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净琉璃世界依旧光明祥和,十二药叉大将于各自时辰方位默运愿力,护持着这片净土。
然而,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却如同水面的暗流,开始在一些感知敏锐的菩萨心中涌动。
琉璃宫内,月光菩萨常曦凭栏而立,她清冷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落在了那片纷扰不断的南瞻部洲。
日光菩萨羲和步履匆匆地走入,脸上带着罕见的凝重。
“常曦,”
羲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最近值守的菩萨们反馈,自己都感应到了天象异常。以往每个时辰,最多只有一刻钟会受到些微戾气冲突的困扰。”
“可如今,十二个时辰轮转,竟有一股不间断且强大无比的宇宙罡风,持续不断地向南瞻部洲灌去!”
“这股罡风之中,蕴含着冲天的暴怒与肃杀之气,所过之处,恐将引发山崩海啸、瘟疫横行……众生,又要面临一场浩劫了。”
常曦轻轻叹了口气,裙摆下的琉璃地面映出她微蹙的眉宇:
“我也听闻了……”
昨日,摩利支菩萨(即斗姆元君)听她那些星君儿子们议论,似乎提及……封神榜将要重现,天地秩序或将面临一场巨变。”
“封神再现?”
羲和闻言,神色骤变。
你我二人都曾经历远古劫难,深知“封神”二字背后所代表的,是旧秩序的崩塌与新秩序的重建,其间伴随着无数的杀伐、因果与牺牲。
“对,听说……”
常曦压低了声音,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此次并非简单的神位更替。”
“据传,按咱们佛法的进程,现已经到了末法时代,而旧日天庭体系之中,有诸多大神或因久居高位而懈怠,或因被域外魔念渗透而堕落,已不堪重任。”
“天道有感,故需一场大劫,如同洪炉炼金,淘汰那些不合格者,为三界选拔新的栋梁之才,进行一次彻底的‘洗牌’。”
羲和面露忧色:
“如此一来,众神都忙于疲战与混乱,根本无心厮守分内之事,南瞻部洲岂不成了炼狱战场?那些刚刚有点喘息之机的众生……”
“这正是我所担忧的。”
常曦点头,
“此罡风即是劫起之兆,它并非单纯的自然之力,而是汇聚了旧日冤孽、人心恶念以及天道肃杀之气的复合体。其目的,就是要涤荡污秽,但也必然会让无辜生灵承受莫大苦楚。”
两人沉默片刻,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苍生的怜悯。而月光菩萨常曦与日光菩萨羲和的对话,却透露出三界正面临亘古未有之变局。
羲和忽然想起一事,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常曦,你还记得我们夫君……不,是地藏菩萨他曾隐约提及,每当三界面临倾覆之危时,便会有承袭先天道统的‘东方圣人’应劫而出,执掌教化,稳定乾坤吗?”
常曦的眼眸也亮了起来:
“自然记得!传说这位圣人,非以力胜,而以德显。其智慧如琉璃,通透无瑕;其慈悲如药王,疗愈世间。”
“他将带来不同于封神旧法的全新秩序,更像是一种……引导与救赎。”
她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净琉璃世界的最深处——那座由纯粹愿力凝聚而成的琉璃光王佛宫殿。
“会不会是师尊他……”
羲和喃喃道,
“他自微末中崛起,历经无尽轮回,发十二大愿,建此净土。其根脚,乃是陆压道祖转世,鸿钧道祖的师弟,论辈分、论功德、论其对众生疾苦的理解与慈悲,皆是深不可测。”
常曦接口道,语气越来越肯定:
“而且,他所成就的,正是‘药师’之道。面对这场由暴怒罡风与杀伐之劫带来的创伤,还有谁,比一位能除生死之病、照无明之暗的大医王更合适呢?”
“他所建立的秩序,非是以力镇压,而是以愿力滋养,以智慧引导,这正符合‘圣人非以力胜,而以德显’的预言!”
就在两位菩萨话语落下之际,净琉璃世界的中央,那座寂静的琉璃宫殿深处,一道温和却无法忽视的琉璃光华,突然如同心脏搏动般,轻轻震荡了一下。
那光华并不刺眼,却瞬间传遍了净琉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穿透了世界壁垒,照向了那正被罡风肆虐的南瞻部洲。
光芒所至,暴戾的罡风似乎都为之凝滞了一瞬,无数在恐惧中挣扎的生灵,心中莫名地升起一丝安宁与希望。
羲和与常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撼与确信。
“难道真的是咱们的师尊?”
