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费一番周折,永诚终于与金田、金水两家换好了土地。
永诚得到了属于金田家三分之一的菜园子;金田如愿地得到了金水老宅旁边的空地;而金水连着挑了两天,要走了永诚家两块最好的水田。
土地换好之后,永诚就让小儿子到采石坑买了几拖拉机石料,准备着手打地基。
这一片菜园子,原本也是一处老宅,属于叶永诚为首的的这一分支,是叶永诚的五世祖,同时也是叶金田等人的四世祖(金水属于五世祖下另一分支),是一个祖先繁衍下来的后代。按照辈分,叶永诚要称呼叶金田为堂叔,只是这种关系很淡很淡了,但各家一有什么事情,这一分支就会聚合在一起,出工出力。
坡上留下来的老宅都是泥瓦房,为地基加夯土墙结构。每逢分支谁家分家建房,或者是加盖屋子,大家都会派出劳动力,相帮着一起把泥瓦房起了。所以,叶永诚家建新房,第一个来帮忙的就是叶金田及其大儿子。春婶家也要派劳动力来,但春婶丧夫多年,子女们都不在村里,为了维系这一层关系,她还是出钱雇了一个有力气的劳动力,过来帮忙。
以后,要是叶金田或春婶家要建新房子,叶永诚家也要派出劳动力相帮。
管饭、管烟、管酒,但没有工钱。
叶德兴已经积累了一些建筑经验,所以家里的新房子由他负责。他叫来同房两个有技术又实干的男人,合上叶金水父子俩和春婶雇来的劳动力,平整土地、挖地基、打地基……
这一次,叶永诚终于是请叶金水看好了破土动工的日子。
砖头和水泥一车车往上拉;木材已经购买回来,厅堂里除了神案,已经清理一空,就等着赵根才领徒弟上来——他坚持自己也是免费劳动力。
叶永实和叶永善也一起破土动工。
永实家人口少,但康木英娘家的兄弟是会过来相帮的;永善不敢放下石岭县那边的工地,但他手里有人,砌砖的、和水泥的、架模板的,都是他给出的人,工钱也是他给结。
如此一来,永诚和永实倒是省下不少的人工费。
打地基之前,劳动人民的聪明开始发挥作用——他们用木板和木方钉做了一个滑槽,石块和砖头就顺着滑槽直接送到工地旁边,只需要两个人操作,省时、省力、高效。
这样的活,就连叶章宏和叶德明都做得过来。
所以,在叶永诚的默许下,只要他俩写完作业、复习和温习也都完成,他俩就会被叶德兴喊去,一个在大马路上往下放砖头,一个在工地旁边把砖头码放整齐。
这个活说累倒是不累,但也是体力活,章宏和德明这对侄叔俩却干得不亦乐乎——为了调动他俩的积极性,小卖部的糖果、零食、饼干、汽水等,可是没少给他俩拿。以致于他俩那段时间零食多得吃不完,干脆拿去学校,分给关系要好的同学。结果,周末的时候,还引来张向阳这个家伙,特地从驼背岭跑过来,说什么也要帮忙。
大头雄也会过来——他喜欢那些零食饼干。
这里倒是要着重说一点:
自从开始打地基,每天都有人过来帮忙。
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是与叶永诚有交情的,有事相求的邻居,有欠叶永诚人情的,有叶永诚亲密的朋友,还有就是学校的老师。前三者能出出力,学校的老师就是过来占个名——凭他们那拿粉笔的手,能有几两力气?
