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龙刚结束和邹明远的通话,手机还带着微微的余温。电话里,邹明远那带着焦灼的声音,就像一颗小石子,在他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于老弟,情况不妙啊!消息传得比咱们想的快多了。徐家那头,估计已经闻到味儿了。就徐坤那小子,最近在几个圈内酒会上,跟个探子似的,旁敲侧击地打听城西的事儿。虽说还没明着说,可这风向明显不对啊!”邹明远语速跟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一顿说。
于龙握着手机,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可心里却在翻江倒海。嘿,这商业棋局的第一缕硝烟,还真就如期而至了,而且比他预想的还早。他微微皱了下眉头,问道:“邹大哥,具体都听到啥了?”
“他主要就是试探着问那边产权有没有松动的迹象,有没有人提前在那布局。你也知道徐坤那德行,无利不起早,他这么关注城西那块‘废地’,本身就有问题。”邹明远越说越气,语速更快了,“我担心他会利用徐家的资源和手段,提前把水搅浑,或者直接下场抢食。咱们原来的计划,得赶紧提速,而且前期得做得更隐蔽点。”
“我明白。”于龙应了一声,大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战略思维”本能地开始评估风险和应对策略,“邹大哥,咱们按原计划下午见面详谈,策略重点得调整调整。”
“好嘞,下午见,地方我定好了发你。妈的,这徐坤,真是阴魂不散!”邹明远骂骂咧咧地挂了电话。
于龙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窗外,晨光像金色的纱幔,洒在大地上,城市里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景象。可在这繁华的背后,一场无形的争夺战早已悄然打响。徐坤的突然介入,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原有的节奏,也预示着未来的路将会更加崎岖难走。于龙心里清楚,他得加快速度,谋划得更缜密,还得有更坚实的盟友才行。
他正凝神思考着下午和邹明远会谈的策略要怎么调整,手机又“叮咚”响了起来,是微信提示音。他拿起手机一看,是陈雪发来的消息。
映入眼帘的文字,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带着温暖和真诚:“于先生,早上好。昨天离开后,我心里一直感慨万千。夕阳红养老院的变化太大了,不只是墙面变新了,设备变好了,更重要的是,我在老人们的眼睛里看到了重新燃起的光,那是安心,是被珍视的希望。你做的,真的是切中要害的实事,太了不起了。”文字后面,还跟着一个微笑的太阳表情,仿佛在对着于龙灿烂地笑着。
于龙看着这段文字,眼前好像浮现出陈雪那双温柔又认真的眼睛,鼻尖似乎还能闻到她身上那缕淡淡的茉莉花香。连日来,因为商业变局和神秘威胁,他心里一直紧绷着一根弦,此刻,这突如其来的认可和温暖,就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拨动了那根弦,泛起一圈圈温暖的涟漪。这种来自志同道合者的理解和肯定,带来的慰藉和力量,可比系统那冷冰冰的奖励提示强多了。
他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一会儿,组织了下语言,回复道:“陈护士,你过奖啦。我就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儿。看到老人们开心,我就满足了。还得多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
消息刚发出去,陈雪几乎是秒回,看来她正拿着手机呢:“不是我过奖,是你做得真的好。(一个点赞的表情)”
“其实,我今天联系你,除了表达敬佩,还有一件事。我所在的‘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也听说了养老院改造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我们中心一直关注社区养老和困境老人帮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和你在养老院运营或者未来的类似项目上,进行一些合作?比如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陪伴活动、提供专业的健康讲座或者简单的康复指导之类的。”
合作?于龙心里“咯噔”一下,这想法简直和他刚刚升级的理念不谋而合啊!把专业的公益组织引进来,不仅能提升养老院服务的专业性和持续性,还能把这种“助人”的模式标准化、可复制化,这不就是他构想的“商业公益引擎”里,公益输出端的重要一环嘛!
