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不用在意我,这都是小事,也不用往外说。” 家丰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轻声道,“您还是赶紧让铁蛋弟弟试试这拐杖吧。”
“行。” 李铁匠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 这孩子的脑子,怕是好了。他接过拐杖,转身快步走向侧屋。
屋里传来几句模糊的说话声,没过多久,李铁匠又走到门口,朝家丰喊:“小丰,你过来给看看,铁蛋不太会用。”
家丰起身走进侧屋,只见一个白净清瘦的小男孩正坐在床沿。
这孩子的皮肤白得有些不正常,像是很久没晒过太阳的惨白。家丰下意识地看向他的脚 —— 果然,一条腿的脚掌没了。
孩子见了陌生人,有些畏畏缩缩,却还是小声打了招呼:“小丰哥哥。”
“铁蛋,来,试试这拐杖,你看我怎么做。” 家丰举起自己的拐杖,特意做了个金鸡独立的动作,“跟我学:先站稳这条腿,用力的时候,脚掌一定要往前铺开;往前走的时候,双拐要像八字一样,往外侧稍稍歪一点,然后双臂用力,往前荡……”
家丰耐心地讲解着,还一遍遍演示。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铁蛋已经能慢慢掌握快走、慢走、站立、转身的要领了。他的脸上渐渐露出兴奋的神色,脸蛋红扑扑的,还喘着粗气。
李铁匠站在一旁,偷偷抹了把眼泪。
“铁蛋,先歇会儿,别累着了。” 家丰见孩子兴奋得有些过头,连忙叫停。
“没事,小丰哥,俺不累!” 铁蛋手里紧紧攥着拐杖,眼睛里闪着光,显然还没玩够。
“听话,必须歇。” 家丰的语气严肃起来,“你刚学会,心里高兴,容易大意 —— 万一磕着碰着,摔疼了,以后就该讨厌这拐杖了。而且你身子太弱,得慢慢恢复,平时多晒晒太阳,不然以后走不稳,容易摔。”
“铁蛋,听你小丰哥的话。” 李铁匠也看出孩子有些冒进,帮着劝道。
“好吧,俺听你们的。” 铁蛋乖乖地坐回床上,却还是爱不释手地摸着拐杖。
李铁匠带着家丰和小花回到院子,给两人倒了碗水,开门见山地问:“说吧,想让俺打些啥?”
“李大爷,我……” 家丰没想到他这么直接,原本想好的措辞一下子全乱了。
“有话直说,大爷没那么多弯弯绕。” 李铁匠笑了笑,语气坦诚,“你一进院子,就往大棚子瞅了好几眼,接着又给铁蛋送拐杖 —— 咱们两家以前没这么亲近,你也别介意大爷说话直,俺知道,你是有事求俺,才来送东西的。”
“这……” 家丰被说中心事,有些不好意思。
“行了,俺自己都不介意这些。” 李铁匠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些感慨,“人啊,有时候就是自己给自己下套,走不出来。以前俺总觉得,是打铁害了铁蛋,可孩子从来没怪过打铁,他只知道,家里现在越来越穷了。”
他看着侧屋的方向,眼神柔和了些:“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也懂事了。今天见他这么高兴,俺心里也敞亮了 —— 有你这拐杖,孩子说不定能重新走出院子;俺也该走出来了,再这么耗着,俺婆娘和孩子都要饿死了。”
“别墨迹了,要打啥直接说,今天大爷就算开炉,也给你做出来!”
“那我就直说了。” 家丰不再犹豫,从怀里掏出那张画好的图纸,“大爷您先看看这个。对了,您记得提醒铁蛋,刚开始别走太多路,循序渐进。”
李铁匠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挠了挠头:“画得挺清楚,这是好几个物件吧?”
