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煎好的牛排和青瓜土豆三下两下就没了。
搞野炊重点不是吃的时候,而是所有人都参与进来的这个过程。
陆城教了他们一遍后,就让他们自己用筷子夹土豆片和三月瓜烫着吃,再倒一杯饮料,边吃边喝边聊,简直不要太爽。
他则照顾烤兔和给烧叫花兔的火堆添柴。
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所有烤兔和叫花兔都做好了。
全部切块,放到不锈钢盘子里,接着撒点调料,把盘子放到火炭上,一群熊孩子围着盘子,你一块我一块开始开心的吃着。
等填饱肚子,开始玩游戏,陆城提议玩剧情扮演,他当皇帝,小姑娘给他做妃子,其他人都是他的文臣武将。
他坐在一块石头上,左边是林可欣,右边是王绍兴,后面还有小娘娘,陆圆圆等十几个女生。
他前面站着两排小儿子,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将。
陆城站起来,所有人都跪了下去。
齐声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抬起双手,开心说道:
“众爱卿平身。”
所有人站起来后,和刘三姐电视里财主家管家很像的祝燕青开口:
“陛下,陆家村今年庄稼受到水灾严重,不过被臣妥善处理了。”
陆城:“知道了,朕记你一功。”
小叔:“陛下,今年冬天陆家村有点冷。”
陆城:“朕知道了,你注意保暖。”
小舅:“陛下,你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我吃的烤兔。”
陆城:“朕吃的宫外的烧饼。”
表哥:“陛下,冬天有点冷,你还好吗?”
陆城:“朕很好。”
小叔:“陛下,饿了记得吃饭。”
陆城:“知道了。”
陶文平:“陛下,我家兔子又生了。”
陆城:“朕知道了。”
小娘娘:“陛下,你很久没来看臣妾了。”
陆城:“朕国事繁忙,你再等等。”
一直玩到下午。
表哥陆怀恩说:“城城,我也想当皇帝,给我演一回好不好?”
林可欣开口反驳,
“不要,你演皇帝我不给你演妃子。”
王绍兴附和,“我也是,我不给你演妃子。”
“还有我。”
王闯看着他姐说:
“姐,我也想演皇帝。”
王绍兴斜了他一眼,“你演什么皇帝?你给城城演小太监就行。”
陆城他们玩的正开心的时候,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找了过来。
国人就这样,哪里有热闹他们就往哪里凑,这里有几十个熊孩子在搞野炊玩剧情扮演,可把他们羡慕的不行。
一群人就在那里嗑着瓜子看他们玩的不亦乐乎。
没多久,村里的孩子还有附近几个村的都来了。
“城城,我们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
这没什么不可以的。
陆城直接答应下来,早上烤的兔子和土豆片三月瓜吃完了。
安排人把背篓里的拿去洗洗切片,然后拿来用不锈钢盘子烫着吃,剩下的二十多只兔子也被杀了,清理后全部做成烤兔。
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和村里过半的大人,就在河边草坪上玩了整整一天。
初三。
王秀娟要在家给去年生小孩的家庭送牛角粑。
陆城早上起来骑着摩托带着陆圆圆去外婆家吃饭,李小虎没有跟着。
这个年前杀猪吃杀猪饭的时候就说好了,初三要去外婆家吃饭。
早上起来拿了一箱苹果放摩托踏板上,带着陆圆圆就出发了,距离不远,走小路两公里左右,如果走公路有十来公里,骑车要大半个小时。
大力摩托,油门到底,直接停到外婆家院子里,他舅舅和舅母、两个表弟、外公外婆都在。
他舅母是王秀娟亲妹妹的一个女儿,这亲戚关系,简直狗看了都摇头。
“外婆——”
刚进院子,陆城扯开嗓子就喊。
他现在一点不怕他舅舅和舅母,因为他们两个打不过他。
外婆裹着头巾,穿着一件民族服饰,从低矮的厨房走了出来。
“城城来了。”
“圆圆,来外婆抱一下。”
“外婆。”
“哎。”
没一会,外公,两个表弟也从屋里跑出来。没看到舅舅两口子,陆城追问:
“外婆,我舅舅呢?”
“他和你舅母去叫亲戚过来吃饭,一会就回来了,快进屋坐,饭菜马上就好,一会就能开饭。”
大年初三,这边有风俗要叫亲戚来家里吃饭,家里今年早就安排好了,所以没叫亲戚过来家里吃饭。
明年再叫不迟。
“好的外婆。”
“哥,姐。”
两个表弟抱着外婆的腿和他们打招呼。
陆城把摩托上的一箱苹果搬出来,拿了两个递给两个表弟,
“来,拿去吃。”
“谢谢哥。”
外公从后院提着猪食桶回来,看到两个外孙,那一口各长各的牙齿都露了出来。
“城城,圆圆。”
“外公。”
“快去堂屋坐着,我去给你们拿瓜子花生。”
陆城和妹妹在堂屋坐了一会,舅舅和舅母叫的亲戚也陆陆续续到了。
舅母的爸妈,陆城要叫爷爷奶奶,因为舅母的妈妈是王秀娟的亲妹妹。
还有表哥的外公,就是之前说的那个,发压岁钱直接忽略他和陆圆圆的那个老登。
他大女儿是陆政的姐姐的大儿子的老婆。
还有几个亲戚都认识。
全部都沾亲带故。
他舅母的姐姐也来了,两人是亲姐妹,也是陆城的大伯母,是陆政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大儿子的老婆。
陆城带着妹妹坐在角落,他们不和他说话他也不开口,还是那句话,你不跟我打招呼,我干嘛要给你打招呼?
客人太多,饭菜和家里的相差不大,陆城吃完饭带着陆圆圆就走。
主要是别人家里待着不习惯。
过完初三。
村里和镇上的青壮开始外出打工,原本热闹的村镇迅速变得安静冷清。
大早上,
公路上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把陆城吵醒。
是个小姑娘的哭声,听声音应该是他表妹,爷爷的姐姐的老三的姑娘。
他叔和婶子常年在外面打工,有个女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五六岁这个样子,差不多七月份开始读书。
两家离得不远,陆城家在这个山头,表妹家在对面山头,两家离得不远。
就是不怎么来往。
老两口一个非常刻薄,另一个手脚不干净,记忆中,这小老头半夜去人家地里偷菜,刚好被主家抓了现行。
第二天直接报警,最后赔了人家好几十块钱。
从那以后基本在村里就见不到这老两口了。
不是他们不生活在村里了,而是有种昼伏夜出的感觉,后面他表妹也被送到她外婆家,村里就剩老两口自己在老屋生活。
膝下的几个儿子早就分出去各过各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离开山区?不,我要留下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