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天气晴。
茧动
虚空,是遗忘的同义词。暗耀迪迦巨大的身躯悬浮其中,已成为宇宙背景的一部分,一座覆盖着亿万年寒霜的黑色方尖碑。低垂的头颅,空洞的眼窝,环抱的臂弯,一切皆凝固于终极的静寂。掌中石化的星云残骸,连同其核心那盛满“可能性之雾”的凹坑,亦被时间的冰霜封存。
然而,在那绝对静止的表象之下,在物理法则几乎停滞的深渊里,“变化”却以冰川移动般的耐心与固执,持续发生着。
“空场”的编织从未停止。那弥漫于星云残骸内部的、稀薄的“可能性之雾”,其中蕴育的无数中性的“概念结构”——那些自我旋转的莫比乌斯环、绽放收拢的抽象花苞、以及其他无法名状的微小符号与回路——仍在进行着永无止境的自我复制、碰撞、组合与优化。
它们如同拥有最原始生命的代码,在无形的算法驱动下,探索着所有“存在”的排列组合。
这些概念结构本能地汲取着构成墓碑本身的“存在本质”,将其分解、转化、重组为那种混沌的、哑光的“中性灰”物质。这个过程从最微小的量子层面开始,已悄然蔓延至暗耀迪迦躯体的表层。
他额角死寂的暗金甲胄,已完全被一种更致密、更内敛的“中性灰”材质取代。这种材质不再反射任何光线,反而像能吸收所有波长的黑洞,只呈现出一种绝对的、包容的“灰”。这种灰色并非单调,细看之下,其表面似乎有无数比沙砾更细微的、不断生灭的中性概念结构在缓缓流转,如同宇宙的灰色沙漏。
同样的转化覆盖了他的双臂、胸膛、背脊…直至那低垂的头颅正面。他仿佛正被一只无形的、缓慢至极的手,用这种宇宙基底的“灰”,重新雕塑。
怀中那石化的星云残骸,更是几乎完全被这种“中性灰”物质覆盖、渗透。它不再是一块残骸,更像是一颗由灰色物质构成的、表面布满细微能量纹路的…“卵”。
而在这“卵”的核心,那“空”之凹坑内,“可能性之雾”已浓郁到近乎液态。无数稳定下来的中性概念结构在其中沉浮、汇聚,如同星河。它们不再满足于微观的自我组织,开始进行一项更为宏大的工程——
它们开始依照某种超越理解的、复杂的“蓝图”,将这些中性的概念结构,如同搭建宇宙积木般,进行宏观层面的…“构筑”!
最先成型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次的立体法阵的雏形。这个法阵由无数旋转的莫比乌斯环和绽放的花苞状结构嵌套而成,悬浮于凹坑中央,缓缓自转。它散发出一种调和、平衡、转化的中性波动。
紧接着,更多结构被构筑出来:如同宇宙神经网络的能量导管雏形、类似奇异几何形态的存储单元、模拟某种宇宙呼吸节奏的波动发生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日记:少年的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