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言语以当贵,多着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此箴言如清钟乍响,穿透尘世喧嚣,揭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富贵观。它非是酸儒的自我安慰,而是智者在参透生命本质后,主动选择的价值重构——以内在的充盈对抗外在的贫瘠,以精神的丰饶超越物质的局限。
“少言语以当贵”,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在于,它强调了沉静和克制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充满喧嚣和嘈杂的时代,人们往往倾向于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沉默却成为了一种罕见的品质。然而,正是这种稀缺的沉默,蕴含着一种深邃而强大的力量。
《周易》中有云:“吉人之辞寡”,意思是说,吉祥的人往往言辞较少。这并不是说他们无知或无话可说,而是因为他们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所以选择了知而不尽言。他们明白,过多的言语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因此会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言辞。
孔子也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即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这一观点与“少言语以当贵”不谋而合。少言并非意味着无知,而是一种对言语的审慎态度。当我们洞悉了“言多必失”的道理后,就会更加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表达,避免因言语不慎而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以其“口不臧否人物”而闻名。他的缄默并非是因为他对世事漠不关心,相反,他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然而,他选择用沉默来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背后体现的是他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高度重视。
同样,诸葛孔明的“宁静以致远”也体现了这种沉默的“贵”。他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时,常常保持沉默,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正是在这种语言的留白中,他孕育出了大智慧。他的沉默并非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思考和沉淀,是在内心深处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
这种沉默的“贵”,远远超越了金银等物质财富的价值。它是一种思想的重量,一种精神的尊严。在沉默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明智的决策。
“多着述以当富”,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财富的真正含义。财富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在于创造和传承。着述作为思想的外在表现,是灵魂的印记,其价值远远超过了那些堆砌的金银财宝。
司马迁,这位伟大的史学家,在遭受宫刑的巨大屈辱下,依然坚持着述《史记》。他身无长物,生活困苦,但他的一部《史记》却成为了“史家之绝唱”,流传千古,使他富冠千古。这部巨着不仅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展现了司马迁卓越的思想和才华。
曹雪芹,同样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在“举家食粥”的艰难处境中,依然坚持创作《红楼梦》。尽管他一生潦倒,最终终老,但他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无尽的文学财富。《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细腻的描写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富裕,并非取决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在于能够创造出多少值得流传的精神产品。每一本真诚的着述,都是向时间投递的永恒请柬。它跨越时空的限制,将作者的思想和灵魂传递给后人,让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思想传承中获得不朽的尊严。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着述的价值,鼓励人们通过创作和传承来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还是其他领域,只要是能够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着述,都将成为永恒的财富,被后人铭记和敬仰。
“载清名以当车”,车行千里,凭藉的不是装饰的华美,而是车轮的坚实与方向的正确。清名即此车轮,它以德行与操守为材,载人安稳行过世间坎坷之路。屈原行吟江畔,“举世皆浊我独清”,虽失去高车驷马,却以清洁的精神驰骋于楚辞的瑰丽天地;文天祥《正气歌》铿锵作响,“天地有正气”,其声名本身已成为渡越历史长河的舟车。清明之车,不惧岁月崎岖,不忧时光腐蚀,愈久远愈显其承载之力。
“咀英华以当肉”,是以精神食粮滋养灵魂,替代口腹之欲的浅满足。英华乃人类文明之精华,是哲思之深邃、艺术之优美、文学之绚烂。咀嚼其中,所得的愉悦远胜膏粱厚味。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却不改其乐,因有思想之“肉”滋养其心;苏格拉底饮鸩之前,仍与友人畅谈灵魂不朽,以真理之味淡然面对死亡。当我们以《论语》为餐,以《庄子》为肴,以贝多芬为酒,以梵高为蔬,便能在精神世界里举办永不散席的盛宴。
此四者共同绘就了一幅精神贵族的生存图景:他们以沉默守护思想之独立,以创作开辟生命之疆域,以清名标定人格之高度,以经典滋养心灵之深度。在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这种价值观更显其警醒意义。我们被消费主义捆绑,被碎片信息淹没,追逐着转瞬即逝的满足,却常感心灵饥馑。此时,“少言语”提醒我们回归内在沉静,“多着述”召唤我们进行真诚创造,“载清名”启示我们珍视人格操守,“咀英华”邀请我们汲取文明精华。
真正的富贵,从来不是外在的占有,而是内在的状态;不是他人眼中的标签,而是自我深处的充实。当一个人学会以沉默为冠冕、以思想为财富、以清名为舟车、以经典为滋养,他便在精神王国里加冕为自己永恒的君主。这等人生,纵使身居陋巷,亦能富比王侯;哪怕布衣蔬食,依旧贵不可言。因为这便是古人所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华夏国学智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