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养生小帝姬

溯河燃灯者

首页 >> 大明养生小帝姬 >> 大明养生小帝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堡宗别闹极品小侯爷大明流匪从李元芳开始唐朝工科生开着外挂闯三国三国之龙战八方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资本大唐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大明养生小帝姬 溯河燃灯者 - 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文阅读 - 大明养生小帝姬txt下载 - 大明养生小帝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章 万历庚子秋?罚银治水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万历三十六年庚子(1608年)八月朔,卯时三刻,皇极殿重檐庑殿顶的琉璃瓦尚凝着秋露,丹陛两侧的铜龟鹤在晨光中吞吐着淡薄香烟。当晨钟穿透晓雾,文武百官按品级列于月台之上,绯袍玉带映着初升的日色,却无人敢直视殿内那尊高踞须弥座的九龙金漆宝座。

金銮宝座前的蟠龙阶石上,宝象驮着宝瓶巍然屹立,象牙镶金处折射出冷光;甪端瑞兽的琉璃眼珠似活物般睥睨群臣,其腹中龙涎香透过镂空鳞甲渗出,与仙鹤衔芝铜炉里升起的青烟交织成幔。六根沥粉贴金云龙巨柱间,

六根沥粉贴金云龙巨柱支撑着整个殿宇,柱上的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穹顶藻井中央的蟠龙正衔着轩辕镜,镜面映出殿下百官垂首时晃动的梁冠缨络,那镜像扭曲而模糊,恰如当下朝堂上众臣的心思,难以捉摸。

徐光启督造的紫微垣星图影壁立于宝座后方,二十八宿用珐琅嵌珠之法缀于乌木屏风,精致绝伦。此刻辰星之位正与殿外日晷投影重合,仿佛天意与人事在此刻交汇。十八座铜鼎虽列于丹陛,但鼎内焚烧的檀香混着秋日菊露,竟在殿内凝成似星象轨迹的烟纹——这恰应和了万历皇帝近年笃信的“天示星兆”之说。

殿外丹陛月台上,日晷与嘉量静静地矗立着,象征着皇权对时间与度量的绝对掌控。铜龟铜鹤各一对,寓意长寿,铜鼎十八座,烘托出典礼的威严。按制,百官本当立于丹陛之上,而非进入殿内,但今日破例,众臣被宣入殿中,这异常之举更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辰时正刻,钟鼓齐鸣,万历皇帝驾到。三十六名宦官捧着金唾壶、香盒等物缓步而出,分列宝座两侧。皇帝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翼善冠,腰系玉革带,下压山河地理裙纹路暗沉。二十五载深宫岁月在他微跛的步态里刻下深痕,但他的目光依然锐利,扫视群臣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万历皇帝缓缓登上须弥座高台,落座于九龙金漆宝座之上。那宝座通体漆金,雕饰九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的手轻轻抚过扶手上的盘龙雕刻,目光深远,仿佛在思考什么。

朝会开始,钱梦皋率先出列,手捧笏板,声音抑扬顿挫,却字字藏针:“陛下,医政新规,立意虽佳,然臣听闻,太医院新设诸多官署,靡费甚巨。一剂寻常草药,经三道查验、数人经手,成本倍增,最终仍摊派于国库及百姓头上。此非惠民,实乃耗民!且擢升之人,多资历浅薄,如张介宾之流,黄口小儿,竟赐绯袍,恐难服众,亦有违祖制!”

钱梦皋话音未落,浙楚诸党官员纷纷附和,言辞激烈,仿佛这医政改革顷刻间就要掏空国库,祸国殃民。他们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与甪端腹中龙涎香的轻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诡异的气氛。

首辅叶向高眉头微蹙,出班缓和道:“钱大人所言,亦是为国考量。然新政初行,难免有需调整之处。陛下,或可令太医院详陈开支用度,公示于众,以安民心。至于用人,既唯才是举,便当观其后效,不宜过早否定。”他试图在火药桶上洒水,既不得罪皇帝,也暂缓了清流的攻势。

然而,东林党人岂容攻讦。邹元标当即出列,声若洪钟:“荒谬!钱梦皋此言,实乃坐井观天,一叶障目!敢问钱大人,可知以往御药房贪墨几何?可知太医院一两人专权,以次充好、倒卖药材,所耗之国帑,百倍于今日之规制!新制严防死守,正是为了堵住以往之漏洞,此乃长久之计,岂能因初期些许投入便因噎废食!至于张介宾之才,陛下圣聪独断,太医院诸位耆宿皆无异议,尔等不通医理之辈,何资格置喙?”

