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禁地之外,风清扬感受到那道青袍身影的气息彻底消失在天际,方才缓缓收回目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意味,随即再次闭上双目,如同化作了山巅的一块磐石,默默守护着这片历经劫难的土地。
而此时的向之礼,已然远离了黑邙山脉,远离了修仙界的纷扰喧嚣。
他并未施展任何遁术,甚至刻意放缓了脚步,如同一个真正的凡俗旅人,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苍茫大地之上。
心中那团燃烧了数百年的、名为“化神”的执念之火,被风清扬的一席话和两次失败的冷水彻底浇熄,暂时封存于心底最深处。
他不再去思考如何突破,不再去感应天地元力的细微变化,甚至不再刻意运转功法恢复修为。
他只是走着,看着。
他走过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看细雨润物无声,新笋破土而出,农人赤脚插秧,汗水滴入泥土,与秧苗一同生长。
他坐在田埂上,听着老农用粗糙的乡音唱着古老的秧歌,那歌声里没有修仙者的长生久视,只有对土地最质朴的敬畏与对收获最直接的期盼。
他走过了荒凉古老的西北戈壁,看风沙如何年复一年地雕刻着巨岩,看耐旱的荆棘如何将根须深入地下数十丈汲取水分,看商队如何依靠星辰和骆驼刺辨认方向,在死寂中蹒跚前行。
他与一个即将干涸的小绿洲里最后一位守井老人对坐整夜,听老人用沙哑的嗓音讲述绿洲的缩小、族人的迁徙、以及那口古井中越来越浅的水线,感受着那份与天地争夺生存空间的无奈与坚韧。
他混入喧嚣的运河码头,做了几个月的扛包苦力。
每日听着号子,流着臭汗,感受着肌肉的酸痛与疲惫后那碗粗劣浊酒带来的短暂麻痹。
他看到了底层劳工的挣扎与义气,看到了帮派头目的贪婪与算计,也看到了漕运官员的虚伪与腐败。
红尘百态,酸甜苦辣,皆如流水般从他心中流过,不留下痕迹,却洗去了最后一丝高高在上的修士心态。
他甚至在一座香火鼎盛的古刹旁,结庐而居了半年。
每日听着晨钟暮鼓,看香客们虔诚叩拜,或求福,或问缘,或消灾。
他并不拜佛,只是静静看着那泥塑的佛像,看着那袅袅的青烟,思考着“信仰”与“力量”的关系。
方丈是一位须发皆白、毫无修为的普通老僧,却眼神通透,智慧圆融。
两人时常对坐,不谈佛法,只论世情。
老僧言:“众生皆苦,所求不同。我佛慈悲,非是赐予,而是指引放下执念,见性成佛。”
此言如清风拂过,让他对“执念”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的伤势,在这一次次的行走与观察中,悄无声息地痊愈了。
回元仙草的药力彻底化开,那些纠缠的法则之伤也被时光和心境慢慢磨平。
他的修为甚至在不经意间重新回到了元婴后期,水到渠成,波澜不惊,灵力更加凝练通透,与天地间的隔阂感进一步减弱。
但他依旧不在意。
他沉醉于这种“无所求”的状态,沉醉于单纯作为一个“观察者”的乐趣。
这一日,他行至一条奔流的大江之畔。
时值盛夏,暴雨初歇,江水浑浊汹涌,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他坐在江边一块被冲刷得光滑无比的巨岩上,看着湍急的江水,目光沉静。
他看到上游冲下来无数断枝残叶,甚至还有淹死的牲畜,在漩涡中沉浮,瞬间被吞没。
他看到岸边的水鸟,并不与激流对抗,而是轻盈地掠过水面,精准地啄食被水流冲得晕头转向的小鱼。
他看到江心一块巨大的礁石,任凭江水如何冲击拍打,岿然不动,反而将水流分割成两股,在其身后形成一片相对平静的回流区,一些细小的浮萍在那里安然聚集。
他就这样看着,从正午看到日落,又从月升看到黎明。
忽然间,他心有所感。
那奔腾的江水,何尝不像天地间磅礴的元力?汹涌澎湃,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变化,从不为任何个体停留。
那些被冲走的断枝牲畜,如同不懂天地法则、试图逆天而行的修士,瞬间便被巨力碾碎吞没。
而那些水鸟,则像是初步懂得“顺势”之妙的修士,它们不对抗水流,而是借助水流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的。
至于那江心礁石,则更像是一位真正的高明之士。
它并非被动承受,也非盲目对抗,而是以其坚定不移的“本性”(道心),屹立于激流之中,巧妙地利用水流自身的冲击力,反而在其影响范围内,创造出了一片符合自身预期的“规则之地”(领域)。
“顺势……并非随波逐流,放弃自我。”
“而是要在明悟天地大势的基础上,保持真我本性,而后巧妙地引导、利用这股大势,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让大势为我所用,塑造出利于自身的‘小势’!”
“化神化神,化的不仅是力量,更是对天地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之道!要成为那江心之石,而非水中浮木,亦非岸上观者!”
轰!
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识海中的迷雾!无数过往的感悟、观察、经历在这一刻疯狂地交织、融合、升华!
他明白了风清扬所说的“时机”。
时机并非被动等待,而是当自身对“势”的理解和掌控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便能与天地大势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那时出手引导,便是水到渠成!
而非之前那般,自身尚是“浮木”,却妄想强行引导“江河”!
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与喜悦感充满心间。
他依然没有去冲击化神壁垒的冲动,但他知道,那条路已然无比清晰地铺展在眼前,再无迷茫。
他缓缓站起身,对着那奔流不息的大江,深深一揖。
“多谢指点。”
然后转身,飘然而去。
十年游历,暂舍执念。观天地,阅红尘,万物运行,皆为师友。
而今,课业暂毕。
是时候,回去了。
回到那处起点,以全新的心境,去完成那最后的功课。
青袍身影渐行渐远,步伐依旧从容,眼神却愈发深邃平静,仿佛已与这方天地,再无分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别叫我老祖,我只是个筑基修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