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没流泪,更没晕倒,在皇帝面前,早就没了掩盖的东西,他知道了自己的真面目,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从良妃那贱人死的时候,他就已经怀疑本妃了,缺的只是一点实证,因为我的两个儿子很优秀,他不想让儿子的名义受损,所以,他一直留着本妃,本妃也遂了他的意,多年了,一直都没再行动。
看来,本妃错了,人啊!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那就必须坚持走下去,既已经做下了毒事,就不应该回头,更不该手软。
“大理寺死了几个人?”
“大理寺只有人受重伤,因为是从外面进攻,也知道玲珑阁那些杀手的厉害,我们主要的进攻方式是放箭”。
随行太监心里鄙视道:这女人果然是个狠毒的,这是不死心?也不瞧瞧现在是什么状况?还以为能继续玩你那套青梅竹马的把戏?
“淑妃娘娘,圣上口旨,让娘娘去礼王府最后看一眼,礼王的尸身已经秘密移回王府”。
“呵呵!尸身已经秘密移回!连你这么个奴才也要来踩上一脚?信不信本妃就选你去陪葬?”
“娘娘这个想法怕是要落空了,五皇子未及弱冠便薨逝,陵墓修得并不大。
玲珑阁在三川镇,派出六十名杀手去闯宜熙园,全部被就地政法,无一生还,京城这边又是足足二十名跟着去了。
殿下应该不喜欢奴才,他最喜欢的那位南茂人,因为不甘心自己派出的下毒队被擒,也是亲自出马,结果被逮了个正着。
据说,那老毒物是被他们南茂人逮到的,因为大家都忙着种地,无人有闲功夫管他,所以,干脆两锄头锤废之后,扔到狼群边上。
娘娘也不用疑心大理寺的证据有什么猫腻,玲珑阁挑唆东越和南茂一起向大启开战,这不是个人之间的仇怨,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对方自然不会让人全身而退的,他们留下不少证据,之前的时候,因为燕王爷和唐大少爷要面对两国来犯,有些东西不好公开,便一直捂着。
如今,东越国皇室已经不存在,南茂那边,他们向后退的速度倒是很快,就是我们大??这边没那么多种地的人,推进得倒是不快。
不过,事情已然成了定局,这些东西,讲出来,倒也不存在什么泄不泄密的事。
蒋家和汪家那些暗中的勾当,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万岁爷暂时腾不出人手来清理,因为玲珑阁打的主意就是让东越、南茂一起出手对付燕王爷,唐家虽然心中有许多不忿,但毕竟是职责所在,于是就形成了燕王和唐家与那两国血拼,而玲珑阁则趁机抓了嘉敏郡主,相当于把燕王的脖子死死掐住,他们即使从战场上侥幸活下来,那也只能仰人鼻息过活。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嘉敏郡主,确实就是燕王爷的强大后盾。圣上也不是对敌国的狼子野心不掌握,只是户部被蒋尚书一伙把持得太久,加之过去的粮食作物又不丰产,百姓尽最大限度地纳了税粮,朝廷依然很穷,万岁爷做什么事都捉襟见肘。
现在不同了,嘉敏县主一家子,不但救了命悬一线的燕王爷,一文钱没收,就把燕王爷医好,还养着燕王的大军,万岁爷只是去年的时候,让人悄悄送了一块允许养兵五万的令牌过去,可银子却是没有的。
换了别人,那令牌可是一点作用没有,因为没有谁能养活那么多人,但对于燕王和嘉敏县主却不同,嘉敏县主的私人庄子就有几万亩耕地,而这些耕地,全都是别人不要的废地改造的,就连皇上封县她为县主的时候,为了庄子的安全起见,把她庄子前的一大滩无用水洼子赏给她,现如今,她已经通过改造,多得了一两千亩水田,这些就够厉害的了,按她改良的水稻种植新方法耕作,产量翻了两倍多,还有其它亩产几千斤的所作物,这些粮食,足够养活几万人。
蒋大人之所以会火急火燎的要嫁女儿,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女儿年龄大了,实在是他在户部,可操作的空间太小了,仗都打了一两个月,兵部都没开口要过一粒粮食。
玲珑阁之所以能挑唆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听说了嘉敏县主的大能耐,想把她抢到手之后,让其成为自己赚钱的好工具,可惜,无论是以一国之力从明面上硬抢的东越和南茂,还是想从背后偷袭的玲珑阁,结果都失败了!
嘉敏郡主,天生就是燕王妃!她让唐二将军在北边种的水稻,今年也是大丰收。
玲珑阁哄骗东越和南茂,说礼在北边养了不少私兵,一旦开战,燕王会四面烽火,实际上,私兵有人养,但不多,就一万来人,被唐二爷带走了,去北冥人眼皮底下种水稻了”。
小太监很嚣张,讲起事来,比大理寺卿还有说服力。
怎么还不见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农女的开挂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