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87 章:内燃机屡试破困局?边镇织坊传捷报
嘉靖二年(1526 年)?六月初五
辰时?京城军工总院的空地上已架起遮阳棚,组装好的内燃机被牢牢固定在新加固的铸铁支架上 —— 经过昨日的调整,化油器油针已重新校准,火花塞也打磨得锃亮,赵小匠早早便带着工匠们检查部件,连每一颗螺栓都反复拧紧,额头上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赵师傅,螺栓都拧紧了?气缸盖的密封垫再检查一遍,上次就是这里出了问题。” 陆砚昭站在机器旁,手里拿着泛黄的测试记录,指尖划过前五次的失败原因,语气带着几分谨慎。赵小匠连忙俯身,用扳手轻轻敲了敲气缸盖的螺栓:“大人放心,每颗螺栓都按您说的力矩拧了,密封垫也换了新的,这次肯定没问题。”
陆绎拿着转速表,仔细核对指针归零情况,转头对父亲说:“转速表校准好了,3500 转的警戒线我用红笔标出来了,一旦超过就提醒您。” 今夏则拎着食盒站在棚下,将绿豆汤一碗碗盛好,笑着说:“你们放心测试,我煮了绿豆汤,加了些冰糖,等会儿歇了喝,解解暑气。对了,赵师傅,您上次说机器要是成功了,就给它起个名字,想好没?”
赵小匠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陆夫人这一问,我倒还真没想好。不如等测试成功了,让大人给起个名字,既响亮又有寓意。” 陆砚昭闻言,嘴角微扬:“先把测试过了再说名字的事,要是这次还失败,再好的名字也没用。” 众人都笑了起来,原本紧张的氛围也轻松了几分。
一切准备就绪,陆砚昭拿起手摇启动柄,深吸一口气后用力转动 ——“咔哒!” 火花塞精准点火,内燃机 “突突” 两声后,终于平稳运转起来,转速表的指针缓缓攀升,最终稳定在 3000 转 \/ 分,排气管没有出现之前的黑烟,只有淡淡的汽油味飘散在空气中。“成了!” 赵小匠激动地喊道,伸手想去摸机器外壳,却被陆砚昭及时拦住:“别着急,再观察五分钟,机器稳定运转才算真的成功,前几次都是中途出了岔子。”
赵小匠连忙收回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是我太心急了,大人说得对,得再等等。” 陆绎紧盯着转速表,不时报出数值:“3000 转、2980 转、3010 转,转速很稳定,没有大的波动。” 今夏也凑过来看,好奇地问:“这机器转起来这么平稳,是不是就快能装车了?” 陆砚昭刚想回答,却突然听到 “滋滋” 的漏气声,转速表的指针开始快速下降。
“不好!” 陆砚昭立刻伸手关掉油门,内燃机瞬间停了下来。众人连忙围上去,赵小匠拆开气缸盖,发现密封垫已破损,燃气正从缝隙中泄漏。“怎么又坏了?这密封垫不是新换的吗?” 赵小匠皱着眉头,语气带着几分沮丧。陆砚昭拿起破损的密封垫,仔细查看后说:“这是普通的橡胶垫,承受不住气缸内的高温,得换耐高温的石棉垫,之前没想到气缸工作时温度会这么高。”
“我这就去拿石棉垫!” 赵小匠说完就要跑,陆绎连忙叫住他:“赵师傅,我跟你一起去,顺便看看锻造坊有没有现成的,省得来回跑。” 今夏则从食盒里拿出干净的布,帮着擦拭气缸盖上的油污:“还好发现得早,没把机器烧坏,下次换了石棉垫,肯定能成功。” 陆砚昭点点头,看着儿子和赵小匠远去的背影,心里暗暗盘算:下次测试,得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部件都检查一遍,不能再遗漏细节。
