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中,秦业吃着早饭,感觉很是美味。
不得不说,宁府的膳食,秦府比不上。
有钱人就是懂得享受,吃一顿饭,都那么讲究...都能做出花来。
“不错,不错。”
特别是这是女儿为他准备的,秦业吃的浑身暖流,脸上都笑出来了褶子。
“这是王府的厨子做的。”
贾范笑着给秦业倒茶:“岳父要是喜欢这种口味,调几个厨子去秦府。”
“不用了。”
秦业吃过饭之后,拒绝了贾范的好意:“我这一把年纪了,已经不再只为了口腹之欲。这种饭菜过于精致,秦府可是吃不起。”
这些食材就是价值不菲,秦业抠搜成了习惯,节俭也成了习惯,就算是升官之后,也没有改变。
不是吃不起,而是舍不得。
秦府在王府这里占了太多便宜,只说他的儿子秦钟,现在每天药浴,那都是大笔银子,王府还在提供着。
事事都占王府便宜,那就是他贪得无厌了。
贾范耸了耸肩,转移了话题:“这次乡试,可就要麻烦岳父了,小婿也就在外面照应着,阅卷还要岳父等老翰林们费心了。”
根据不同省份而言,参加乡试的人数各异,京兆府乃是整个大正,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仅仅一个神京城,就足足百万余。
这里又是读书人汇聚之地,寻求梦想之地。
这里的读书人,相比较其他各省,会多出很多。
黄浩徇私舞弊一案没有案发前,报名人数已经过万。
现在贾范没有去了解,现在报名参加乡试的人数,应该没有减少多少,毕竟参与徇私舞弊的人,也就只有那么多,都被取消了科举资格,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别看这过万人参加乡试,最后能够中举的...绝对不会超过三百人,而要在这过万份考卷中,挑出来三百左右的考卷,那是庞大的工程。
就比如上一次的乡试,应试者超过了十万,最终整个大正,中举的人还没有到三千,百分之三都没有达到。
秦业很是无语。
阅卷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翰林院参与其中,多一个贾范不多,少一个贾范不少,贾范则是低声说:“考试期间,所有考官的饭菜,小婿包了。”
秦业还没说话,但是一直都竖着耳朵的同考官开了口:“那就多谢王爷了。”
刚才秦业吃贾范带来的饭菜的时候,同考官口水差点流下来...乡试前后要考三场,每一场是三天,前后就是九天。
乡试人数不少,必须要考官挨个阅卷,最后一起商议最后的名额,还需要至少半月时间,甚至二十来天,算上九天考试时间,忠勇郡王算是一个月左右时间,都要管着他们的吃喝。
其余考官,也是忙不迭的点头。
主持乡试考试的,除了正副主考,还有四名同考官,一名提调官...现在都在这里呢。看到他们点头不反对,秦业也很无奈:“也就这几位老大人心怀宽广,不与你计较,这段时间的酒菜,可要费心。”
秦业不傻,自家女婿这是给他脸呢,就是故意这么说,让其他考官感激他。
贾范点头:“几位大人,这里的茶叶是本王从带来的好茶,不要客气。”
几个官员内心喜悦:“多谢王爷恩典。”
本来他们担任考官的时候,是与忠勇郡王一起做考官,心里还有很大的压力...现在看来,忠勇郡王也很是温和,通情达理...就是有一点点懒,不想阅卷。
这些茶,可都是贡品,是天子的赏赐,一般的官员,还真无法享用。
贾范不喜欢喝茶,秦可卿喜欢喝茶,却也喝不多,王府这玩意多的是...都被秦可卿送了人。
珍老爹、嫡母尤氏,也都是喝这种茶。
甚至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与王熙凤,都因为秦可卿喝上了这种茶...贾范的这种茶,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贡茶。
贡茶是供用皇宫中的人所用,天子用的茶,比贡茶还要好...这些人刚喝了一盏茶,自然是品出来了这茶的不同。
贾范出了门,已经有考生陆陆续续的进入考场...见到贾范的时候,这些考生纷纷见礼:“拜见王爷。”
贾范的原因,让他们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黄皓之流,垄断了科举,几天前的乡试,要不是贾范的缘故,他们怕是早已经落榜,就算是写的答卷再好,也是没有机会。
所以,除了科举徇私舞弊既得利益者,才会憎恨贾范,而九成九的考生,都会感激贾范...偏偏他们这九成九的考生,最没有话语权。
贾范就是他们心中公平公正的代名词。
只是普通考生不多说罢了,都记在心里。
“好好答卷。”
贾范让他们起身:“不要有什么压力,只要你们真才实学,不要怕无法考上。”
考生们纷纷离开,寻找自己的考号...贾范这个时候,看到贾珠走了进来...贾珠正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东张西望。
只是,他的头上那根独角,不,那根疙瘩很是别致...贾蓉大婚当晚,贾珠也是想要偷听墙角的人。
贾范自然给了他一石子。
贾珠额头上的疙瘩,比拇指还要长一些,就像是额头上长了一根角,疙瘩顶,红的发紫。贾范顿时一乐:“珠大叔,你这是红得发紫了啊,定然有好运。”
贾珠一囧。
那晚的事绝对不能说,他捂着额头上的疙瘩,似乎还有些疼,龇牙咧嘴的:“唉,晚上起夜没看清,撞床梆上了。”
你这不是撞床梆上,是撞在奶上了吧。
还真别说,贾珠也不知道有没有恢复,要是下面不行,上面这根也可以哇...贾范为自己的邪恶想法,感觉到血液沸腾了一下。
贾范也不揭穿他,笑呵呵的目送他去找考号。
目光逡巡,贾范其实想要见的人,就是杨顺平。对于杨顺平,贾范暗中观察了好一段时间了,这个自幼在原雍王府长大,几乎没怎么出过门的人,竟然脾气很好,且很是孝顺。
照顾他长大的嬷嬷,被视作母亲一样。
杨顺平几乎不生气,而且心地善良,却又懂得时令与耕种...在农庄的时候,还会亲自耕种。
贾范没有亲自监督,而是封神榜上的神灵,一直都是暗中保护他,顺便也算是观察他,贾范必须要确定这个奇货可居的人,值不值得他付出努力帮助他。
还好,杨顺平没有让他失望。
“拜见王爷...”
贾范没等多久,就看到穿着普通的杨顺平,背着箱笼,手里提着篮子走了进来。看到贾范的时候,杨顺平快步走了过来。
贾范扶住他:“好好考试,我相信你的才华。”
杨顺平心里很暖,贾范不仅帮助他解决了户籍问题,还帮助他成了监生,帮他报了名考试,要知道,不论是童生试,还是乡试,或者会试...
都需要提前一段时间报名。
而他已经错过了报名时间,贾范却帮助他解决了一切...让他可以生活在阳光下,而不是将他藏起来。
杨顺平是一个很安静的人。
就算是面对贾范,有礼有节,依旧情绪稳定,不因为身份问题,而瑟缩,或者敬畏之类的...贾范最欣赏的就是杨顺平的处世心态。
杨顺平郑重点头:“学生会认真的。”
其实,贾范最想要看到的是,等着杨顺平殿试的时候,要是才学尚可,鸿佑帝亲自出题考他的时候。
这是不是算是父子相见?
到时候,杨顺平心态还能这么平稳吗?
贾范吩咐日游神:“盯着杨顺平还有贾珠,他们要是能够独立完成考试不用管,要是才学欠缺,暗中帮助一把。”
唉。
贾范感慨。
本王,其实也是徇私舞弊了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