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79 章:朝堂风云起,帝疾引波澜
在绵延的边境线上,历经数月艰苦卓绝的鏖战,弥漫的硝烟终于缓缓消散。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渐渐恢复了些许宁静。烧焦的树木残骸孤独地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惨烈;断壁残垣间,偶尔可见锈蚀的兵器,见证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陆砚昭与沈知微二人,肩负着对朝廷的责任与使命,在妥善安排好边境的后续防务后,奉旨踏上了回京述职的路途。他们一路快马加鞭,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飞扬。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快速掠过,但二人却无心欣赏,心中都装满了对此次述职的重视与对朝堂局势的隐隐担忧。
终于,巍峨的京城城墙映入眼帘。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庄严宏伟的宫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威严的气息,红墙黄瓦间仿佛暗藏着无数的权谋与机变,让他们不自觉地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在偏殿之中,他们见到了弘治皇帝。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尽管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但连日来对边境战事的忧心忡忡,使得他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之色。
陆砚昭与沈知微恭敬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后,陆砚昭率先开口,开始详细汇报边境战事的来龙去脉。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又将众人带回了那充满厮杀与呐喊的战场。
“陛下,自敌军犯境以来,我军严密关注其动向。起初,敌军行动诡秘,分散成小股部队,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意图不明。臣与陆砚青、沈知微等人经多方侦察与商议,判断其可能对我军补给线路和战略要道构成威胁。于是,我军一方面有条不紊地加强边境防御,修筑工事,增设岗哨;另一方面,主动出击,派遣轻骑小队佯装进攻,试探敌军虚实。”
陆砚昭说着,展开一幅详细标注的军事地图,继续说道:“在一次佯攻行动中,敌军早有防备,设下埋伏,致使我军轻骑小队陷入苦战。但我军并未慌乱,陆砚昭亲率夜枭卫及时救援,成功突围。经此一役,我军虽有折损,但也摸清了敌军大致的兵力分布和重点防御区域。”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地图,神色专注。
沈知微接着汇报:“此后,敌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我军依据前期情报,巧妙应对。左翼防线以火箭和投石车打乱敌军阵型,敌军冲锋至防线前,我军与之展开近身肉搏。与此同时,夜枭卫迂回突袭敌军后方补给,成功扰乱敌军阵脚。陆砚青则趁势带领精锐部队出城反击,最终击退敌军。为进一步削弱敌军实力,臣又率突袭队深入敌后,摧毁其补给基地,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沈知微言辞简洁明了,将战事的关键节点清晰呈现。
弘治皇帝听完,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陆爱卿、沈爱卿,此次边境御敌,你们指挥有方,英勇善战,功不可没。陆砚昭,朕有意封你爵位,以彰你之功绩。”
然而,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镇国公陆崇渊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拱手行礼后,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举不妥。陆家如今已有公爵之位,一门荣耀皆蒙陛下恩赐。陆家世代承蒙皇恩,一心只为皇家竭诚服务,所求并非爵位之加身,而是能为陛下分忧解难,保我大明江山稳固。若此时再授陆砚昭爵位,恐遭他人非议,以为陆家贪图权势,于陛下圣名与陆家声誉皆有不利。还望陛下三思。”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陆崇渊所言并非没有道理,陆家一门忠烈,向来以国家和皇室为重,此时贸然加封爵位,或许真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思索片刻后,他缓缓说道:“既如此,镇国公所言在理。陆砚昭,你虽未获爵位,但朕心中对你的功劳铭记于心,日后必有嘉奖。”
陆砚昭赶忙跪地谢恩,说道:“陛下圣明,臣深受皇恩,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陛下和大明江山肝脑涂地。” 他心中对家族的立场与父亲的深明大义深感敬佩,明白陆家的荣耀并非来自爵位,而是源自对皇室和国家的忠诚。
此事暂且搁置,可朝堂的风云并未就此平息。近日,弘治皇帝偶感身体不适,起初只是觉得精神有些倦怠,时常感到轻微的头晕,体力也不如往常充沛。他以为只是连日操劳所致,并未太过上心,依旧强撑着处理朝政。
然而,几日过去,皇帝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他时常感到头晕目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身体也变得异常虚弱,连起身行走都需要太监搀扶。处理朝政时,常常力不从心,注意力难以集中。
太医院的一众太医们纷纷被紧急召入宫会诊。他们身着庄重的医袍,神情凝重地围在皇帝榻前。一番仔细的望、闻、问、切后,太医们眉头紧锁,相互交换着忧虑的眼神。各种名贵的药材被迅速调配熬制,送入皇帝寝宫。然而,皇帝服用后,病情却依旧不见起色,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太医院院使战战兢兢地跪在皇帝榻前,说道:“陛下,臣等医术浅薄,实在是…… 实在是对陛下的病症束手无策。臣等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弘治皇帝微微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朕不怪你们,此病来势汹汹,非你们之过。” 看着太医们无奈的神情,他心中明白,自己的病情恐怕极为棘手。
面对皇帝重病,朝堂局势顿时紧张起来。满朝文武忧心忡忡,人心惶惶。按照弘治皇帝的旨意,由太子朱厚照监国,暂理朝政。内阁大臣们也纷纷表示全力配合朱厚照,以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朱厚照虽年轻,但自幼聪慧过人,心怀大志。他深知此时责任重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处理朝政的过程中,他发现诸多事务棘手繁杂,盘根错节。无论是各地的民生奏报,还是官员的任免调配,都需要谨慎权衡,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朝廷的稳定。仅凭自己与内阁之力,颇感吃力。
一日,朱厚照在宫中召见陆砚昭。陆砚昭踏入宫殿,见到朱厚照正站在一幅巨大的江山地图前,神情专注。听到脚步声,朱厚照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又充满期待的神情。
“陆爱卿,如今父皇重病,朝堂内外事务繁多,千头万绪,本王深感力不从心。爱卿素有谋略,又历经战事,见识非凡。本王恳请你能协助本王处理朝政,共渡难关。” 朱厚照的目光中充满信任与期待,他深知陆砚昭的能力,希望能借助他的智慧和经验,稳定当前的局势。
陆砚昭赶忙跪地,恭敬说道:“殿下放心,臣深受陛下与殿下之恩,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为朝廷分忧解难,万死不辞。”
朱厚照扶起陆砚昭,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有爱卿相助,本王便放心了许多。日后还望爱卿不吝赐教,直言进谏,我们一同为父皇分忧,守护好这大明江山。”
一场新的朝堂风云,在皇帝重病的阴影下,悄然拉开了帷幕。陆砚昭深知,自己从此将卷入更为复杂的朝堂纷争之中,但他心中怀着对皇室的忠诚与对国家的责任,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而朱厚照也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陆砚昭等大臣的辅佐下,稳定朝政,等待父皇康复,不负皇室与天下百姓的期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