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66 章:军工探产观新电?内阁议改亮京城
嘉靖二年(1526 年)?正月二十四
正月二十四的京城,晨光熹微,军工总院内却已一片亮堂 —— 不同于外界的油灯微光,这里的每座工坊、每条走廊,都挂着玻璃罩的灯泡,暖黄的光线照亮角落,工匠们无需再凑近油灯操作,连打磨零件的细节都看得一清二楚。陆砚昭一身便服,带着林越走进院门,目光扫过满院光亮,心中愈发坚定了推广电灯的想法。
“国公,您来了!” 赵小匠早已在主工坊外等候,见陆砚昭到来,连忙上前引路,“上等水泥和砖石的批量生产已步入正轨,每天能产上等水泥 500 斤、上等砖石 300 块,都按您定的配比严格把控,昨日抽检的样本,坚固度比预期还高。” 陆砚昭跟着他走进水泥工坊,炉火熊熊,煅烧后的熟料泛着灰白色,磨粉机 “嗡嗡” 运转,磨好的水泥粉被装入印着 “军工监制” 的布袋,整齐堆放在防潮的木架上;隔壁的砖石工坊里,工匠们正将按比例混合好的黄土、沙子与稻草填入模具,制成的砖石胚码放在烘干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
“民生器物这边,改进后的纺车和织布机已试产成功,” 赵小匠引着陆砚昭来到民生工坊,指着两台运转的新设备,“您看,这纺车加了脚踏板,一个人一天能纺 3 斤线,比老纺车多 1 斤;织布机的经线架做了改良,织造速度快了两成,后续准备先给京郊的农户试用,反响好再批量推广。” 陆砚昭伸手转动纺车,部件运转流畅无卡顿,点头道:“民生器物要耐造、好用,农户用着顺手,才能真正帮他们增收。”
说话间,两人来到最深处的 “电力工坊”—— 这里是电线生产和发电的核心区域。刚走近,便看到工匠们正将提纯后的铜线拉细,再裹上浸过蜡的麻布和橡胶,制成一卷卷绝缘电线;角落的发电机正 “嗡嗡” 运转,连接着工坊内的所有灯泡。刘工匠连忙上前,递过一卷电线:“国公,您上次提的改进要求,我们都落实了 —— 铜线反复锤炼了五次,导电性比之前好三成;绝缘层用的是南洋进口的橡胶,防水还耐磨损,埋在地下也不怕受潮。现在每天能生产 50 丈电线,工坊里的 20 盏灯泡,从辰时亮到酉时,从没断过电!”
陆砚昭接过电线,弯折数次,铜线柔韧不易断,绝缘层紧密贴合。他抬头看向悬挂的灯泡,光线柔和不刺眼,笑道:“做得好!我已想好,要让这光亮照亮整个京城。对了,大型水利发电机的研发,可有进展?” 刘工匠连忙回应:“按您给的图纸,我们已画出初步设计图,核心部件正在锻造,若用京郊永定河的水力驱动,发电功率能抵得上十台小型发电机,足够供皇宫使用!” 陆砚昭点头 —— 永定河离京城仅五十里,水量稳定,是修建水利发电站的绝佳位置,这为京城通电计划打下了关键基础。
午时?紫禁城内阁内,暖炉燃着炭火,徐阶、李三才、周用正围着桌案,讨论延绥镇炮位加固的物资调配。忽闻宦官通报 “陆国公到”,三人连忙起身迎接,刚落座,陆砚昭便将电线样本、灯泡模型和一张京城地图放在桌案上,直接道出核心提议 —— 对京城进行大改造,铺设电线,推广电灯照明,一年内实现全城通电。
“诸位,今日我去军工总院,见他们不仅量产了绝缘电线,还靠小型发电机点亮了整个工坊,” 陆砚昭拿起灯泡模型,对着阳光,“这灯泡无需添油、无明火隐患,通电即亮,比油灯亮十倍;电线也解决了绝缘问题,可通过地下管网和空中飞线两种方式铺设。我提议,先从皇宫开始铺设,再推至主干道、街巷民居,用一年时间,让京城夜晚不再依赖烛火!”