巳时?大同边镇,军户屯田的田埂上热闹非凡,五台抽水机 “嗡嗡” 地运转着,清澈的河水顺着黑色的橡胶管道流入农田,干裂的土地被水流滋润后,渐渐泛起湿润的光泽,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军户们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陆绎与今夏跟着李大爷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润,今夏忍不住蹲下身,伸手拂过禾叶上的露珠,笑着说:“李大爷,这禾苗长得真好,绿油油的,再过两个月就能收割了吧?” 李大爷停下脚步,看着自家的农田,眼里满是欣慰:“托朝廷和电站的福,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以前天旱的时候,俺们得半夜起来挑水,一桶水浇不了几棵苗,现在有了这抽水机,半个时辰就能浇一亩地,省时又省力。”
不远处,军户妇人们正在田边的菜园里摘菜,看到今夏,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热情地招呼她:“陆夫人,快过来歇歇,尝尝俺们种的黄瓜,刚从架上摘的,新鲜得很!” 今夏笑着跑过去,接过一位大婶递来的黄瓜,用衣袖擦了擦就咬了一口,清脆爽口的滋味在嘴里散开:“真甜!婶子,你们这菜园种得真好,黄瓜、茄子、豆角都有,比我在京城院子里种的还水灵。”
“陆夫人要是喜欢,一会儿走的时候带些回去,让陆大人也尝尝。” 大婶一边摘豆角,一边笑着说,其他妇人也纷纷附和:“是啊是啊,这些菜都是自己种的,没打农药,吃着放心。” 陆绎跟在后面,看着今夏与妇人们说笑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 边镇的日子虽不如京城繁华,却多了几分质朴的烟火气,让人心里格外踏实。
巳时过半,抽水机已灌溉完十亩农田,李大爷关掉机器,走到陆绎身边,语气带着几分期盼:“陆大人,这抽水机太好用了,俺们想再申请几台,灌溉西边的旱地。那边的地有五十多亩,要是能用上抽水机,今年也能种上麦子。” 陆绎点点头,从怀里掏出纸笔,认真地记下:“我会跟电站的李师傅说,尽快给你们调配抽水机,不过西边的旱地离电站远,可能需要铺设一段输电线路,得等几天。”
“不碍事不碍事,等几天没关系,只要能用上就行!” 李大爷连忙摆手,脸上满是感激,“俺代表西边的军户谢谢陆大人!有了朝廷的好政策,有了这电力设备,俺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陆绎拍了拍他的肩:“这都是朝廷应该做的,你们好好种地,就是对朝廷最大的贡献。” 说话间,远处传来电站的汽笛声,李大爷笑着说:“这是电站在提醒换班呢,俺得去帮着看机器了,陆大人、陆夫人,下次再来家里吃饭!”
午时?京城军工总院内,阳光格外炽热,地面被晒得发烫,遮阳棚下的内燃机已更换好石棉密封垫,工匠们还在化油器旁加了一个小型滤清器,防止杂质堵塞油管。赵小匠拿着扳手,最后检查了一遍油管接口:“大人,滤清器装好了,油管也重新固定了,这次应该不会再堵了。”
“第七次测试,目标是让机器稳定运转十分钟,大家各司其职,仔细观察。” 陆砚昭话音刚落,便拿起启动柄,手腕用力转动 ——“咔哒!” 内燃机再次平稳启动,转速表的指针迅速攀升至 3000 转 \/ 分,随后稳定下来,排气管排出的气体颜色正常,没有出现漏气声。
“太好了!这次没出问题!” 今夏端着绿豆汤走过来,看到机器运转正常,兴奋地拍手叫好,“是不是快成功了?等会儿要是能运转十分钟,咱们是不是就能开始装车了?” 陆绎接过绿豆汤,先递给父亲一碗,又递给赵小匠一碗,笑着说:“别着急,得等十分钟过后再说,前几次都是快到时间的时候出了岔子,这次得更小心。”
