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烟火气滋养着感情,而并肩作战的战场,则是检验这份默契与联结的最佳试金石。机会很快到来,一个关乎“星河资本”未来数年战略布局的重要跨国合作,进入了最关键的视频谈判阶段。
对手是美国硅谷一家顶尖的人工智能底层架构公司——“创源科技”(Genesis tech)。其掌握的核心分布式计算协议,对“星河资本”投资的多个前沿科技项目,乃至顾氏集团自身的数字化转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创源科技”态度强势,同时与多家全球资本接洽,条件苛刻。
这次视频会议,将是决定性的最后一轮。顾晏舟与苏晚作为“星河资本”的核心决策者,共同出席。
视频接通,屏幕那端是“创源科技”以强势和精明着称的cEo安德鲁·索尔斯及其核心团队。寒暄过后,谈判迅速进入白热化。
安德鲁抛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股权结构与技术授权捆绑方案,条款隐含诸多对“星河资本”不利的限制和潜在风险。顾晏舟作为主谈,神色冷峻,条分缕析地指出方案中的陷阱,语气强硬,寸步不让。谈判气氛一度凝滞,双方僵持不下。
就在这时,安德鲁话锋一转,不再纠缠于具体条款,而是开始大谈特谈“创源科技”的技术愿景和行业影响力,试图从气势和心理上压倒对力,占据主导。他语速极快,带着技术天才特有的狂热与不容置疑,充满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前瞻性描述。
顾晏舟微微蹙眉。这种充满感性与远景的“画饼”式谈判,并非他最擅长的领域。他的优势在于逻辑拆解与风险控制,面对这种近乎传教般的激情演说,强行打断或理性驳斥,都可能适得其反,破坏谈判氛围。
就在这微妙的瞬间,顾晏舟的目光极其自然地、几不可察地向右偏移了一瞬,与坐在他身侧稍后位置的苏晚,有了一个短暂到几乎无法捕捉的交汇。
没有言语,甚至连表情都未曾改变。
但苏晚瞬间接收到了他传递的信号——需要她接管“战场”,从另一个维度破解僵局。
几乎在顾晏舟目光收回的下一秒,苏晚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带着欣赏与共鸣的微笑,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语权。
“索尔斯先生,”她的声音清越悦耳,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流利的英文毫无滞涩,“您描绘的技术远景令人心潮澎湃。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星河资本’投资‘灵境科技’时的初心——正是为了拥抱这种能够重塑人机交互未来的可能性。”
她没有直接反驳安德鲁,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星河资本”自身的投资哲学和成功案例。她以“灵境科技”和“虚空之舞”为例,阐述了“星河”如何善于识别和支持那些具有颠覆性潜力、但短期内商业模式并不清晰的项目,其视角之独特,理解之深刻,瞬间引起了安德鲁这个技术狂人的强烈兴趣。
“哦?你们也看好VR\/AR的终极形态?”安德鲁的注意力被成功吸引。
“不仅仅是看好,”苏晚从容应对,她开始将话题从虚无缥缈的远景,逐步引导至更具体的、双方可以合作的技术结合点上。她提到了“创源”的分布式计算协议如何能与“灵境科技”的光学技术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甚至提出了几个连安德鲁团队都未曾深入思考过的应用场景构想。
她的思维跳跃而富有创造力,却又牢牢扎根于技术逻辑,既满足了安德鲁对“知音”的需求,又潜移默化地将谈判拉回了对“星河资本”有利的轨道——从“要不要接受我们的条件”变成了“我们如何共同实现更伟大的构想”。
在这个过程中,顾晏舟默契地退居次位,不再主导发言,而是适时地在她提出具体合作框架时,精准地补充关键的商业条款和风险管控要点,语气平稳,逻辑缜密,与苏晚感性的、前瞻性的描述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一个主外,负责破冰、共鸣与描绘共同未来;
一个主内,负责架构、风控与锁定实际利益。
两人角色的切换流畅自如,天衣无缝,仿佛经过无数次排练。实际上,他们仅仅依靠那一个眼神的交流,就完成了战术的瞬间转变。
视频那头的安德鲁·索尔斯,从一开始的强势,到被苏晚吸引,再到后来面对顾晏舟和苏晚的轮番“轰炸”,眼神从探究、到惊讶、再到最后的叹服。
当最终的合作框架协议基本达成,条款对“星河资本”极为有利时,安德鲁忍不住对着镜头,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顾先生,苏女士,请允许我说一句题外话。我参与过无数谈判,见过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但像二位这样……默契到宛如一人的搭档,我生平仅见。”他摇了摇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你们甚至不需要交流,就能完美地互补,仿佛共享着一个大脑。这太不可思议了!”
顾晏舟与苏晚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默契的巅峰,并非源于刻意的演练,而是灵魂共鸣与绝对信任的自然流露。他们早已成为彼此最锋利的剑与最坚实的盾,在属于他们的战场上,所向披靡。
这场谈判的胜利,不仅拿下了重要的合同,更向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何为真正的“灵魂合伙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