徐阶拿起电线样本,手指摩挲着绝缘层,疑惑道:“陆国公,这地下管网如何修建?京城街巷错综复杂,开挖地面会不会影响民生?空中飞线又恐破坏市容,需仔细斟酌。”
“徐首辅放心,地下管网的设计我已想好,” 陆砚昭展开京城地图,指着标注的路线,“用军工总院新产的上等水泥,浇筑成凹型管廊,宽三尺、深两尺,内壁铺砖石防潮,电线放入后,顶部再用水泥盖板密封,埋于主干道地下三尺处 —— 这样既不影响行人车马,又能保护电线不受损坏。管廊每隔五十丈设一个检修口,后续维护也方便。”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空中飞线,仅用于支线 —— 用水泥浇筑电线杆,高两丈,架在街巷两侧,电线拉在横杆上,避开商铺门窗,既不影响市容,又比地下铺设节省时间。”
李三才眉头微蹙,担忧道:“国公,发电是关键 —— 皇宫加京城数万民居,所需电力绝非小数,军工总院那台小型发电机肯定不够。还有,铺设管网需开挖主干道,百姓出行怎么办?且这等大规模工程,沿途治安如何保障?”
“发电问题,我已有方案,” 陆砚昭从容回应,“在京郊永定河修建水利发电站,用水力驱动大型发电机,三个月内可完工,发电功率足够供皇宫和主干道使用;后续再在潮白河建第二座,满足全城需求。至于开挖地面,可分路段施工,先修东、西两条主干道,保留一侧通行,再逐步推进,每晚派工匠修补路面,不耽误次日出行。另外,招募百姓参与铺设,按日付工钱,一人一天给五十文,既能加快进度,也能帮百姓增收。” 他看向三人补充道:“治安方面,我会让锦衣卫派人沿街巡查,确保施工器械和材料不受损耗,也护佑工匠百姓安全。”
周用接过话茬,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仔细核算后问道:“国公,水泥、砖石、电线杆、发电机,再加人工,所需资金需多少白银?材料可否供应跟得上?”
陆砚昭闻言,先是摆了摆手,语气轻松道:“用不了多少,大约 20 万两白银便可。怎么,这才几年光景,国库就出现赤字了?当初咱们可是有几亿两白银的储备,还有一亿多两黄金压箱底,难不成这些家底,都被你们给造完了不成?” 他话锋一转,故意板起脸,眼神扫过三人,带着几分打趣道:“要是真把家底造空了,那我可要让我的特勤组和稽查组,联合我提督的锦衣卫查查各位了啊,看看这银子都流到哪儿去了!”
这话一出,徐阶、李三才、周用先是一愣,随即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徐阶捋着胡须,笑着摇头道:“陆国公你可真能打趣!国库的家底厚实得很,20 万两白银不过是九牛一毛,哪就至于要查账了?只是老夫等人习惯了凡事精打细算,生怕浪费了国库银两,倒让国公见笑了。” 李三才也跟着笑道:“是啊,国公这玩笑开得,倒让我这管钱粮的都跟着紧张!别说 20 万两,就是再多加 20 万两,户部也拿得出来,绝耽误不了改造进度。” 周用更是笑着摆手:“国公可别吓唬老夫,这账要是真查起来,老夫可是清清白白,就是怕折腾!再说材料,军工总院的产能咱们都清楚,水泥、砖石、电线都能按需供应,绝无问题。”
陆砚昭见三人笑得开怀,也跟着收起玩笑神色,认真补充道:“玩笑归玩笑,材料和进度确实得盯紧 —— 军工总院每月产上等水泥两万斤、上等砖石一万块,中等水泥产能还能再提,足够管网和电线杆使用;电线和发电机的零件,工坊也能按需生产,只要按计划推进,一年之内定能让京城亮起来。另外,我还提议,让军工总院即刻启动灯泡改良 —— 目前的灯泡玻璃罩易碎裂,可加厚并添加防摔纹路;灯芯寿命需延长,争取从现在的五个时辰,提到十个时辰,这样更方便百姓使用。”
三人听后,彻底放下心来,皆露出赞同之色。周用率先点头:“既然资金和材料都无问题,那这改造计划便可大胆推进!工部会全力配合,监督水泥、砖石的生产质量,确保每一份材料都能用在实处。” 徐阶道:“明日咱们一同向陛下奏请,获批后便成立筹备组,统筹路线勘测、工匠招募等事宜。” 李三才也道:“户部会优先调拨款项,保障材料采购和工钱发放;至于施工秩序,便劳烦国公协调锦衣卫多费心 —— 就算国公不查账,咱们也得把事办得妥妥帖帖!”
陆砚昭见三人皆全力支持,拿起桌案上的灯泡模型,对着暖炉的火光,仿佛已看到一年后,京城的夜晚不再只有零星的烛火,而是万家灯火连成一片,照亮街巷、温暖人心的景象。“好!明日早朝,咱们便向陛下禀明此事,尽早启动改造 —— 这京城的新风貌,咱们得亲手给它建起来!” 四人举杯,以茶代酒,杯盏相碰的清脆声响,在暖炉的炭火声中回荡,为这即将改写京城夜晚的计划,定下了充满希望的开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