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94 章:双地建厂布防急,枭龙整装待倭临
嘉靖二年(1526 年)?六月十九
海风卷着细沙掠过刚划定的生产线场地,赵小匠弯腰将最后一根木桩钉进土里,桩上 “卡车生产区” 的红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藏锋队的驻厂士兵正按他手绘的图纸,用石灰粉勾勒出各车间的边界,工匠则蹲在一旁,反复核对场地平整度数据。
“赵院长,按这个规模,苏州厂区至少需要三百名熟练工匠,还得从京城调运重型冲压设备 —— 光靠苏州本地的铁匠铺,造不出卡车的 U 型加强筋。” 负责设备统筹的老工匠凑过来,手里攥着一张写满参数的纸,“还有实战测试跑道的地基,得用三合土夯实,至少需要二十天工期。”
赵小匠点点头,转身走向场地旁的临时有线电报室 —— 木质电报机摆在桌案上,电报员正调试着连接线,纸带在机器上缓缓滚动。他接过电报员递来的纸笔,快速写下三条指令,逐字核对后交给对方:“即刻发往京城军工总院,标注‘急件’,务必送达林宇指挥使手中。内容如下:一、启动总院厂区扩建,重点增建‘重型部件锻造车间’与‘可拆卸车厢组装车间’,所有工坊暂停其他订单,全力配合车辆生产;二、调五十名重型机械工匠、二十套冲压设备,十日内启程来苏;三、储备足量高锰钢与青铜石墨原料,后续按月按需运抵苏州。”
电报员迅速将指令译成电码,手指在按键上快速敲击,“嘀嘀嗒嗒” 的声?在帐篷内响起。不过半柱香时间,京城那边便传回确认电报,纸带打印出 “指令已收,即刻部署” 的字样。赵小匠松了口气,看向苏州港 —— 码头工人正忙着卸载从江南各地调运的木材和钢材,远处几艘漕船满载着石灰和砂石缓缓靠岸,苏州制造厂的建设,已在有线电报传递的指令下悄然铺开。
与此同时,苏州府衙内,陆砚昭正站在沙盘前,手中的朱笔在标有 “军工总院” 的位置重重圈出。沈知薇捧着一份电报译稿,眉头微蹙:“刚收到沿海哨探通过有线电报传来的消息,近期有三艘不明国籍的船只在宁波外海徘徊,形迹可疑,恐是倭寇的先遣哨船。”
陆砚昭放下朱笔,快步走向书房内的有线电报机,对电报员吩咐:“发往枭龙卫直属营:第一,调两百名精锐进驻京城军工总院,负责厂区扩建安保,严控核心工坊与设备原料,不许无关人员靠近;第二,派五十名士兵沿京城至苏州官道巡逻,确保运输车队安全 —— 当前每一套设备、每一名工匠,都关乎车辆量产进度,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电报员迅速译电、发报,片刻后收到直属营的回复:“已按指令调兵,即刻启程。” 陆砚昭随即又拟写第二封电报,递给电报员:“发往猛虎营:全体将士明日卯时启程,限七日内赶到苏州汇合,沿途携带足量粮草马匹,抵达后负责苏州制造厂安保并协助建设 —— 仅限骑马机动,骡马车留予后续物资运输队伍。”
不到一刻钟,猛虎营的回电便传了回来:“遵令!已传令各队备装,明日准时出发。” 陆砚昭将电报译稿递给身旁亲兵,府衙外已传来士兵集结的脚步声 —— 无需快马奔波,指令通过有线电报瞬间传至军营,效率比往日提升数倍。
他重新看向沙盘,手指划过标有 “夜枭营”“猎鹰营”“雄狮营”“猎豹营” 的位置,又拟写一封多营指令电报:“夜枭营进驻山东沿海,加强登州、莱州海防;猎鹰营前往浙江,协助宁波卫所巡查海面;雄狮营与猎豹营在京郊大营集结,随时准备驰援前线 —— 传告各营主将,倭寇若敢来犯,必让其有来无回!”
电报员依次将指令发往各营,亲兵在旁记录每封电报的收发时间与回复内容,确认各营均已收到后禀报:“大帅,各营回电均已收到,正按指令部署。” 沈知薇走到陆砚昭身边,轻声说道:“现在苏州和京城两地同时建厂,又要防备倭寇,兵力会不会太过分散?”
陆砚昭摇摇头,目光坚定:“车辆量产是重中之重,有了乘用车和卡车,枭龙卫的机动能力能提升十倍,到时候即便倭寇来犯,我们也能通过有线电报快速调兵驰援;至于海防,各营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只要守住关键口岸,倭寇就掀不起大浪。” 他看向窗外,苏州制造厂的方向已传来工匠们敲打铁器的声音,“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等林宇在京城扩建好厂区,等猛虎营赶到苏州,等第一批量产车下线 —— 有有线电报在,信息传递无阻,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京城军工总院内,林宇刚收到赵小匠的有线电报,便拿着译稿快步走到总院空地上,身后是集结待命的各工坊工匠。他举起译稿,声音洪亮:“赵院长有令,即刻启动厂区扩建!锻造工坊暂停所有兵器锻造,全力生产卡车的高锰钢缸体;木工工坊负责打造乘用车的车架模具;铁匠铺集中力量打磨可拆卸车厢的锁止装置 —— 所有人各司其职,十日内必须完成车间扩建和设备调试,若耽误了车辆量产,军法处置!”
工匠们齐声应道,随即分散到各自的工坊,总院内外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敲打声和机器轰鸣声。此时,直属营的有线电报也传到了总院守卫处,士兵们迅速拉起警戒线,手持长枪的哨兵每隔十步便有一人,警惕地盯着周围的动静 —— 电报指令清晰明确,行动无需迟疑。
另一边,猛虎营的营区内,将士们围着营将手中的电报译稿,神情肃穆。营将收起译稿,高声喊道:“按大帅电报指令,明日卯时启程!今夜务必备好粮草与装备,确保明日准时出发,七日之内抵达苏州!” 将士们齐声应和,营地内立刻忙碌起来 —— 打包粮草、检查战马、擦拭兵器,每一项工作都按电报指令有序推进,无需额外确认。
苏州港西侧的厂区内,赵小匠正亲自指导工匠铺设实战测试跑道的地基。工匠们挥舞着夯锤,将三合土反复夯实,赵小匠则拿着水准仪,仔细测量每一处的平整度。远处的乘用车生产区,第一根车架的钢材已被吊起,开始进行焊接;卡车生产区的重型冲压设备虽未到货,但工匠们手中正拿着京城通过有线电报传来的设备参数图纸,基座尺寸标注得精准无误,只待设备运抵便可安装。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两地忙碌的身影上。京城军工总院的扩建有条不紊,苏州制造厂的建设热火朝天,枭龙卫各营正按陆砚昭的有线电报指令奔赴各地 —— 电报线连接起大明的南北两地,“嘀嘀嗒嗒” 的电码声里,一场围绕车辆量产的建设热潮,与一场防备倭寇进犯的紧张布防,在高效的通讯保障下同步推进。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正在做的,不仅是建设两座制造厂,更是为枭龙卫打造一支前所未有的 “机动之师”,为大明的海防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