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日,清晨。长安皇城,肃穆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百官身着朝服,依序列队,准备入宫朝贺。空气仿佛凝滞,连鸟雀都噤了声。
太师董卓,乘着他那华丽逾制的“竿摩车”,在数百名身披重甲、手持长戟的西凉精锐护卫下,浩浩荡荡驶向皇宫。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战鼓敲在每个人心上。董卓肥胖的身躯塞满了车厢,他微眯着眼,享受着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带来的快感,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毫无察觉。昨夜,他还宿于貂蝉房中,温柔乡里,哪知祸起萧墙。
宫门深处,北掖门内。吕布一身戎装,罩袍下暗穿软甲,手持方天画戟,如同雕塑般矗立在阴影之中。他身后,是数十名精心挑选的并州狼骑心腹,个个眼神锐利,屏息凝神。阳光从门缝斜射进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却照不透此地弥漫的浓重杀机。
吕布的手指反复摩挲着冰凉的戟杆,手心里全是汗,并非恐惧,而是压抑到极致的兴奋与暴怒。他脑海中闪过貂蝉梨花带雨的面容,闪过董卓傲慢猜忌的眼神,闪过王允“青史留名”的蛊惑……所有的情绪最终汇聚成一股纯粹的、毁灭性的杀意!
“来了!”一名耳力极佳的心腹压低声音道。
沉重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由远及近,董卓的仪仗抵达北掖门外。按照规矩,除少数贴身侍卫外,大队甲士需止步于宫门之外。
车门打开,董卓在两名心腹侍卫的搀扶下,费力地挪下车驾。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准备享受百官朝拜的荣光,迈步向门内走去。
就在他一只脚刚踏入北掖门门槛,身体处于最无防备状态的刹那——
“董卓老贼!纳命来!”
一声如同霹雳般的怒吼炸响!阴影中,吕布如同蛰伏已久的猎豹,猛地蹿出!方天画戟化作一道撕裂空气的死亡寒光,携着积郁已久的滔天怨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刺董卓那肥硕的胸膛!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快得让董卓脸上的惬意尚未褪去,快得让门内外的侍卫都来不及反应!
董卓只觉眼前一花,一股锐不可当的冰冷杀气已然临体!他浑浊的眼中第一次露出难以置信的惊骇之色,他看到了吕布那双布满血丝、充满疯狂杀意的眼睛!
“吾儿奉先……你……”他下意识地想要呼喊,想要质问。
然而,“噗嗤”一声利刃入肉的闷响,打断了他所有未出口的话。
方天画戟那锋利的月牙小枝,精准而凶狠地切开了他的咽喉,而主戟尖则深深贯入他的胸膛!鲜血如同喷泉般激射而出,溅了吕布满头满脸!
董卓庞大的身躯猛地一僵,脸上的惊骇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痛苦与茫然。他徒劳地伸出手,似乎想抓住什么,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漏气声,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他一手提拔、认为可以掌控的“义子”,最终,肥胖的身躯推金山倒玉柱般,重重地摔倒在冰冷的宫门石板上,激起一片尘土。
权倾朝野、凶名赫赫的董太师,竟以如此突兀、如此狼狈的方式,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直到此时,门内外的侍卫才反应过来,顿时一片大乱!
“太师!”
“吕布弑主!”
“杀了他!”
董卓的贴身侍卫目眦欲裂,拔刀冲向吕布。门外的西凉甲士也试图涌入。
“并州儿郎,随我杀!”吕布脸上沾满温热腥臭的鲜血,状若疯魔,挥舞方天画戟,如同虎入羊群,当先挑翻两名冲来的侍卫。他身后的数十名心腹也齐声发喊,结成战阵,死死堵住宫门,与试图冲进来的西凉兵厮杀在一起。
几乎在吕布动手的同时,预先埋伏在宫墙各处的王允心腹以及被他说服的少量宫廷禁卫也同时发难,高声呼喊:“吕布奉诏讨贼!只诛首恶董卓,胁从不问!”
宫内顿时喊杀声四起,乱成一团。
王允手持早已拟好的诏书,在几名大臣的护卫下,出现在高处,厉声道:“董卓逆贼,已然伏诛!诏书在此,尔等还不速速放下兵器!”
一部分宫廷侍卫本就对董卓不满,见其已死,又见有诏书,纷纷倒戈。门外的西凉兵虽众,但群龙无首,又被堵在门口施展不开,一时间进退失据。
吕布浑身是血,如同地狱归来的杀神,手持仍在滴血的画戟,大步走到董卓的尸体旁。他看着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大仇得报的快意,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他抬起脚,狠狠踹在董卓的尸体上,嘶声吼道:“老贼!你也有今日!”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纠结于“义子”名分的吕布,他完成了弑父(尽管是义父)的壮举(或者说暴行),也彻底斩断了与过去的一切联系。
北掖门前的血战并未持续太久。在李傕、郭汜等西凉大将闻讯赶来之前,吕布与王允里应外合,已经基本控制了宫城局势。董卓的尸体被拖走,示众街头。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遍长安,整个城市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百姓奔走相告,额手相庆,如同过年一般!董卓的暴政,终于结束了!
吕布站在宫墙之上,看着下方欢呼的人群,听着那“吕将军万岁”的呼喊(虽僭越,却反映了民意),他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心中豪气顿生。他做到了,他杀了国贼,拯救了朝廷,赢得了名声和美人的归属(他自以为)。
然而,他并未看到,身旁王允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深沉,以及更远处,李傕、郭汜等人惊怒交加、正迅速集结兵马的动向。他更不知道,他这惊天一戟,虽然暂时终结了董卓的恐怖统治,却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将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推向了更加深不见底的混乱深渊。
弑董的成功,并非乱世的终结,而是一个更混乱时代的开端。
远在青州的刘衍,在不久后接到暗卫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时,看着上面“吕布弑董卓于北掖门”的字样,沉默了许久,最终对身旁的郭嘉、徐庶等人叹道:
“董卓伏诛,固然可贺。然吕布匹夫之勇,王允书生之见,恐难收拾此后残局。长安,怕是要迎来一场更大的风暴了。传令暗卫,密切关注关中动向,尤其是李傕、郭汜等人的反应!”
历史的车轮,在溅满北掖门的鲜血中,轰然转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