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伟的风头越来越盛,圣眷日隆,新军初成,财源广进,这一切都让温体仁集团感到极大的威胁和嫉妒。正面攻击收效甚微,温体仁决定兵行险着,借刀杀人。
这一日,一份来自宣大总督的紧急军情奏报送入内阁:察哈尔部蒙古骑兵有异动,似有南下劫掠之意,请朝廷预作防备,并请调拨粮饷。
温体仁看到这份奏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他立刻密会了几个心腹党羽。
“王贼如今圣眷正浓,其所恃者,无非是那支还在襁褓中的新军和些许敛财之术。若其首战便遭惨败,甚至葬身虏阵,则一切烟消云散。”温体仁阴恻恻地说道。
“相爷的意思是?”
“催促陛下,令王小伟率其新军,前往宣大边境‘巡边’,美其名曰‘以实战练新军’,实则将其送至虏骑刀口之下!再暗中与蒙古那边透个消息……想必他们很乐意拿这支‘明军精锐’开刀,以振声威。”
“此计大妙!但…若是他侥幸得胜…”
“得胜?”温体仁冷笑,“他那新军成军不过数月,火器虽利,但野外浪战,岂是蒙古铁骑的对手?即便不胜不败,只要拖延其粮草补给,再令宣大总督稍作‘配合’,困也能困死他!到时,战败之责,自然由他这主帅承担!”
计议已定,温体仁党羽立刻行动起来。数日内,多名官员上疏,纷纷称赞新军气象一新,理应拉出去历练,既可威慑边塞,亦可检验成效。言语之间,仿佛新军已天下无敌。
崇祯被说得心动。他也想看看花了这么多钱粮的新军到底战力如何,若能小胜一场,自是极大鼓舞人心。他便召来王小伟商议。
王小伟一听,心中立刻警铃大作。新军训练不足,军官缺乏实战经验,此时拉去边境与机动性极强的蒙古骑兵野战,凶多吉少。这分明是温体仁的借刀杀人之计!
但他不能直接拒绝。略一思索,他慨然应允:“陛下,新军确需历练。臣愿往!但乞陛下允臣三事。”
“爱卿但说无妨。”
“第一,此番巡边,旨在练兵固防,非寻求决战,请陛下明谕宣大总督,予以配合,切勿贪功冒进,反中虏寇奸计。”
“第二,新军火器依赖后勤,请陛下旨意,沿途州县务必保障粮草弹药供应,若有延误,以军法论处!”
“第三,兵贵神速亦贵机密。臣之行军路线、日程,除陛下外,切勿使他人知晓,以防泄露于虏。”
崇祯觉得有理,一一应允,并特意下旨给宣大总督和沿途官员。
王小伟领旨出宫,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温体仁既然出此毒计,必然还有后手。此行不仅是对新军的考验,更是对他自身的一次生死历练。
他回到都督府,立刻召集亲信将领和参谋(讲武堂的佼佼者),通报情况,研究地图,制定行军路线和应急预案。他决定采取“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充分发挥火器优势,稳扎稳打,绝不轻易分兵冒进。
同时,他密令“夜不收”精锐,提前出动,不仅侦查蒙古骑兵动向,更要严密监视宣大总督府和可能通往关外的异常人员往来,试图抓住温体仁通敌的证据。
一场明枪暗箭交织的大幕,缓缓拉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