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牛继宗瞠目结舌,其实他并没多少生气。毕竟这是儿子的好友,还是有困难真的帮助那种。
这很难得。
花费一千两银子摆平的事情,也是骗人的,只是镇国公府同意了这一门婚事,这件事情才算解决:“你这人脸皮怎么这么厚?比你爹脸皮厚多了,三年不见,这是去锤炼脸皮去了?”
想要轻描淡写化解他的儿子惹出来的祸事,竟然还有脸让他帮着谋划一个职位?
牛继宗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不要脸,这才是真的顺着杆子就往上爬的典范。
贾范眼皮直跳。
牛继宗还是那个牛继宗,嘴巴不饶人,贾范连忙陪着笑脸:“伯爷,这不是不能让您损失了面子,又损失了银子?您人脉广,帮着我谋个前程。”
牛继宗有实权,乃是京营提督。
爵位又是一等伯,在神京城的人脉,不是贾家两府可比。可能当年人家祖上不争气,没干过贾家祖上,但是人家镇国公府老牛家子孙争气,把贾家两府比下去了。
牛继宗只要愿意,贾范谋一个军中之职,还真没什么问题。
“你要什么前程?”
牛继宗斜睨着贾范,他是很少见到贾范如此低三下四的,苦苦哀求于人,还说了这么多好听的话:“你是监生,是要参加科举的,要是考中进士,以后还不是平步青云?”
“嘿...”
贾范挠了挠头:“这不是看上一门婚事,我这赤条条白身一个,又是家中庶子,怕配不上人家,所以就想到了捐官。等着考举,时间上来不及。”
“哦?”
牛继宗似笑非笑的看着贾范:“原来如此,不过我能帮你谋取的,只能是军中之职,且,不能超过五品,银子嘛...这个价也差不多。”
成了!
贾范赶紧起身躬身一礼:“多谢伯爷,您看我什么时候上任,我这边挺急的。”
挺急?
去军中就去军中,总好过,被贾珍打一顿。
没办法,这次他惹了祸,不好意思让焦大骂人。
“明日我去军中,你跟着我去吧。”
牛继宗起身要走:“我这边帮你去打点,将你名字录入兵部。”
“嗳嗳嗳...”
贾范眼珠子再次一转:“还有一事麻烦伯爷,我这边缺一个媒人,等着我有了官身,帮我做一次媒人呗。”
牛继宗被气笑了:“嘿,你这小东西,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不要脸?还真将我当成你的长辈使唤?”
贾范正要死皮赖脸纠缠,牛继宗一甩衣袖:“罢了,罢了...谁让你小子,与犇哥儿关系好呢,等你有了官身,什么时候有空,与你父亲商量好,就告诉我。”
牛继宗走了。
牛犇嘿嘿笑着:“恭喜范大爷。”
“恭喜个蛋!”
贾范脸色一变:“真想割了你的鸟儿,塞你屁燕子里面去,狗东西,你转眼将我卖了?你许诺的那家铺子可不够,我想现在还不敢回家呢,刘元治都杀宁府去了。”
“范大爷。”
牛犇哭丧着脸:“许诺你那家铺子,就已经价值至少两三千两银子,你竟然还敢要别的铺子?”
“狗曰的,真是他大娘敦伦了他三大爷,我这绕来绕去,白赚了一顿打,还是娶了刘家女!”
那个横竖都是三尺的女人...牛犇很是郁闷。
牛犇心情不佳:“所以,这件事情没成,范大爷一间铺子都别想要!”
“嗨?”
贾范不乐意了:“你这是属驴的?说翻脸就翻脸?当初可没有说,我一首诗就能让你成功。阿牛,你也不想你与你叔养在外面那个妾的...”
“祖宗!”
牛犇捂住了贾范的嘴:“好祖宗,我给你,我都给你,将我自己也给你行不?可不兴说!要命啊...”
贾范起身就走:“明日早上,我与你爹去军营之前,朱雀街那铺子,城东那家布店地契给我送去。”
贾范心情好了。
要是真的贾珍生了气,城东的布店给他消消气。
只是,贾范刚出了镇国公府,走了没多远,就遇见了贾珍:“孽障,你往哪里跑?”
“爹!”
贾范赶紧搂住贾珍:“亲爹,我给你准备了一间铺子!”
贾珍火气顿消:“哪间铺子?”
果然...缺钱的男人最好糊弄:“城东,地契还没拿到手,我这不是被人坑了,刚刚要了好处回来,正打算明日拿到地契,去孝敬您老呢。”
“不要糊弄我。”
贾珍眼珠子乱转,宁府一年不如一年,他都快急死了,多一家铺子,对于宁府来说,绝对是好事。
“我能糊弄您吗?”
贾范低声道:“这不,刚刚见了牛伯爷,捐了个官,千户...明日去报到。”
“什么?”
贾珍脸色一变:“军职?”
贾范连忙解释:“这不是我看中了一家姑娘,需要一个官身...”
“你看上了别家姑娘?”
贾珍眼睛亮了,这孽障当初逃婚,给他造成了个很大心理阴影,现在他主动提出看中别家姑娘,别提他多高兴:“哪家姑娘?”
“秦府。”
贾范也不藏着掖着了:“等我有了官身,牛伯爷帮我做媒。”
“啧啧,秦府...秦邦业之女?那个没人娶...额...”
贾珍砸吧这嘴:“是不是翻墙看过人家姑娘?”
这混账,最喜欢翻墙看别家姑娘...别人婚事,他也操心。要是看不上眼,怕是没有这么积极:“这件事情尽快,我听说皇帝重病,已经秘密召外地皇子回京,尽快定下婚事,可别皇帝驾崩,三年内无法娶妻。”
贾范嘴角一抽。
正思索着,秦可卿怎么没人娶的时候,贾珍神经质一样忽然又是脸色一变:“不行,军职不可以。”
贾家当初就是因为军中势大,才会沦落到现在这一地步...现在贾家在军中依旧还有影响,贾家人不从军...
这几乎约定成俗:“你等一等,我再帮你参谋参谋。”
“爹。”
贾范直翻白眼,怎么说贾家的人蠢呢?
贾家现在依旧军中有一定影响,偏偏贾家死脑筋的要家中子弟读书考举,军中影响这么大了,怎么,还想在文臣体系创造影响?
贾家要干嘛?
知道贾敬为什么考中进士,又去做了道士?
怕是只有贾敬自己知道!
作为武勋,不去军中从军,皇帝能放心?能不怀疑,贾家别有所图?
贾家影响力还在,贾家同一盟友的四王八公一脉,一旦贾家在文臣体系中站稳脚跟,那无疑是十分可怕的力量。
所以,瞧瞧四王八公一脉,哪家子弟当真去考举了?
贾家人,没有明悟最关键的一点:“牛伯爷答应了我,就说明,我们贾家,只能从军中谋富贵!”
“再说这太平盛世的,没有仗打,没有军功,我这辈子可能就只能是小小正五品。”
哪个皇帝,担心军中五品军职造反的?
贾范没多大理想,享受一下富贵,找个机会,率领海上队伍,攻占南洋、东洋...啧啧,小日子真有盼头。
贾珍沉吟着:“也罢,你有主意就好。”
贾范告辞离开,等着贾范走远,贾珍忽然一愣:“不对,我本来要狠狠修理这孽障一顿的,怎么...”
“怎么就放他走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