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衙的桂花落了满地,香气甜得发腻。
赵宸正和诸葛亮核对新修水渠的图纸,忽然听见卫十三来报,说门外有个自称“贾诩”的人求见,说有“安天下之策”献上。
诸葛亮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羽扇轻摇:“贾诩?东汉末年的那位‘毒士’?”
赵宸也有些意外。系统升级的提示音昨夜刚响过,没想到这次送来的,竟是以“算无遗策、狠辣决绝”闻名的贾诩。
“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人走进来。他约莫四十岁年纪,眉眼疏淡,颔下留着三缕短须,眼神平静得像深潭,不起半点波澜。见了赵宸,他只是拱手,既不谄媚,也不倨傲:“闻将军欲安天下,诩愿效犬马。”
诸葛亮起身回礼,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文和先生久负盛名,不知对江南局势有何高见?”
贾诩没直接回答,反而问:“童贯在江南安插了多少暗线?”
赵宸一怔:“先生如何得知?”
“童贯此人,贪而不智啊!”贾诩面带微笑,语气却十分淡然地说道。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他南下之时,所率领的三千禁军中,至少有五十人乃是眼线。这些眼线分布甚广,不仅有商户、团练,甚至连府衙的杂役之中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人看似平凡无奇,毫不起眼,但实际上却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监视着将军的一举一动,并能将将军的动向随时传递回去。”
卫十三怒道:“我这就去把他们揪出来!”
“不可。”贾诩摆手,“打草惊蛇,不如将计就计。”他看向赵宸,“将军若信我,给我三日时间,定让这些暗线变成废线。”
赵宸看着他眼底的笃定,想起史书里对贾诩的记载——总能在绝境中找到破局的毒计,虽不光彩,却极其有效。“好,我信先生。”
诸葛亮也点头:“亮愿与文和先生配合。”
贾诩微微颔首,没再多说,转身去了偏厅。他要的,从不是虚礼,是能施展手段的信任。
三日后,汴京的御史台忽然炸开了锅。有御史联名上奏,弹劾童贯“私通金国,将江南布防图泄露给完颜宗弼”,证据是一封“截获的密信”,字迹模仿得与童贯分毫不差。
徽宗心中虽然对这件事情充满了疑虑,但还是决定召见童贯,想要当面质问他。当童贯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顿时惊恐万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了一般。
他急匆匆地赶到徽宗面前,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一见到徽宗,童贯便双膝跪地,连连叩头,口中高呼:“陛下饶命啊!微臣冤枉啊!”
徽宗看着童贯这副惊恐的模样,心中的疑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深重了。他冷冷地问道:“童贯,有人告发你与外敌勾结,私通密信,可有此事?”
童贯吓得浑身发抖,声音也变得结结巴巴:“陛下,这……这绝对是无中生有啊!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徽宗冷哼一声,将那封密信扔到童贯面前,厉声道:“你自己看看,这密信的措辞、用印,都和你平日的习惯一模一样,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童贯捡起密信,仔细看了看,顿时如遭雷击。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因为这封信上的字迹和用印,的确都与他平时的风格毫无二致。
这正是贾诩的第一招:借刀杀人,先搅乱汴京的浑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