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法医中心,气氛比物流园区更加凝重。那个巨大的、散发着水泥和腐败混合气味的“包裹”被放置在特制的解剖台上,法医和技术人员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小心翼翼地剥离着坚硬的水泥。
季青、老谭和陈锐站在观察区,隔着玻璃,屏息凝神。电钻和锤子轻微敲击的声音,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人心上。
过程缓慢而艰难。水泥与衣物、皮肤甚至部分组织黏连在一起,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
数小时后,老周脱下手套,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走了出来,脸色疲惫而严肃。
“死者为女性,年龄在25到30岁之间。身高约165cm。死亡时间确认为大约72小时前,也就是大前天晚上。死因是机械性窒息,颈部有明显的勒痕,凶器应该是某种具有一定宽度的柔性带子,不是极细的线。”
他顿了顿,补充了更残酷的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她在被浇筑水泥前,已经死亡。凶手是在她死后,才进行了水泥封尸。另外,我们在她的指甲缝里,提取到了一些非常微小的、不属于她本人衣物的蓝色涤纶纤维,以及……少量类似油漆或涂料的碎屑。”
蓝色涤纶纤维?油漆碎屑?这些可能来自凶手,也可能来自抛尸或制箱的环境。
“能确定死者身份吗?”季青最关心这个问题。无名尸是刑侦工作中最棘手的开头。
“面部受损严重,直接辨认困难。我们提取了dNA和指纹,正在与数据库比对。她左手无名指有长期佩戴戒指的痕迹,但戒指不见了。另外……”老周拿起一个物证袋,里面是几片从死者指甲上清理下来的、已经破损但依旧能看出原本精致图案的美甲片,“这是她身上唯一比较个性化的物品。”
美甲!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口!
技术队立刻对美甲片进行了高清拍照和成分分析。图案是近期流行的晕染风格,带有细小的闪粉,做工精细,不是普通家庭能轻易完成的。
“查全市所有美甲店,尤其是能做这种复杂款式和使用这种特定闪粉的!”季青立刻部署,“同时,指纹和dNA比对不能停!”
就在警方紧锣密鼓地排查美甲店时,技术队对木箱和水泥的勘查也有了进展。
木箱使用的木材是常见的松木,来源广泛,难以追踪。但固定木箱的钉子是一种比较老式的、带圆帽的铁钉,现在已较少使用。而水泥,经过成分分析,确认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无法溯源。
凶手在材料选择上,刻意使用了最大众化、最难追踪的种类。
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时,指纹比对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季队!比对成功了!”技术队同事冲进会议室,“死者名叫苏晓雯,28岁,自由职业者,有轻微的盗窃前科记录,所以指纹在库。她的常住地址是景湖区河滨公寓c栋302室!”
身份确认了!这是打开案件大门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老谭,立刻带人去苏晓雯的住所进行搜查!陈锐,你跟我去排查她的社会关系!”季青雷厉风行,队伍再次出动。
苏晓雯的公寓布置得颇具小资情调,但略显凌乱。搜查发现,她的个人电脑、一些首饰不翼而飞,抽屉有被翻动过的痕迹,但并非入室抢劫那种粗暴的翻找,更像是在寻找特定的东西。
老谭在卧室床头柜的夹层里,发现了一个隐藏得很好的小型U盘。
而季青和陈锐对苏晓雯社会关系的排查则更加复杂。她的邻居反映,苏晓雯没有固定工作,似乎交往复杂,常有不同的人来找她,最近好像和一个男人走得比较近,但没人能准确描述出那个男人的样貌。她的家人则表示已经和她疏远很久,只知道她“可能在做一些不太正经的生意”。
回到局里,技术队迅速破解了U盘。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里面存储了大量的交易记录、通讯录和……偷拍的照片和视频。苏晓雯似乎在进行某种“商业敲诈”,她利用美色或其它方式接近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获取他们的隐私或不雅证据,然后进行勒索。
受害者名单竟有十数人之多!从企业中层到政府普通职员,涉及面颇广。
“动机很可能就在这里!”老谭指着屏幕上那些模糊但足以毁掉一个人名声的照片,“她敲诈了不该敲诈的人,对方恼羞成怒,杀人灭口!”
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充足的作案动机!
然而,名单上的人大多有看似牢固的不在场证明,或者身份敏感,调查起来阻力重重。
季青看着那份长长的名单,感觉仿佛面对着一团巨大的、充满荆棘的迷雾。
凶手就在这份名单之中,他冷静、残忍,并且巧妙地利用苏晓雯不光彩的过去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为自己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的伪装。
“重点排查名单上所有人员的社会背景、职业特性,尤其是——是否具备接触木材、水泥,以及拥有独立、隐蔽空间的条件!”季青下达了新的指令,“这个凶手,不仅心狠手辣,而且很可能拥有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工作场所’。”
(第九十五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