“对。第一个,您就把它当成一个印章,里面是五角星形状,我要做成铁的,后面带个长把 —— 将来可以把头部烧红,往木头家具上烙印子。”
“第二个是个钉子,用来给木板打孔的。要是您能做后面几样,这个钉子可以先不做。” “第三、四、五这三个,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分大中小号 —— 一块小铁板,上面嵌上铁钉,像耙子,又有点像平的狼牙棒,钉子得按图纸上的形状排列。”
家丰顿了顿,认真地说:“李大爷,我信得过您的手艺。不管这些东西能不能做出来,图纸上的内容,您可千万别跟别人说,对我很重要。”
“放心,各家有各家的事,俺嘴严得很。” 李铁匠盯着图纸,眉头微微皱起,“第一个物件得铁雕,有点费劲 —— 你李大爷的手艺在铁匠里还算不错,能做,但得花不少时间,得慢慢磨。不过有个问题:你要是把它烧红了用,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糊,到时候还得修。”
“后面这几个倒不难做,难的是硬度。” 他继续分析,“你要的钉子太细了,打起来容易断,怕是做不出你要的效果。”
家丰听他这么说,心里也有些犹豫 —— 看来以现在的打铁水平,要做出硬质细钉子,确实有点难。
“俺今天就开一次炉,试试看!” 李铁匠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完就转身走向大棚子,开始收拾杂物。
“哎,大爷,还没谈工钱呢!” 家丰愣了一下,连忙喊道。
“先不谈钱,俺先试试手艺!” 李铁匠头也不回地说。小花见状,主动跑去帮着拉风箱。
李铁匠家里还存着不少铁矿和铁丝,只是铁丝又粗又粗糙,有些还生了锈。他随手拿起一根粗铁丝,扔进炉子里,点起了火。
高炉很快冒出青烟,附近的村民见了,都好奇地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议论:“李铁匠这是重新开炉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铁蛋也拄着拐杖,悄悄挪到了院子里,坐在石墩上,乐呵呵地看着大棚子里忙碌的几人。
李铁匠的媳妇铁蛋娘正在外面跟邻居聊天,远远看见自家院子冒出的烟,眼睛一红,抹着眼泪就往家赶。
因为要做的物件不大,十几分钟后,铁丝就烧得通红。李铁匠把它从炉子里夹出来,放在铁砧上开始锻打,时不时放进水里淬火,不满意了就重新回炉。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把铁丝打成了想要的粗细,可刚一淬火修整,家丰就发现铁丝上裂了缝。
李铁匠摇了摇头,盯着那根 “失败品”,脸色有些凝重。
家丰全程看着,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开口道:“大爷,您换个法子试试?第一,把燃料换成纯炭,风箱我来拉 —— 刚才小花拉得慢,炉温不够。第二,您把这块废铁烧了,敲成铁片,把新的铁丝包在里面一起烧、一起锻打。”
“你这是啥法子?” 李铁匠有些好奇,“能行吗?”
“闲着也是闲着,您就陪我试一把呗?” 家丰笑着说。
“哈哈,行!就冲你这性子,大爷陪你玩一次!” 李铁匠被他逗乐了,“很多新鲜法子,都是门外汉想出来的,说不定真能成。”
这时,铁蛋娘也回到了家。她没管门口看热闹的村民,直接进院关上了门,跟家丰和小花打了个招呼,就接过风箱的把手,用力拉了起来。
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这次炉温足够高,铁丝烧得通红,几乎要化了。李铁匠趁热打铁,一番锻打、淬火后,一根完好无损的细钉子终于成了形。家丰拿起来试了试,敲在木头上发出清脆的 “邦邦” 声,硬度完全够。
“成了!” 李铁匠脸上露出笑容,“这样吧,算上今天,三天后你过来拿东西,俺保证给你做得妥妥帖帖的。”
“那就谢谢大爷了!” 家丰连忙道谢,说着就要掏钱算工钱。可李铁匠死活不肯收。
家丰没办法,只好偷偷把六十文钱塞给小花,示意她悄悄递给铁蛋。安排好后,他才跟李铁匠告辞离开。
一出门,就有几个好事的老太太围上来问:“小丰,李铁匠是不是重新开工了?” 家丰没说话,小花机灵地答道:“您还是问李大爷去吧,我们也不清楚。”
再说李家院子里,李铁匠和铁蛋娘正围着铁蛋,看他拄着拐杖慢慢走路,脸上满是笑意。忽然,铁蛋从怀里掏出那六十文钱,说:“刚才小花妹妹偷偷塞给俺的,说让俺买糖吃。”
“六十文?这孩子也太讲究了。不行,这钱不能收!” 李铁匠说着就要出门送回去。
“你别冲动!” 铁蛋娘连忙拉住他,“没出门前,你拒收或者塞回去都没事;可人家都走了,你再追出去送钱,像啥样子?这不是明着告诉人家,你不想欠人情吗?”
李铁匠挠了挠头,觉得媳妇说得有道理,一时没了主意。
“这人情咱们得记下。” 铁蛋娘继续说,“人家送了拐杖,你给人打铁,这是互相帮忙,没谁亏谁赚;可人家还额外给了钱,这拐杖就成了人情。以后人家有事,咱们得帮衬回去。”
她虽然没多少阅历,却比李铁匠更懂村里的人情世故。
“行!那我就把他要的东西,打得再精致些!” 李铁匠想通了,转身又回到大棚子,重新生起了火。
院子里,铁蛋拄着拐杖,慢慢挪到院门口,望着家丰离开的方向,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份情。而家丰这边,解决了铁器的问题,也松了口气 —— 有了这些工具,接下来的计划就能顺利推进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蓝月闪烁之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