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帅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案上摊开的关中地形图。庞统正与姜维、杨仪商议粮草调度,帐外突然传来斥候的通报:“启禀军师,东吴遣使抵达汉中,自称奉陆大都督之命,为我军送来贺礼。”
庞统放下手中的毛笔,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哦?陆逊倒是消息灵通。”他转向姜维,“伯约,你随我一同出帐迎接,不可失了礼数。”
帐外,东吴使者正手持锦盒肃立,身后跟着十余名精壮士卒,抬着四个蒙着红布的木箱。见庞统走出,使者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东吴从事徐详,见过庞军师。我家大都督感念蜀军驰援汉江之恩,特备薄礼,一来为蜀军贺胜,二来为联盟续谊。”
庞统扶起徐详,笑道:“徐从事远道而来,辛苦了。陆大都督客气,吴蜀本是盟友,驰援乃是分内之事,何需如此厚礼?”说罢,他示意亲兵将木箱抬入帐中。
进帐落座后,徐详打开锦盒,取出一封书信递上:“此乃大都督亲笔信,另有一事,需当面禀报军师。”庞统接过书信,目光扫过信纸,随即抬眼看向徐详:“陆大都督信中提及,愿将荆州南部的粮草囤积点对蜀军开放,这倒是个好消息。不知徐从事口中的‘一事’,又是何事?”
徐详起身,语气郑重:“大都督探明,司马懿近期正从并州调兵,意图加强陈仓防线。他担心魏军会暗中袭扰蜀军粮道,特命末将带来一份详细的魏军布防图,以及三百名熟悉关中地形的向导,愿助蜀军北伐一臂之力。”
话音刚落,亲兵已将四个木箱的红布揭开——第一个木箱中装满了风干的肉脯和米粮,第二个木箱里是数十副精制的铠甲,第三个木箱中摆放着二十张硬弓和五百支羽箭,最后一个木箱则放着一叠厚厚的竹简,正是徐详所说的布防图。
姜维见状,忍不住感叹:“陆大都督倒是慷慨,这些物资和布防图,对我军而言可是雪中送炭。”杨仪也点头附和:“有了熟悉地形的向导,我军在关中行军可少走许多弯路。”
庞统轻抚胡须,沉吟道:“陆逊此举,既是感谢,也是试探啊。他送粮草铠甲,是示好;赠布防图、派向导,是想看看我军接下来的北伐部署。”他看向徐详,语气诚恳:“请徐从事回禀陆大都督,蜀汉感激东吴的厚意。待北伐成功之日,蜀汉必不忘东吴的相助之情。”
徐详躬身应道:“末将定将军师的话转达大都督。另外,大都督还托末将询问,蜀军下一步是否有进军陈仓的计划?若有需要,东吴水师可在汉江佯攻,牵制魏军兵力。”
庞统微微一笑:“陆大都督倒是心急。不过,兵法讲究出其不意,我军的具体部署,暂时还需保密。但请放心,只要吴蜀同心,司马懿纵有通天本领,也难挡两国联军。”
当晚,庞统设宴款待徐详。席间,双方谈笑风生,气氛融洽。次日清晨,徐详告辞离去,庞统命亲兵护送其至汉中边界。望着徐详远去的背影,姜维问道:“军师,您真的相信陆逊会真心助我军北伐吗?”
庞统转过身,目光坚定:“联盟本就是相互利用,亦是相互依存。陆逊清楚,若蜀汉北伐失败,东吴迟早会被曹魏吞并。他助我们,亦是在助自己。”他指向案上的布防图,“至于这份布防图,真假还需验证。杨仪,你即刻命人核对图中信息,务必确认魏军的真实布防。”
杨仪领命而去,姜维则看着木箱中的物资,问道:“军师,这些粮草铠甲该如何分配?”
庞统沉吟片刻,道:“粮草分一半给前线将士,另一半存入汉中粮仓备用;铠甲和弓箭优先配备给先锋部队;至于那三百名向导,让他们分别编入各营,协助将领熟悉地形。”
安排妥当后,庞统再次拿起陆逊的书信,仔细阅读。信中除了感谢和示好之语,还隐晦地提及希望蜀汉在北伐时,能多牵制魏军的兵力,为东吴在荆州的发展争取时间。
“看来,这场联盟之路,还长着呢。”庞统放下书信,望向帐外的朝阳。汉中的晨光洒在帅帐之上,映照着案上的北伐地形图,也映照着他眼中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有了东吴的助力,蜀汉北伐的胜算又多了一分,但前路的艰险,仍不容丝毫懈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