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江北的秋风带着寒意。
蜀汉中军帐内,庞统与诸葛亮正对着地图,讨论着如何拿下临川、江夏两城。
“临川与江夏互为犄角,若能先断其联系,再逐一击破,北伐的局势将大为改观。”诸葛亮缓缓说道。
庞统点头:“不错。我已命新一营的范延制定详细计划,准备先佯攻临川,再诱江夏援军入伏。”
然而,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部署时,一个看似可靠的情报传来——
魏军主力正调往北线,意图抵御东吴的水军袭扰。
情报陷阱
这个消息让蜀汉上下都松了口气。魏延甚至笑道:“若真是如此,我们便可趁虚而入,一举拿下两城。”
庞统却眉头微蹙,总觉得事情太过顺利。但在多方情报来源的印证下,他最终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行动。
他任命李桓——一位年轻却沉稳的将领——率领五千精锐,先行前往临川附近设伏,等待江夏援军。
李桓虽年轻,但深得诸葛亮器重,尤其擅长防御战。诸葛亮在临行前,特地将营寨的防御布置图交给他,并叮嘱道:“若遇不测,可凭营寨坚守,切勿轻出。”
落入圈套
李桓率军抵达预定地点,迅速按照诸葛亮的图纸构建营寨。
营寨四周设有壕沟、拒马桩,最关键的是——诸葛亮设计的诸葛连弩被布置在四角的箭楼上。
然而,就在他们完成防御的第三天,情况突变。
魏军的旗帜突然出现在四周的山丘上,密密麻麻的敌军如潮水般涌来。
李桓心中一沉——这分明是魏军早已设好的陷阱。
坚守营寨
“全军戒备!按诸葛先生的布置,启动连弩!”李桓沉声下令。
刹那间,箭楼上火光闪烁,数十支弩箭同时射出,形成一片箭雨。魏军的冲锋瞬间被遏制。
然而,魏军的数量远超预期。司马懿与贾诩显然是早有预谋,将李桓的部队团团围住。
李桓冷静地观察战场,发现魏军正试图从东侧的壕沟突破。
他立即调派精锐前往支援,并启动了营寨内的另一个机关——落石阵。
五日之限
战斗持续到深夜,魏军虽付出惨重代价,却始终未能突破营寨。
但李桓清楚,营寨的粮草只够维持五天,连弩的箭矢也消耗得很快。
“将军,我们最多还能撑五天。”副将忧心忡忡地报告。
李桓望着营外的敌军,缓缓道:“五天……足够了。只要坚持到援军到来,我们就能反败为胜。”
魏营对峙
在魏营中,司马懿与贾诩正观察着蜀汉的营寨。
“这营寨的防御非同小可,看来是诸葛亮的手笔。”贾诩感叹道。
司马懿点头:“诸葛连弩果然名不虚传。不过,他们的粮草有限,我们只需围而不攻,五天之内必能拿下。”
蜀汉求援
与此同时,蜀汉大营中,庞统终于接到了李桓的急报。
“中计了!李桓部被围,最多撑五天!”
诸葛亮面色凝重:“这是司马懿与贾诩的诱敌之计。”
庞统咬牙:“我亲自率军驰援!”
赵云立即请命:“末将愿为先锋!”
生死时速
然而,魏军早已在通往李桓营寨的道路上设下重重阻碍。
庞统知道,这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
而在被困的营寨中,李桓正激励着士兵:“兄弟们,我们必须坚持五天!援军很快就到!”
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在绝望中重新燃起。
生死边缘
第五天的黎明,营寨的箭矢已所剩无几,粮草也消耗殆尽。
魏军的进攻更加猛烈,东侧的箭楼已经被攻破一角。
李桓手持长枪,亲自上阵杀敌。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号角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