他感觉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就像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旅人,突然看到了前方有一群人拿着火把,正等着和他一起前行;又像在茫茫大海中独自航行的船只,望见了远处那座明亮的灯塔;还像精心绘制一幅宏伟蓝图,终于找到了第一块愿意契合的拼图。
他赶紧回复:“这是个超棒的提议!‘蒲公英’的名声我早有耳闻,特别敬佩你们的专业和坚持。我特别乐意合作。具体的合作方式,咱们找个时间详细聊聊,看看怎么把资源整合得最好,真正给老人们提供更长久、更优质的服务。”
微信对话框里,两人的交流一下子热络起来。从养老院的具体需求,聊到“蒲公英”能提供的资源,再延伸到对当前社会养老问题的一些看法。陈雪说话间,透露出满满的专业素养,对公益的那份热忱,还有那细腻的同理心,都让于龙暗暗赞赏。而于龙对问题的宏观思考、务实的态度,还有那份不张扬却坚定的责任感,也让陈雪的好感不断往上冒。
“于先生,感觉你考虑问题特别长远,而且不只是盯着眼前这点事儿。”陈雪忍不住说道。
“叫我于龙就好。”于龙回道,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可能是我觉得,帮助别人不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得想办法让它能一直持续下去,甚至能影响更多人。”
“嗯,我懂。于龙。”陈雪从善如流,还发来一个表示认同的表情,“那就说定了,合作的事情咱们后续推进。你先忙,不打扰你啦。”
“好,保持联系。”
结束和陈雪的聊天,于龙把手机放在桌上,可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陈雪的认可和合作意向,就像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散了他心头的部分阴霾。这可不只是情感上的支持,更是事业上的声援和资源上的补充。他突然意识到,在自己构建的未来版图里,像陈雪这样拥有专业知识、怀揣公益理想,还愿意付诸行动的人,将会是多么重要的力量啊!
这份肯定,在他心里,比万两黄金还让他感到踏实,比任何系统的奖励都更能让他充满动力,比商业上的暂时领先更让他看清了前行的意义。他甚至开始琢磨,未来城西的生态社区,是不是也能引入“蒲公英”这样的专业公益组织,一起构建社区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体系呢?这样,他的商业项目从一开始就带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底色,那该多好啊!
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于龙重新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他得为下午和邹明远的会面做准备。他打开电脑,准备查阅一些关于城西地块产权历史和近期政策动向的公开资料。
然而,就在他打开浏览器,输入第一个关键词的瞬间,浏览器首页那个常驻的新闻推送小窗口里,一条滚动播出的本地财经快讯,像一道闪电,吸引了他的目光。标题看着并不起眼:“鑫瑞投资疑似加大对老旧城区资产调研力度”。
鑫瑞投资?于龙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这是徐坤家族控股的主要投资平台之一!内容很短,只是模糊地说鑫瑞投资近期的调研方向可能涉及部分老旧城区资产,并没有明确指向城西。可这时间点,这模糊的指向,再结合邹明远刚刚带来的消息,于龙瞬间警觉起来,就像一只敏锐的猎豹,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徐坤的动作,比他想象的还要快,而且已经开始利用媒体释放烟雾弹了?这是试探,还是宣战的前奏呢?
于龙皱起眉头,习惯性地用左手食指轻轻敲击桌面,那道旧疤在光线下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他曾经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商业上的博弈,他心里早有准备。可不知为啥,他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一切,似乎……太顺理成章了?徐坤的反应,快得有些超出常规的商业嗅觉范畴了。
一个荒谬却又像根刺一样,在他心里扎着的念头,突然窜了出来——
徐坤这么迅速地关注城西,真的仅仅是凭借商业直觉,或者邹明远所说的“圈内风声”吗?有没有可能……他也从某种渠道,得知了,或者怀疑了……那片土地即将发生的巨变?
甚至,往更深了想……那个隐藏在暗处、手段莫测的“神秘人”,他所谓的“游戏”和“代价”,是否……也与这片土地,或者与即将因这片土地而聚集的巨大利益漩涡,有着某种未知的关联呢?
于龙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得像一把剑,扫过房间。阳光透过窗户,把房间照得亮堂堂的,可他却感觉一股寒意从四面八方渗透而来,就像掉进了一个冰窟窿。明线与暗线,商业与神秘,在此刻,似乎隐隐约约、诡异地交织在了一起,就像一团乱麻,让他有些理不清头绪。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爱助人为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