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的争论已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文臣与武将的意见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让。孙权面色沉如铁,手指轻敲扶手,显然也在权衡利弊。
诸葛瑾见场面僵持不下,便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诸位,容我将庞士元在蜀汉与我的对话,完整复述一遍。”
他顿了顿,用沉稳的声音道:“庞士元曾言:‘江东与我蜀汉,唇齿相依。若江东陷,蜀汉亦不能独存。曹魏势大,非一国之力可挡。今我愿出兵北伐,牵制关中,以解江东之危。然荆州百姓心向蜀汉,若不归还部分故土,我难以服众,亦难以全力北伐。’”
说到这里,诸葛瑾加重了语气:“他还说:‘今日之荆州,非为我一人之争,而是为天下苍生。若江东愿与我同心,待北伐成功,天下局势未定,再议荆州归属不迟。’”
殿中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许多武将虽仍面带怒色,但神色已不再那么坚定。
“即便如此,”朱桓依旧咬牙,“荆州乃我军浴血奋战所得,岂可轻易送人?”
顾雍摇头道:“朱将军,如今曹魏大军已至庐江,合肥一线节节败退。若不借蜀汉之力,我军如何抵挡?荆州纵有千般重要,若建业失陷,又有何意义?”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陆逊缓步出列。他神色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臣有一言。”
孙权点头:“陆爱卿请讲。”
陆逊拱手道:“臣以为,诸葛大人所言不虚,庞士元之言亦有其理。眼下,答应蜀汉之条件,实为上策。”
朱桓猛地抬头:“陆都督,你也……”
陆逊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继续道:“其一,荆州百姓至今不服东吴统治,屡有叛乱。我军连年征战,已无精力安抚民心。若将南部三县归还蜀汉,既可减少内部动荡,又可借蜀汉之手稳定当地局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其二,东吴本土正受曹魏猛攻,合肥、庐江危在旦夕。此时我军应集中全部兵力收复失地,而非分兵固守荆州。若蜀汉出兵牵制关中,我军便可全力东防,甚至可趁机反攻。”
朱桓仍不服气:“可一旦归还荆州,蜀汉若反悔,我等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陆逊微微一笑:“庞士元虽为敌国谋士,却素有信名。且诸葛大人带回的书信,已以两国国玺为证。若蜀汉违约,天下诸侯皆知其失信,对其亦不利。”
孙权闻言,缓缓点头:“陆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他站起身,沉声道:“朕决定——答应庞士元的条件。归还荆州南部三县,但蜀汉必须先出兵牵制关中魏军。同时,盟约需以两国国玺为证,永不反悔。”
群臣虽有不满,但见孙权已下决断,且陆逊的理由充分,只得齐声领命。
诸葛瑾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这一纸盟约,将彻底改变三国的局势。无论未来如何,东吴与蜀汉已结成真正的生死同盟。
殿外,风声渐歇,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