顾宪成亦凛然道:“陛下,臣以为,非但不能废弛新政,更应借此东风,彻查天下药局之积弊!钱大人如此急切反对,莫非是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这话直指要害,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就在各方争执不下之际,户部尚书赵世卿攥着山东水灾奏疏的双手微颤,出列跪奏。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描述着灾民“初卖牛畜,继鬻妻女”的困境,并强调“若不速救,恐生民变”。赵世卿曾经多次上疏,万历都大多留中不发,今日,他想最后一博,因为大明医疗改革让他看到了希望。所以他态度强硬,今天必须要有一个说法。

万历皇帝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的星图影壁,仿佛在寻找天意的指引。他其实很为难,也没有好的办法。之前象征性的拨款,但杯水车薪。而且赈灾款下放到灾民手中,往往十不存一。他想到了小孙女,便招招手,命宦官宣小郡主进见。

当穿着杏黄缠枝莲纹缎裳的小郡主捧着药盏出现时,满殿愕然。万历将孙女揽入怀中。

赵世卿跪在冰凉的蟠龙阶石上,小郡主蹬蹬跑到他面前时,那双绣着缠枝莲纹的软底锦鞋,正巧踩在星图影壁投下的井宿星位上。两岁半的孩童歪着头,琥珀珠串在腕间叮当作响:赵大人,怎么了?

老尚书将笏板紧贴眉心,声音劈开殿内沉滞的香雾:臣启郡主,山东水患非天灾实人祸——他突以笏板尾端划地,金砖表面顿时现出黄河河道简图,矿税监程守训掘银矿毁堤三十六处,兖州知府仝治将修渠银两转献鲁坤为寿礼!

孩童抓起案上用来画朱批的西洋铅笔,在赵世卿的奏疏背面画出歪扭的圈链:罚二十倍!爹爹娘亲兄弟,朋友,同事连坐!

小郡主突然大喊:一脸严肃,皇爷爷,派常云升叔叔,刘时敏叔叔,邓全叔叔,郭舅舅,马鉴、师明、苗全三位叔叔组成督察小组,赴山东监督:程守训,仝治,高寀,鲁坤,陈奉等人配合福山知县韦国贤,益都知县吴宗。治理山东水患。若治不好水患,救不了灾民。按所贪污之银二十倍罚之。还不了,其父族,母族,妻族,朋党,等一起罚之。

本郡主听说这些人养了一批打手,全是地痞混混组成,凌驾于官府之上。尤其是高寀,专吃像我这么大或比我更小的小孩脑髓吃。称吃起来跟豆腐一样。皇爷爷,若这帮矿监阳奉阴违,推三阻四,或利用打手杀人放火搞破坏,派遣以军队巢灭。敢问他们是要命还是要钱?

铅笔尖突然戳破绢纸,正洞穿二字。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此时的小郡主正用麦芽糖粘起奏疏碎片,哼着宫婢教的童谣:黄河娘娘莫发怒,罚他金银修大路...

皇极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琥珀,将百官各异的神色封存在其中。赵世卿跪在冰冷的金砖上,感受着膝盖传来的刺痛,却不及心中万分之一的不安。他方才那番慷慨陈词,本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或是被呵斥退下,或是奏疏再次石沉大海。然而此刻的发展,却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小郡主稚嫩的嗓音仍在殿中回荡,那句“派矿监治理水患”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百官中激起层层涟漪。赵世卿能听见身后传来的压抑的抽气声,能感受到同僚们投来的惊疑目光。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笏板,那光洁的象牙表面已被他的汗水浸得滑腻。

万历帝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刻的死寂,那声音平静得令人心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之郡主,虽年幼却聪慧异常。此言甚合朕意。”

赵世卿猛地抬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到皇帝苍老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那双深陷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难辨的光芒。这一刻,赵世卿忽然明白了什么——皇帝并非相信孩童话语,,他是在借一个两岁半的孩童之口推行自己的意图。

“来人,传旨。”万历帝的声音在殿中回荡,每个字都清晰可辨,“依小郡主之言,命常云升、刘时敏、东厂邓全、锦衣卫千户郭振明组成督察组,即日前往山东,监督程守训、仝治、高寀、鲁坤、陈奉等人,配合福山知县韦国贤、益都知县吴宗,治理山东水患。”

旨意一下,殿内顿时哗然。赵世卿能听到身后官员们的窃窃私语,能感受到那股暗流涌动的震惊与不安。他跪在原地,心脏在胸腔中狂跳不止,一时间竟分不清这是激动还是恐惧。

小郡主似乎对朝堂上的暗潮汹涌毫无察觉,她蹦跳着跑到赵世卿面前,歪着头好奇地问道:“赵大人,你怎么不说话啦?皇爷爷答应帮山东的百姓了,你不高兴吗?”

