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13 章:轮训砺兵?狼烟将起
正德十八年(1523 年)?七月初八?辰时?京城枭龙卫训练场
辰时的阳光洒满训练场,尘土随着整齐的脚步声飞扬 —— 边军首批轮训部队五千人正列阵站在场上,他们身着统一的深蓝色军装,肩上背着 10 连发步枪,腰间别着闪着寒光的枪刺,眼神中带着对新战术的期待与些许紧张。陆砚昭身着玄色劲装,站在检阅台上,身旁是负责训练的枭龙卫将领与军工总院工匠。
“欢迎诸位来到枭龙卫轮训!” 陆砚昭的声音透过扩音铜喇叭传遍全场,“此次轮训为期三个月,核心是掌握海上战术与新式武器使用。记住,你们不仅是边境的守护者,未来更可能是海防的后备力量,每一次训练都要拼尽全力!”
话音刚落,训练便正式开始。第一阶段是 10 连发步枪与枪刺的协同使用教学 —— 工匠们将士兵分成五十人一组,先演示弹夹装填、瞄准校准与连续射击技巧,再讲解枪刺的拆装与近战刺杀动作。“扣动扳机时要稳,连续射击后注意枪管散热!” 工匠老王端着步枪,耐心讲解着改造后的细节,“近身搏杀时,枪刺要快、准、狠,这玩意儿比你们的腰刀更趁手,能直接刺穿洋鬼子的皮甲!”
边军士兵们轮番上前实操,有的因紧张导致弹夹卡壳,有的则精准击中百米外的靶心;练习枪刺时,来自宣府的边军校尉周勇动作利落,连续完成三次标准刺杀,还不忘笑着说:“这枪刺配步枪,远能打、近能戳,对付洋鬼子太实用了!” 陆砚昭看着这一幕,满意点头 —— 武器的优势若能转化为士兵的战力,便是轮训最大的成功。训练间隙,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张,递给身旁的工匠头领:“这是我构想的‘无线电通讯装置’初步原理,后续想让赵小匠据此研发,或许能让情报传递速度实现突破,你先帮我转交给他,让他先琢磨琢磨。” 工匠头领接过纸张,好奇地展开,只见上面画着复杂的信号发射与接收示意图,不禁惊叹:“国公竟还有如此巧思!”
午时?福建泉州海防部队训练场
与此同时,福建泉州的海防部队训练场上,萧策正指挥着整合后的一万名士兵开展协同演练。士兵们分为海陆两队:陆军队操控神威火炮,瞄准海上的模拟靶船,肩上的 10 连发步枪斜挎在背后,腰间枪刺随动作微微晃动;海军队则乘坐 “靖海号” 战船,演练近海突袭与登船作战,枪刺早已装好,随时准备近战。
“火炮准备!三发齐射!” 萧策的命令通过旗帜传递,岸边的十门神威火炮同时发射,炮弹呼啸着击中靶船,瞬间将其炸成碎片。海上的 “靖海号” 战船则全速前进,士兵们乘坐小船快速靠近另一艘靶船,先举枪压制 “敌人”,待靠近后抽出腰间枪刺,纵身跳上甲板展开模拟近战,枪刺碰撞的 “铛铛” 声与喊杀声交织在一起。
“注意保持阵型!海上作战不比陆地,落水就是死路!枪刺别乱扔,近身时才是杀招!” 萧策骑着马在岸边巡视,大声提醒着士兵。训练间隙,他收到陆砚昭发来的密信,信中除了叮嘱加快训练进度,还附带一张简单的无线电原理草图,提及 “未来或有新的通讯方式,可让情报传递无需依赖信使,需提前做好适配准备”。萧策虽不完全理解草图原理,但仍立刻下令:“各营挑选两名识字士兵,专门学习情报记录与传递流程,随时等候新指令!”
未时?广东广州港
广东广州港的海面上,林墨正带领海防部队与朝鲜战船开展联合巡逻。三艘 “靖海号” 战船与五艘朝鲜战船排成一字长阵,缓缓行驶在海面上,士兵们肩上背着 10 连发步枪,腰间枪刺反光,手中拿着望远镜密切观察着周围海域。
“林统领,西北方向发现三艘可疑商船,没有悬挂任何旗帜!” 了望塔的士兵高声喊道。林墨立刻下令:“靠近侦查!若对方有异动,立刻装好枪刺,做好战斗准备!” 战船缓缓靠近,林墨用望远镜看清了商船的船身 —— 船舷两侧隐约能看到火枪的枪口,正是荷兰商船的典型设计。
“喊话,让他们出示通关文书!” 林墨下令。商船却无动于衷,反而加速想要逃离。“开火警告!” 林墨果断下令,“靖海号” 一侧的火炮发射空弹,落在商船前方。商船见状,只好停下,乖乖出示通关文书 —— 虽未发现异常,但林墨仍详细记录下商船信息,安排信使快马送往京城。看着信使远去的背影,他不禁感慨:“若国公信中提的‘无线电’能早日造出,情报能更快传到京城就好了,海上局势瞬息万变,信使往返太耽误时间!”