赵小匠喝了口绿豆汤,抹了抹嘴:“陆夫人别急,等机器稳定运转半个时辰,咱们再考虑装车的事,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所有隐患都排除。” 陆砚昭紧盯着油压表,不时记录数值:“油压正常,水温也在合理范围,转速稳定,目前来看一切都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五分钟、六分钟、八分钟 —— 机器依旧平稳运转,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还有两分钟就到十分钟了!” 陆绎激动地说,眼睛紧紧盯着计时器。可就在第九分钟时,内燃机突然发出 “咔啦” 一声异响,随后便停止了运转,仪表盘上的油压表指针瞬间归零。“怎么回事?” 赵小匠连忙跑过去,拆开机油泵,发现里面的齿轮已严重磨损,机油无法正常输送。
“机油泵的齿轮是普通的铸铁材质,硬度不够,长时间运转容易磨损。” 陆砚昭看着磨损的齿轮,语气平静地分析,“得用高锰钢锻造齿轮,硬度更高,耐磨性更好,之前没想到机油泵的负荷会这么大。” 赵小匠点点头,有些懊恼地说:“都怪我考虑不周,没提前想到齿轮的材质问题,我这就去锻造坊,让他们赶紧锻造新的高锰钢齿轮。”
“我跟你一起去,顺便跟锻造坊的师傅说清楚尺寸和材质要求,省得出错。” 陆绎放下手里的工具,跟着赵小匠向锻造坊走去。今夏则收拾好碗筷,对陆砚昭说:“父亲,我去厨房再煮些绿豆汤,等会儿他们回来就能喝了,天气这么热,别中暑了。” 陆砚昭点点头,看着儿子和赵小匠的背影,心里暗暗感叹:研发之路果然艰难,每一步都要走得格外小心。
半个时辰后,新的高锰钢齿轮锻造完成,工匠们迅速安装到位,第八次测试正式开始。陆砚昭再次转动启动柄,内燃机 “突突” 两声后,平稳运转起来,油压表显示正常,转速稳定在 3000 转 \/ 分。“这次应该没问题了!” 赵小匠紧张地盯着机器,手里紧紧攥着扳手。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 —— 机器依旧平稳运转,没有出现任何异响。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赵小匠激动地跳起来,工匠们也纷纷欢呼起来,互相击掌庆祝。今夏听到欢呼声,连忙端着绿豆汤跑过来:“成了?是不是真的成了?” 陆绎笑着点头,拉着她的手走到机器旁:“你看,机器已经稳定运转二十分钟了,油压、水温、转速都正常,这次真的成功了!” 陆砚昭也露出笑容,拍了拍赵小匠的肩:“不错,这次没出问题,但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还要测试满载运转,看看机器能不能承受实际负荷。”
未时?苏州织坊,作坊内一片忙碌,十台电力织机 “嗡嗡” 地运转着,织工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丝线在经纬间快速穿梭,转眼便织出成片的西洋花纹,这些丝绸将销往海外,是织坊接到的第一笔海外订单,沈老板特意守在作坊里,生怕出任何差错。
“王大娘,你这织机的转速再调慢一点,西洋花纹比咱们传统的花纹更精细,慢些织才能保证质量。” 沈老板拿着订单图纸,走到老织工王大娘身边,指着图纸上的花纹说,“你看,这花纹的线条很细,要是转速太快,容易跳线,到时候海外客商不满意,咱们的生意就黄了。”
王大娘停下织机,仔细看着图纸上的西洋花纹,眉头微微皱起:“沈掌柜,这花纹跟咱们平时织的缠枝莲、牡丹不一样,线条又细又密,我怕织不好,要是出了错,可就麻烦了。” 正在调试机器的工匠小李听到两人的对话,连忙走过来,笑着说:“王大娘别担心,这织机我已经调整过了,加了精细花纹的专用程序,你只要按照我教你的方法操作,保证能织好。”
小李一边说,一边打开织机的控制面板,指着上面的旋钮:“你看,这个旋钮是调节花纹密度的,转到这个刻度,线条就会更细;这个是张力调节旋钮,根据丝线的粗细调整,就能避免跳线。我再给你演示一遍,你仔细看。” 小李按下启动按钮,织机缓缓运转,丝线在经纬间穿梭,很快便织出一段带有西洋花纹的丝绸,线条细腻,图案清晰。