赵世卿望着眼前这天真无邪的小脸,喉头一阵哽咽。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叩首道:“臣...臣代山东百万灾民,谢陛下隆恩,谢郡主慈悲。”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心中五味杂陈。来时的义无反顾,此刻化作了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他原本已经做好了以死相谏的准备,却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得到解决。

万历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殿内百官,最终定格在赵世卿身上:“赵爱卿忧国忧民,其心可嘉。着加太子少保衔,赐麒麟服一袭,白银百两。”

这番封赏来得突然,赵世卿愣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他能感受到身后投来的各种目光——有羡慕,有嫉妒,更有深深的疑虑。在这朝堂之上,皇帝的恩宠往往伴随着莫测的风险。

只见傅懋光傅院使,身着麒麟补服,步履略显蹒跚地出列,他并未直接参与辩论,而是面向御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颤抖与悲愤:

“陛下!臣……臣昨夜返家途中,遭数名蒙面歹徒持利刃截杀!”

一语既出,满殿皆惊!连争吵的双方都瞬间安静下来。

傅懋光重重叩首,老泪纵横:“幸得陛下洪福庇佑,或有义士暗中相助,才使老臣侥幸得脱,然随行家仆一人重伤!陛下,光天化日,天子脚下,竟有人敢刺杀朝廷命官,还是奉旨推行新政之官!此非独欲取老臣性命,更是藐视皇权,践踏国法!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严惩凶徒,以正朝纲!”

他虽未直言指使者,但此刻提及,其意自明。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瞟向了与郑贵妃关系密切的几位官员。万历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方才的争论在新政官员被刺杀面前,显得苍白而可笑。他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与此同时,京城最大的惠民药局前,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急匆匆跑来:救命啊!我家孩子发热三天了!

坐诊的龚廷贤立即为孩子诊治:是麻疹,需要立即用药。他开出方子,去药柜取药,今日免费。

妇人不敢相信:免...免费?

是的,龚廷贤温和地说,孩子要紧,快去吧。

一位老者抓着药,对身旁的人感慨:“老朽吃了三剂药,这陈年咳嗽竟好了大半!才花了不到以往一半的银钱!”

旁边一妇人抱着孩童连连点头:“是啊是啊,这儿的先生看得极好,娃娃吃了药就不闹了,真是菩萨心肠!”

“罗显大人说了,以后每月初一十五还施药呢!”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惠民药局的门槛几乎被踏破,“罗青天”、“龚神医”的名号开始在民间悄然流传。那日朱徵妲派来的雀儿组织高手,此刻正化身寻常百姓,隐在人群中,警惕地护卫着罗显的安全,也将这份民心所向默默记下。

而在京城东北角,一处原属皇家的空旷地块上,此刻已打下无数木桩,划出恢弘的基址。工部的官员正指挥着大批匠役民夫清理场地,搬运砖石木料。“圣济殿”的匾额设计图样已被恭敬地送至乾清宫等候御览。按照规划,这里将起加盖起一座集教学、研究、典籍修纂于一体的宏大医学殿堂,王肯堂、李中梓等人每日皆来勘查,兴奋地商讨着布局。工匠们的号子声、夯土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象征着大明医学传承的新生。

皇极殿内,万历皇帝冰冷的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后落在伏地不起的傅懋光身上。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

“傅爱卿受惊了。此事,朕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般刮过钱梦皋等人:

“至于新政,朕意已决,毋须再议!再有非议新政、阻挠国策者,或以阴私手段干扰大臣者,”他声音猛然拔高,“休怪朕的尚方宝剑不利!退朝!”

皇帝的怒斥如同惊雷,在殿中回荡。群臣噤若寒蝉,躬身退下。所有人都明白,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已然从医政本身,转向了更为凶险的阴谋与对抗。

“退朝——”司礼监太监拉长了嗓音喊道。

百官如蒙大赦,纷纷行礼告退。今天真是太刺激了。

赵世卿站起身时,双腿一阵发软,险些踉跄倒地。幸好一旁的内侍眼疾手快,及时扶住了他。

“赵大人小心。”内侍低声道,眼中带着几分同情。

赵世卿苦笑着摇了摇头,整理了一下衣冠,缓缓向殿外走去。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照射进来,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他一步步走出皇极殿,感受着阳光照在脸上的温暖,却仍然觉得浑身发冷。

殿外的广场上,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方才朝会上发生的一切。赵世卿能感受到那些投来的目光,能听到那些压抑的议论声。他目不斜视,径直向前走去,心中却如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

“赵大人留步!”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赵世卿转身,见是首辅叶向高快步走来。叶向高面色凝重,压低声音道:“赵大人今日之举,实在冒险。”

赵世卿苦笑道:“下官也是无奈之举。山东灾情紧急,若是再拖延下去,只怕会酿成大祸。”

叶向高叹了口气,环顾四周后更压低声音:“陛下此举,意在借刀杀人。那些矿税监平日里横行霸道,陛下早有整治之意,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如今借水患之事,正好让他们自食其果。”

