些被渊点燃、尚在顽强燃烧的个体心火。
此刻,薪火坛前,人头攒动。
圣院初立,广开山门,不分贵贱,不论种族,只问心志。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早已传遍劫后的青州。
有衣衫褴褛、眼神却异常明亮的农家少年,背着简单的行囊,跋涉而来。
他们或许大字不识几个,但经历过家园破碎、亲人离散,心中那份最朴素的守护家园的念头,却无比坚定。
李石站在知行堂前,看着这些眼神坚韧的少年,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重剑拄地,声如洪钟:
“体魄为基,意志为魂!愿以血肉护道者,入我门来!” 少年们眼中燃起火焰,纷纷拜倒。
有擅长辨识草药、救治伤患的采药女,有天生能与草木沟通的精怪,甚至还有几只开了灵智、眼神纯净的小妖,聚集在秦婉儿负责的丹鼎区域外。
秦婉儿一身素雅青衣,周身散发着温润的生机,她指尖轻点,一株被归墟死气侵蚀的枯草在翠绿光芒下焕发生机。
“‘愈’之道,在生机,在净化,更在仁心。凡心怀慈悲,愿抚平世间创伤者,皆可留下。”
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采药女、小精怪们眼中露出希望,恭敬行礼。
格物殿外,则聚集着一些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还有几位气息沉稳的匠师。
他们看着殿内吴青松操控着沙盘光影,解析着一些被禁锢在符文牢笼中、兀自挣扎的噬道蠕虫残骸,眼中充满了求知的光芒。
吴青松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万物皆有理,万法皆可格。求知非为私利,而为明道护道。
擅思辨、精技艺、欲穷究天理者,入此门。” 书生匠师们精神一振,纷纷踏入殿中。
更远处,一些背负刀剑、气息彪悍的武者或散修,目光灼灼地望向镇渊堡方向。
虽然林风真身未归,但一座临时搭建的“剑庐”外,一道由纯粹“诛魔”剑意凝聚的炽白剑碑矗立,散发着洞穿虚妄、守护极致的凌厉气息。
一个清冷的声音通过剑碑传出:“剑者,心刃。守正诛邪,心念所至,金石为开。意志如铁,剑心通明者,可留名剑碑,待林师归来。”
武者们屏息凝神,尝试以心神沟通剑碑,留下自己的印记。
圣院初立,百废待兴。
没有华丽的仪式,没有繁琐的规矩。
有的,只是劫后余生者对力量的渴望,对守护的执着,以及对那团在薪火坛中央静静燃烧的七彩心火的…无限敬仰与追随。
薪火种道,于此生根。
然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景象之外,无人察觉的阴影,正在悄然滋生。
青州边缘,一处被圣火净化过、看似恢复平静的归墟伤疤深处。
粘稠的、如同沥青般的归墟死意,在伤疤最底层的岩缝中,极其缓慢地…重新汇聚、蠕动。
一丝微弱到几乎无法感知的、充满了怨毒与贪婪的冰冷意念,如同毒蛇般,在这重新汇聚的死意核心…悄然复苏。
“董…砚…”
“圣…院…”
“心…火…”
“美味…的…养…料…”
“等…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满级儒圣,我的力量是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