5 日后?酉时?京城枭龙卫议事厅
这五日来,大明各地的备战紧锣密鼓推进:边军轮训进入实战模拟阶段,士兵们已能熟练配合 10 连发步枪与枪刺开展近海防御演练;福建泉州的海防部队完成与 “靖海号” 的第二轮协同训练,火炮命中率提升至八成;赵小匠带领工匠加班加点,全铁战船 “镇海号” 的内部设备调试已近尾声,10 连发步枪与枪刺的月产量也提升至八千套;更重要的是,无线电通讯专项研发团队已组建完成 —— 陆砚昭此前提供的无线电核心原理草图,成为研发的关键基础,赵小匠正带领团队据此进行材料筛选与装置细节优化,初步确定用铜线圈与硫磺晶体作为信号传导核心部件。
酉时的议事厅内,陆砚昭正汇总各地传来的备战汇报,桌上除了防御部署地图,还放着一张修改后的无线电装置草图,上面有赵小匠标注的材料参数。他刚在地图上圈出广东虎门的防御重点,藏锋队统领林墨便快步走进来,脸色比五日前提报时更显凝重,手中的密信还带着赶路的褶皱:“国公,紧急情报!藏锋队海外组潜伏在马尼拉的眼线传回消息,联合舰队已离开马尼拉海域,航向正是广东虎门,按航速推算,预计五日后便可抵达!”
陆砚昭接过密信,快速浏览后,手指在地图上的虎门位置重重一点,眉头紧锁:“比之前预计的又快了两日!看来马科斯是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立刻传信给萧策,让他抽调福建的三艘‘靖海号’战船,明日一早就启程支援广东,务必在联合舰队抵达前与广东海防部队汇合;再通知广东海防统领,让所有炮台进入一级战备,士兵全员配齐步枪与枪刺,沿虎门海域布防,严禁任何可疑船只靠近!”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无线电草图,递给林墨,语气带着紧迫却不失沉稳:“对了,无线电研发那边,赵小匠刚送来消息,已根据我画的草图确定核心部件,信号发射器初步成型,但还需十日才能完成测试。眼下虽赶不上这次大战,但后续海防仍需依赖它,你让藏锋队抽调两名懂机械的士兵,去军工总院协助赵小匠,加快细节优化进度。”
林墨接过草图,看着上面复杂的线路与标注,眼中满是敬佩:“国公这构想太精妙了!若能成功,往后情报传递再也不用依赖信使!属下遵令,即刻去传信!另外,臣已安排藏锋队在虎门海域布下暗哨,一旦发现联合舰队踪迹,会第一时间用信鸽传报,争取为前线多争取准备时间!” 陆砚昭点头:“好!信鸽虽不如无线电快,但能争取一刻是一刻。你再去奏请陛下,明日辰时召集内阁与兵部官员,商议最后的作战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亥时?紫禁城御书房
亥时的御书房内,朱厚照接到陆砚昭的密报后,连夜让内侍通知内阁与兵部官员。他站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图前,手指沿着联合舰队的航行路线滑动,身旁的桌案上放着陆砚昭绘制的无线电草图,是陆砚昭傍晚特意送来的。“五日…… 时间虽紧,但我们这五日的备战也没白费!‘镇海号’明日试航,步枪枪刺充足,还有陆兄这无线电构想,定能顶住联合舰队的进攻!”
内侍此时呈上赵小匠的奏折,语气带着欣喜:“陛下,赵小匠奏报,全铁战船‘镇海号’明日便可试航!无线电通讯方面,已根据陆国公绘制的草图确定核心部件,信号发射器初步成型,若后续顺利,年底前或能投入使用!另外,前线所需的八千套步枪与枪刺,已安排车马明日运往广东!” 朱厚照拿起桌上的草图,仔细端详着,笑着说:“陆兄不仅懂军事,竟还懂器械研发!让赵小匠加快进度,朕等着看这‘无线电’的神奇效果!”