赵世卿心中一凛,顿时明白了皇帝的深意。原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山东水患,更是借此机会整治那些无法无天的矿税监。若是他们治理水患成功,自然皆大欢喜;若是失败,则正好借此治他们的罪。

“可是...”赵世卿犹豫道,“若是那些矿税监敷衍了事,受苦的还是山东百姓啊。”

叶向高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所以陛下才派了督察组前去监督。东厂和锦衣卫的人都在其中,那些矿税监不敢不尽心尽力。”

赵世卿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皇帝的谋算又多了几分敬佩,却也多了几分寒意。这位深居简出的皇帝,即使二十五年不上朝,依然将朝政牢牢掌控在手中,将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告别叶向高后,赵世卿独自一人走在出宫的路上。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红墙黄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紫禁城,看似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

他突然想起多年前刚入仕时的自己,那时满怀理想,立志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如今多年过去,他虽官至户部尚书,却深感无力。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地方上的贪腐横行,这一切都让他时常感到疲惫不堪。

今日之事,看似圆满解决,实则暗藏杀机。那些矿税监在地方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岂会轻易就范?东厂和锦衣卫的介入,固然能起到威慑作用,但也可能激化矛盾,导致更加复杂的局面。

想到这里,赵世卿的心情越发沉重。他抬头望天,只见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明媚得有些刺眼。这京城的天空,与山东那片被洪水肆虐的土地,竟是同一个天空。

不知不觉间,他已走到了东华门外。等候多时的家仆见他出来,连忙迎上前来:“老爷,您可算出来了。朝会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小的见各位大人们出来时,神色都很不寻常。”

赵世卿摆了摆手,没有回答。他回头望了一眼巍峨的宫墙,那红墙黄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却也格外冷漠。

上车之后,赵世卿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朝会上的那一幕幕。小郡主天真无邪的脸庞,万历帝深不可测的眼神,百官震惊的表情,还有那些矿税监党羽苍白的脸色...

他突然睁开眼睛,对车外的家仆道:“先去一趟通政司,我要查阅山东最新的急递。”

“老爷,您已经三天没好好休息了...”家仆担忧地说。

“无妨。”赵世卿坚定地说,“在督察组出发之前,我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山东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参考。”

马车转向通政司的方向驶去。赵世卿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条街道如此繁华热闹,与山东那些被洪水淹没的城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想起了那些奏疏中描述的惨状:淹死的牲畜漂浮在水面上,百姓挤在高地上等待救援,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悲剧...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他的心如同被针扎般疼痛。

到达通政司后,赵世卿立即调阅了所有关于山东水患的急递文书。越是阅读,他的心情就越是沉重。灾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而且还在持续恶化。

“赵大人,您怎么来了?”通政使见到他,惊讶地问道。

赵世卿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山东的情况很不乐观。我必须立即面见陛下,请求加快督察组的行程。”

通政使叹了口气:“赵大人,您这是何苦呢?陛下既然已经下了旨意,自然会尽快安排。您这样急切,反而会惹人非议啊。”

赵世卿苦笑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每拖延一天,就可能多死成百上千的百姓。我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却不能及时救济灾民,实在是愧对圣恩,愧对百姓啊!”

通政使沉默片刻,低声道:“赵大人忧国忧民,下官佩服。但是朝堂上的事情,远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那些矿税监在朝中都有靠山,此次陛下借水患之事整治他们,必定会引发反弹。您还是小心为妙。”

赵世卿感激地点点头:“多谢提醒。但是我心意已决,为了山东百姓,冒再大的风险也值得。”

离开通政司后,赵世卿立即递牌子请求面圣。出乎意料的是,万历帝很快便召见了他。

在乾清宫东暖阁内,万历帝披着一件常服,正在翻阅奏折。见到赵世卿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淡淡道:“赵爱卿去而复返,所为何事?”

赵世卿跪地叩首:“陛下,臣刚刚查阅了山东最新的急递,灾情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臣恳请陛下下旨,让督察组即日出发,不得延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养生小帝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狂兵枭龙落河三千星万古神话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帝国崛起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私欲:江湖往事万古神帝张若尘梦想为王重生娇妻已上线生子当如孙仲谋陈二傻的美丽生活至尊仙帝什么?!教主大人也重生了?吞天圣帝极品小农民沙漏逆行岁月
经典收藏屏障之外大秦之纵横天下世子好凶亮剑小透明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暴君总想生三胎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龙飞凤儛我保驾大楚小掌柜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大国航空南疆少年走天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干晋天才宝宝,神医娘亲三国:破梦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开局当太监,我一样权倾天下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
最近更新退隐江湖那些年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大明养生小帝姬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青铜账簿与铁王座风起赣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祖宗们,时代变了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大明养生小帝姬 溯河燃灯者 - 大明养生小帝姬txt下载 - 大明养生小帝姬最新章节 - 大明养生小帝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