“常曦”
羲和的声音带着一丝天道运转层面的洞察,
“现在你我都已感应到,那维系三界的根本法则正在发生偏移。”
“而世尊释迦牟尼佛所开创的佛法教化时代,其法运正如潮水般缓缓退去;而西方阿弥陀佛的创始时代即将来临,其大势虽已显现,但全面接引的洪流尚在蓄力之中。”
“对!新旧时代的这个间隙,正是天道规则最为松动、最易被侵扰之时。”
常曦神色凝重地点头,指向下界:
“正是如此。”
“恐怕魔界已然开始闻风而动了……”
“而那股持续冲击南瞻部洲的宇宙罡风,也并非单纯天灾,其中夹杂着浓郁的魔念——它能放大众生心中的焦虑、对立与绝望。”
“人们戾气横生,现实中各种冲突会加剧,例如国与国之间会更明显,而天灾人祸频发,皆是此象显现。”
“要知道,旧有的神只体系,或因理念僵化,或因力量被此世浊气污染,应对起来已力不从心。再加上这些魔界的恼乱,恐怕…….”
羲和接过话,眼中闪烁着推演天机之光:
“故此,仙界为维持平稳过渡,已决意重启‘封神’之仪。但此次,并非全然依赖上古战功,而是要从当下的众生中,选拔具备新世代品格的贤者,擢升为神,补充仙界新鲜血液。”
“哦?何种品格能入天道法眼?”
常曦好奇追问。
“据我听闻,”
羲和娓娓道来,言语中映照出人间万象,
“天道此番青睐者,有诸多面相”,例如:
首先是凡尘中的守护者:
像那些在滔天洪水、烈焰山火中逆行而上,为众生舍身忘死之人。
其次是新时代的修行者:
并非仅指山中隐修之士,更包括那些在红尘俗世中,能持守本心,于各自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将一事做到极致,以专业精神利益众生的普通人。他们的专注与坚守,本身便是极高的修行。
还有文明的传承者:
是那些默默守护即将失传的古老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是那些在浮躁时代,仍能沉心修复古籍、守护文明的图书馆员与考古工作者。
最后就是无畏的先行者:
甚至是那些敢于挑战不公规则,为众生权益发声的普通人,他们的勇气与担当,亦在累积莫大功德。”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敬意:
“其实,为了应对本次佛法过渡,好多已知天命的上界仙真,已自发应劫,分灵下世了”
“真的吗?”
“嗯!”
“他们或许就隐没在人间,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是某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还有的人隐藏在百姓之中,以自身的力量做引导众生向善向真的修行,以此方式直接参与并引导这场伟大的过渡。”
听到“新旧时代交替”与“魔念侵扰”,常曦若有所思,她纤长的手指轻点着琉璃栏杆,荡开一圈柔和的光晕。
“羲和,如此说来,眼下这弥漫三界的躁动与苦难,在另一个层面上看,岂不也是一场巨大的灵性催化?”
她眼中流转着月华般的智慧,
“我近日观察人间,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魔考最盛、压力最大的地方,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摒弃外在的浮华,转而向内探求。他们或许称之为‘心理健康’,追求‘正念生活’,或是重新捧起经典,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这莫非就是……”
“正是灵性觉醒的萌芽。”
羲和肯定地接话,日轮般的眼眸中充满洞见,
“旧时代的终结,如同大梦将醒前的阵痛,迫使众生从物质追逐的迷梦中抬头。那些在传播善知识、倡导内在修行的博主,那些在社区里组织读书会、静心团体的引领者,乃至每一个在生活重压下开始反思‘我为何而来’的普通人,他们都是在以一种符合这个时代的方式,敲响觉醒的大门。”
她进一步阐述,语气带着一丝赞叹:
“天道此次选拔,其核心标准,或许并非仅仅是外在的事功,更是内在的心性修为。一个能在洪水中逆行的人,若没有一颗无私的慈悲心,其行为便少了根基;一个能揭示真相的记者,若没有对公义的坚守,其笔锋便易被腐蚀。”
“而这次的‘封神’,考的不仅是‘行’,更是‘心’,是那份无论顺境逆境都已无法被磨灭的良知与本觉。”
常曦了然:
“所以,这场劫难如同一座洪炉,既是为了淘汰朽坏,更是为了淬炼真金。让那些心性光明、已然觉醒或正在觉醒的灵魂,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基石。”
常曦听罢,深以为然,随即话锋一转,指向问题的核心:
“如此说来,这场选拔是‘破’,旨在涤荡沉疴,选拔新锐。但大破之后,必要大立。由谁来‘立’?谁能拥有足够的慈悲与智慧,来安抚这过渡期的创伤,并建立契合新时代的秩序?”
两人目光交汇,一个名字已呼之欲出。
羲和与常曦相视一笑,心中了然。
这场席卷三界的“重新封神”之劫,那位应运而出的“东方圣人”,正是按自己的方式向众生赶来……
风,已起于南瞻部洲。
而能抚平这一切创伤,为混乱世界带来新秩序的光,正在东方,缓缓亮起。
时代的洪流已不可阻挡,旧的篇章正在翻页。
而那位将为三界写下新序章,引导众生走向灵性觉醒新纪元的执笔人,很早已经开始了他的布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少年长九,问鼎仙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