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十月,华北平原的战火暂歇,但由八路军新式装备所引发的冲击波,却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向全球扩散,深刻地改变着战争的形态与各方力量的平衡。
欧洲,东线战场,莫斯科郊外。
凛冽的寒风卷着雪花,抽打在苏军士兵满是硝烟污垢的脸上。他们刚刚发动了一场旨在撕开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防线的凌厉反击。熟悉的t-34坦克集群引导着步兵,如同往常一样发起了冲锋。
然而,这一次,德军阵地上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以往那种稀疏、间歇的mG34机枪射击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头皮发麻的、如同撕裂布匹般的高速连续射击声! 子弹如同泼水般从德军新构筑的加固工事中倾泻而出,形成了一道几乎密不透风的死亡金属风暴!
“哒哒哒哒哒哒——!”
那是德军最新装备的mG-41通用机枪(历史上mG42的前身,因技术刺激而提前诞生)的咆哮!其高达每分钟1500发的恐怖射速,远远超过了苏军熟悉的任何一款自动武器。弹雨瞬间笼罩了冲击中的苏军步兵,成片的战士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倒下,鲜血染红了雪地。
几乎同时,德军散兵坑中跃出的步兵,手中持有的不再是老旧的毛瑟步枪,而是一种造型新颖、可连续射击的自动步枪!那是德军紧急仿制并改良了缴获的苏制AK-41自动步枪和通过地下渠道获得的八路军56冲样本后,定型的mp-41突击步枪德军基于缴获的自动武器紧急仿制改进的中威力突击步枪,仍沿用mp编号),其提凶猛的近战火力,暂时压制住了苏军的AK41自动步枪,以及仍大量装备的莫辛-纳甘步枪和波波沙冲锋枪。
苏军的进攻浪潮,在这突如其来的、远超预期的炽烈火力下,第一次被硬生生地阻滞、拍碎在了德军阵地前。坦克失去了步兵的掩护,暴露在德军新锐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炮的直射火力下,接连被击毁燃烧。
“见鬼!德国人从哪里搞来的这些新式武器?!”一名苏军团长趴在弹坑里,对着电话筒声嘶力竭地吼叫,声音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他的部队在短短半小时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伤亡。
类似的场景在东线多个地段上演。得益于提前获得的技术刺激,德军加速了新一代轻武器的研发与列装步伐。尽管在重型装备和战略资源上依然面临压力,但其步兵分队的火力密度和持续性得到了飞跃式提升,给习惯了以往交战模式的苏军造成了极大的适应困难和惨痛损失。
消息很快通过加密电波传回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握着烟斗,面色阴沉地看着前线发来的惨重损失报告和关于德军新式武器的描述。
“我们的‘盟友’……提供的技术,看来并不像他们保证的那样独一无二!”斯大林冷冷地对贝利亚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对内部情报保密不力的不满,以及对外部技术扩散的警惕。“德国法西斯的老虎,装上了更锋利的牙齿!这必须引起我们最高的重视!”
迫于东线骤然增大的压力和装备优势的相对削弱,斯大林不得不签署命令,暂缓从远东向欧洲抽调更多生力军,并要求远东方面军对日作战“采取更稳健的攻势,优先巩固既得战线,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来自西伯利亚的援兵和物资的减少,间接影响了苏军在满洲的进攻锐气,战线在吉林、长春外围逐渐稳定下来,从狂飙突进转入了残酷的阵地消耗战。
鬼子的关东军因此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
长春,关东军司令部。
梅津美治郎大将看着来自东京大本营和欧洲情报机关的综合简报,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
“参谋阁下,看来俄国熊在欧洲被德意志的猎枪狠狠教训了!”一名参谋军官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语气报告,“莫斯科已下令其远东部队转入守势,我军压力大减!”
“幺西……”梅津美治郎沉吟道,“这确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华北的失败教训深刻,八路军装备之精良、战力之强悍,已远超预期。帝国必须尽快获得可与匹敌的武器!”
他的目光投向了巨大的中国地图,最终定格在绵长的海岸线上。
“华北平原的失败,已成定局。但帝国决不能失去在中国的立足点!”他猛地一拍桌子,“命令:”
“一,关东军各部,抓住苏军攻势减缓的时机,全力加固长春、沈阳、旅大等核心要塞防御,深挖工事,囤积物资,准备长期固守!”
“二,急电东京大本营和支那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陈述利害,请求将原计划增援满洲的部分师团和所有新锐装备,转而投入山东方向!”
“三,批准执行‘海号作战’计划!以海军护航,运送第32、第35师团等精锐部队,在青岛、烟台等地登陆,增强山东半岛防御,并以山东为基地,伺机向八路军控制的华北腹地发起反击,打通与江苏、安徽的联系!”
日本的战略重心,开始做出艰难的调整:暂时放弃在东北与苏军进行大规模野战决战的企图,转而固守要点;同时,将有限的战略预备队和新装备,投向山东,试图稳住关内战场,并寻找反击机会。
---
重庆。
委员长看着军统送来的关于欧洲战局和日军动向的分析报告,脸色阴晴不定。
“辞修,”他对身边的陈诚说道,“八路在华北坐大,已是心腹之患。如今日军重心南移,苏俄又在北边被德国人绊住了手脚……这或许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个机会。”
“委座的意思是?”陈诚小心翼翼地问。
“八路光复国土是假,扩张地盘、收买人心、以待将来与我争夺天下是真!不能再让舆论被其‘抗日英雄’的表象所蒙蔽!”
很快,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势,通过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扫荡报》等喉舌,在国统区乃至通过渠道向海外蔓延开来。
《八路在华北大肆扩军,意欲何为?》
《论统一政令军令之必要性——警惕某些武装尾大不掉》
《匪谍蠢蠢欲动,破坏抗战团结之阴谋亟待警惕!》
...
文章内容极尽影射、歪曲之能事,刻意模糊八路军抗击日军的主体功绩,大肆渲染其“招兵买马”、“自行其是”、“拒绝中央整编”等行为,将其描绘成一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随时可能破坏抗战团结的军阀势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亮剑:阅兵装备,李云龙惊呆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