王大娘看着织出的丝绸,惊讶地说:“太神奇了!这机器还能织这么精细的西洋花纹,比我手工织的还好!” 沈老板也笑着点头,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有小李师傅在,我就放心了。王大娘,你多练习几遍,熟悉了就好了,这次的海外订单要是能顺利完成,以后咱们织坊的生意就能做到海外去,大家的工钱也能涨不少。”
“真的能涨工钱?” 周围的织工们听到这话,纷纷围过来,眼里满是期待。沈老板笑着说:“当然是真的!只要订单多了,利润高了,大家的工钱肯定能涨,以后咱们织坊还要再添几台电力织机,扩大生产规模,让大家都能多挣钱!” 织工们顿时欢呼起来,干劲更足了,作坊内的机械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
未时过半,第一批海外订单的丝绸已织好,沈老板让人小心翼翼地打包,贴上标签,对负责运输的伙计说:“这批丝绸要尽快通过运河运往港口,路上一定要小心,别受潮,也别损坏了,海外客商还等着收货呢!” 伙计连忙点头:“掌柜的放心,我会亲自押送,保证按时送到港口,不耽误事。” 沈老板看着打包好的丝绸,心里充满了期待 —— 苏州织坊的黄金时代,正随着电力织机的轰鸣悄然开启。
未时末?京城军工总院内,阳光渐渐柔和,遮阳棚下的工匠们已在发动机旁加装了一个模拟负载的飞轮,用来测试机器的实际承载能力。“这个飞轮的重量相当于汽车车身和货物的总重量,要是机器能带动飞轮稳定运转,就说明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陆砚昭指着飞轮,对众人解释道。
赵小匠检查了飞轮与发动机的连接部位,确保牢固后说:“大人,连接好了,飞轮的重量也按您说的调整过了,现在可以开始第九次测试了。” 陆绎拿着转速表,对父亲说:“转速表已经校准,这次要是能稳定运转十五分钟,就说明机器的动力足够了。” 今夏则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毛巾,准备等测试结束后给大家擦汗。
陆砚昭深吸一口气,拿起启动柄用力转动 ——“咔哒!” 内燃机成功启动,飞轮缓缓转动起来,转速表的指针稳定在 2800 转 \/ 分,比空载时低了 200 转,但仍在合理范围。“转速稳定,油压正常,水温也没问题!” 赵小匠兴奋地喊道,眼睛紧紧盯着仪表盘。
可就在第十分钟时,飞轮突然开始剧烈晃动,导致机器也跟着震动起来,排气管冒出黑烟。“快停机!” 陆砚昭立刻关掉油门,机器停止运转。众人连忙检查,发现飞轮的重心偏移,导致运转时不平衡。“都怪我,安装飞轮的时候没校准重心,才出现了晃动。” 赵小匠有些自责地说。
“别自责,谁都有出错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重心校准。” 陆砚昭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你去拿平衡仪,咱们重新校准飞轮重心,一定要保证精准,不能再出问题。” 陆绎也帮忙搬来工具,说:“我跟你一起校准,两个人快些,也能更精准。” 今夏则给大家递水:“别着急,慢慢弄,校准好了再测试,安全第一。”
半个时辰后,飞轮重心校准完毕,第九次测试失败的阴影也渐渐散去,第十次测试正式开始。陆砚昭再次转动启动柄,内燃机平稳启动,飞轮匀速转动,没有出现任何晃动,转速表稳定在 2800 转 \/ 分,油压、水温一切正常。“这次稳了!” 赵小匠激动地说,手里的记录笔飞快地记录着数据。
十五分钟很快过去,机器依旧平稳运转,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成功了!满载测试也成功了!” 陆绎兴奋地喊道,一把抱住身边的赵小匠。今夏也笑着拍手,眼里满是喜悦:“太好了!以后咱们就能坐不用马拉的车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