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艺术中心项目的首次核心团队会议,定在陈老位于城郊的一处僻静工作室。这里与其说是工作室,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文化庄园,白墙黛瓦,翠竹掩映,还未进门,便能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静穆气息。
苏晚特意提前了十五分钟到达,由陈老的助理引着,穿过一片精心打理过的庭院,步入主厅改造成的会议室。室内陈设极简,却处处透着不凡的品味,墙上挂着几幅当代水墨大家的作品,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墨香。
已经有几个人到了。一位是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正捧着本厚厚的古籍在看,是负责传统建筑修复的泰斗级人物,姓吴。另一位是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是国内顶尖的灯光设计大师,姓周。还有一位相对年轻些,约莫四十多岁,穿着时髦,是负责新媒体艺术装置的艺术家,姓赵。
苏晚进来时,几人抬头看了一眼。吴老只是微微颔首,便继续看他的书。周女士目光中带着审视,礼貌性地笑了笑。而那位赵艺术家,眼神则在苏晚身上停留片刻,嘴角撇了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随即低头摆弄起自己的平板电脑。
苏晚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无形的隔阂与审视。在这里,她的年龄和资历,确实显得格格不入。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点不自在,微笑着向几位前辈点头致意,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安静坐下。
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人,都是各自领域内响当当的人物。最后,陈老在助理的陪同下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中式盘扣的棉麻衣服,精神矍铄,目光扫过全场,在苏晚身上略微停顿,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意。
“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陈老在主位坐下,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华夏艺术中心,立意要高,不能做成一个冰冷的展览馆,要成为一个能呼吸、能对话、能激发创造力的文化磁场。今天把各位请来,就是想先听听大家,对这个‘磁场’的初步构想。”
会议开始,各位专家依次发言。
吴老从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礼仪规制谈起,引经据典,强调中心要体现“中和位育”的儒家精神。周女士则聚焦于光影,阐述如何用光线塑造空间情绪,引导观众视线。赵艺术家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如何运用最前沿的交互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每个人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行业经验。苏晚认真听着,飞快地记录着,内心深受震撼,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这些成熟、系统甚至有些固化的专业框架面前,她作为一个“创意总监”,切入点在哪里?
轮到苏晚发言时,会议室里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身上。那些目光里,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怀疑与审视。尤其是赵艺术家,双手抱胸,好整以暇地看着她,仿佛在等待一个年轻后辈如何出糗。
苏晚放下笔,站起身,走到前方的小白板前。她没有准备花哨的ppt,只是拿起一支笔。
“各位老师刚才从建筑、光影、技术等角度做了非常精彩的阐述,让我受益匪浅。”她先礼貌地肯定了前辈们的发言,语气不卑不亢,“陈老说,艺术中心要成为一个‘文化磁场’。我想补充的是,这个磁场,吸引的不仅仅是来看展览的人,更应该是来体验和感知中国艺术精神的人。”
她转过身,在白板上写下了两个词:“观”与“游”。
“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侧重于‘观’——静态的、保持距离的欣赏。但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其精神内核往往是动态的、需要融入其中去体会的。”她目光清亮地看向陈老,得到对方一个鼓励的眼神后,继续道,“所以,我认为艺术中心的核心体验,应该是‘游’——是引导观众在空间中漫游、探索、互动,最终完成一次个人的、独特的心灵旅程。”
赵艺术家轻笑一声,插话道:“苏总监这个想法很浪漫,但未免有些空泛吧?‘游’?怎么游?难道让观众在里面随便乱走吗?”
这话语里的挑衅意味很明显。吴老和周女士也微微蹙眉,显然觉得苏晚的想法过于概念化。
苏晚并没有被激怒,她看向赵艺术家,平静地回答:“赵老师的问题很好。‘游’不是无序的乱走,而是通过精心的空间叙事和情感节奏设计,来实现的有序引导。”
她拿起笔,在白板上快速勾勒起来。
“我们可以将整个艺术中心,想象成一幅立体的、可步入的‘长卷山水画’。”她一边画一边解释,“入口处,是‘引首’,空间开阔,意境疏朗,让观众的心先静下来。进入主展区,是‘画心’,空间开始收放有致,有‘山重水复’的曲折探索,也有‘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对应不同主题、不同情绪的艺术展品。而公共休息区、茶室、庭院,则是‘拖尾’,是留给观众回味、思考、交流的留白之地。”
她笔下简单的线条,竟然真的勾勒出了一个富有节奏感和叙事性的空间序列草图。
“在这个‘长卷’中,”苏晚继续道,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吴老的传统空间智慧,可以赋予‘游’的路径以文化的厚度和礼仪感;周老师的灯光,可以成为勾勒‘山水’轮廓、渲染情绪氛围的‘笔墨’;而赵老师的新媒体技术,则可以是画中‘点睛’之笔,在某些关键节点,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互动性的艺术高潮,比如让观众‘走入’一幅古画,或者与一件青铜器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她没有试图去否定或压倒任何一位专家的领域,而是巧妙地将所有人的专业,都编织进了她提出的“立体长卷”和“心灵游观”的核心理念之中,赋予了它们新的、更具整体性和感染力的意义。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吴老推了推厚厚的眼镜,看着白板上那充满意趣的草图,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周女士若有所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敲,显然在思考灯光如何配合这种“游观”的节奏。连那位赵艺术家,也收起了脸上的轻慢,坐直了身体,看着苏晚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惊异和……探究。
陈老抚掌而笑,声音洪亮:“好一个‘立体长卷’!好一个‘心灵游观’!苏晚小友,你这一支笔,可是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的专业,都串成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啊!”
他环视众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调:“我看,这个‘游观’的理念,完全可以作为我们艺术中心整体设计的核心灵魂!各位觉得呢?”
吴老缓缓点头:“后生可畏。此理念,深得吾国艺术欣赏之精髓,与单纯西方式的观展体验截然不同,大有可为。”
周女士也微笑道:“我同意。这为灯光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叙事层次。”
赵艺术家摸了摸鼻子,终于也开口,语气虽然还有些别扭,但已然是认可:“这个概念……确实有点意思。技术如何嵌入,我需要好好想想。”
苏晚站在白板前,看着之前还带着轻视的各位前辈,此刻眼中流露出的认可与重视,心中那块悬着的大石,终于稳稳落地。她知道,这第一关,她算是过了。
她没有依靠顾晏舟,也没有仰仗陈老的偏爱,仅仅凭借自己的专业构思和清晰的表达,在这群大佬云集的团队里,赢得了初步的、却是至关重要的尊重。
首次协作,开局虽难,但她已稳稳踏出了第一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