正说着,陆砚昭求见,朱厚照连忙让他进来。陆砚昭躬身行礼后,汇报道:“陛下,臣已安排萧策调战船支援广东,林墨在虎门布下暗哨,明日议事确定作战方案后,臣便启程前往广东,亲自指挥作战!无线电草图已给赵小匠,后续研发还需陛下多督促。” 朱厚照点头,走上前拍着陆砚昭的肩膀:“陆兄,广东的战事就交给你了!朕在京城等着捷报,也等着看‘镇海号’与你这无线电的威力!”
七月十四?辰时?京城通州码头
辰时的通州码头,阳光明媚,全铁战船 “镇海号” 停泊在海面上,船身的精铁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两侧的火炮已装填完毕,甲板上的士兵们肩背步枪、腰别枪刺,列队待命。赵小匠站在码头,手中拿着两张图纸 —— 一张是 “镇海号” 性能参数表,另一张是陆砚昭绘制的无线电草图(已标注材料细节),身旁是陆砚昭与朱厚照及内阁官员。
“陛下,‘镇海号’船长五十丈,宽十丈,航速比‘靖海号’快三成,重型火炮射程可达四里,能击穿佛郎机战船的船体!今日试航后,便可满载弹药与士兵,前往广东虎门支援!” 赵小匠先汇报战船情况,随后举起无线电草图,语气满是敬佩,“至于无线电通讯,全靠陆国公绘制的草图提供核心思路,臣与团队只是在此基础上优化细节,目前已确定用铜线圈传导信号,后续只需完成测试即可!”
朱厚照接过草图,笑着看向陆砚昭:“陆兄真是文武双全!这草图虽看似简单,却藏着大用处!” 他走上战船,抚摸着冰冷的铁板,满意道:“好!这才是大明水师该有的战船!试航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镇海号” 缓缓驶离码头,蒸汽机运转的轰鸣声盖过海浪声,战船在海面上平稳行驶,火炮试射时精准击中远处的靶船,激起巨大的水花。朱厚照站在船首,望着远方的海面,高声道:“有此战船,有精锐士兵,还有陆兄的智慧,大明海疆谁也攻不破!”
午时?紫禁城文华殿
午时的文华殿内,紧急议事正式开始。朱厚照坐在主位,脸色郑重:“联合舰队五日后抵达广东虎门,今日召集诸位,确定最后的作战方案!另外,陆兄绘制的无线电草图已推动研发取得突破,后续户部、工部需继续全力支持!”
张鹤鸣率先开口:“陛下,臣建议,让‘镇海号’试航后即刻前往广东,与福建支援的三艘‘靖海号’、广东的五艘战船组成联合舰队,由陆国公统领,正面应对联合舰队;同时,从枭龙卫夜枭营抽调两千人,乘坐快船绕至联合舰队后方,待正面开战後,突袭其补给船,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陆国公的无线电构想若能早日落地,往后调兵遣将也能更高效!”
徐阶补充道:“张尚书的方案可行!另外,需让广东百姓协助搬运粮草与伤药,在虎门岸边搭建临时救治点;户部已备好一百万两军饷,随时调往广东,确保前线物资不中断,同时预留五十万两,作为无线电后续研发资金!”
陆砚昭最后发言,条理清晰地部署:“臣会亲率联合舰队驻守虎门海域,正面迎敌;萧策留在福建,防止联合舰队分兵突袭;林墨带领藏锋队暗哨,实时监控联合舰队动向;赵小匠留在京城,依据草图加快无线电测试与战船量产;各位大人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定能打赢这场仗!”
朱厚照点头,语气郑重:“好!就按你们说的办!陆兄,朕等着你的捷报,也等着无线电研发成功的好消息!” 陆砚昭躬身应道:“臣定不辱使命!”
未时?京城通州码头
未时的通州码头,陆砚昭已收拾好行装,肩上背着 10 连发步枪,腰间别着枪刺,一身戎装整装待发。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新绘制的无线电优化草图,递给赶来送行的赵小匠:“这是我昨晚修改的信号接收装置细节,你按这个思路调整,或许能提升信号稳定性。” 赵小匠接过草图,郑重点头:“国公放心!臣定不负所托,尽快完成研发!”
“镇海号” 已完成试航,正停靠在码头,准备装载弹药与士兵。朱厚照亲自前来送行,手中拿着一把镶嵌宝石的佩刀,递给陆砚昭:“这把刀朕赐给你,祝你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陆砚昭接过佩刀,躬身谢恩:“臣定不负陛下信任!” 说完,他转身登上 “镇海号”,站在船首,下令:“启航!前往广东虎门!”
战船缓缓驶离码头,朱厚照站在岸边挥手,赵小匠则捧着无线电草图,目送 “镇海号” 消失在海平面。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为大明水师指引方向,一场决定海权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