第二部分是与郭惠珍的好姐妹。郭惠珍受老伴影响,在坡上一直是一个口碑不错的人,同时待人热情,有事总会尽量帮一把,所以同年龄段的妇女,都与她私交甚好,虽然干不了那些男人们才能做的大力气活,但这一大帮人,她们帮忙烧个水、做个饭,还是可以的。
第三部分就是冲着刘丽萍来的了。这个年轻的女人,人缘甚好,尤其是她愿意赊账给别人,从来不主动开口要钱,再加上热情、大方、公道,很快就成为那些年轻女人们的“领军人物”。都不需要她开口,这些年轻女人总会要求家里的男人去帮点忙,或者是帮着干点农活。
这么一个情况,使得新房建造的进度非常快。
郭惠珍看到这个情况,心里高兴和激动的同时,餐餐都是好吃好喝,时不时还会煮上一锅绿豆汤,或者地瓜糖水。
一个周末,陈金兰老师过来了。
她穿着一身干活的衣裳,头上带着一个遮阳帽,平时散开的头发,特地扎成了马尾。
她也是来帮忙的。
就是不知道凭她那二两力气,究竟能干什么活。
对于这个坚守在上山村小学的年轻老师,叶永诚对她一直充满了敬佩,同时也竭尽全力对她多一些特殊照顾。
他和郭惠珍热情地陈金兰请进厨房。
厅堂正在干木活,也只能到厨房招待客人了。
一杯热茶刚奉上,叶章宏和叶德明就跑了进来。
“金兰老师……”两人赶紧打招呼。
陈金兰放下茶杯,抓着叶章宏的手,一边拍打他衣服上的灰尘,一边埋怨道:“瞧瞧你,脏成什么样……”
章宏“嘿嘿”笑笑。
“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复习了吗?”
“复习了。”
“温习新课了吗?”
“温习了。”
“德明呢?”
叶德明急忙点头——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复习和温习课文。
陈金兰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对叶永诚说:“老校长,给我派点活吧……”
叶永诚不吱声。
叶章宏偷笑。
叶德明窃笑。
陈金兰不高兴了,说:“怎么?难道你们都觉得我干不了体力活?”
与陈金兰最为要好的叶章宏,直言道:“金兰老师,不是我们觉得你干不了体力活,而是明摆着你根本干不了体力活!”
短暂的沉默之后,老的、年轻的、年少的,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这倒是有趣。
很快,康柳桂端来一碗糖水荷包蛋。
这是郭惠珍吩咐的。
陈金兰每次来,都能享受这个待遇。
这一家老老少少,对她都特别好。
陈金兰见碗里的荷包蛋有好几个,就去拿了两副碗筷,给章宏和德明一人分了一个荷包蛋。
一边是她尊敬的老校长,一边是她的学生,实在没有必要客套来、客套去。于是,三人很快就把糖水荷包蛋给消灭了。
郭惠珍眼里尽是关爱,说:“金兰老师,中午在这边吃饭,有你最喜欢的苦斋菜大肠汤。”
听到此话,陈金兰不禁双眼一亮。
哇,这可是她的心头好啊!
首先,苦斋菜只有农村才有,但种植不多,算是稀罕物;其次,晒干的苦斋菜有一股臭脚丫子的怪味,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与臭豆腐一样);接着,苦斋菜和猪大肠同煮,有效地掩盖了猪大肠那难以言表的味道,煮出来的汤却是别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有一次,陈金兰受邀来校长家吃饭,那一碗黑黑的、又散发出怪味的汤让她不住掩鼻,甚至连连后退。后来见章宏这个小家伙吃喝得津津有味,她就浅尝了一口,结果就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那一餐,她吃喝了足足三碗苦斋菜大肠汤,并一再暗示校长,下次再有,可千万别忘记她。
叶永诚不吱声。
叶章宏偷笑。
叶德明窃笑。
一番拉扯之后,陈金兰没能如愿帮忙干活,反倒是被老校长委以重任——辅导章宏和德明的功课。
陈金兰刚取下帽子、解开发绳,刘丽萍领着女儿雨桐和侄子章扬,还带着一大堆零食和饮料,出现在厨房里。
(这里插一嘴:自从挖好地基,刘丽萍就不再假装怀孕,借口说是检查错误,让家人好生失望,尤其是她亲爱的德兴。另外,她找三个哥哥象征性地拿了一点钱,就说是三个哥哥出钱,要她买一辆摩托车,于是她亲爱的德兴拥有了一辆黑嘉陵摩托车。)
刘丽萍带着女儿和侄子过来,自然是想着让金兰老师顺便辅导一二。
那行吧!
金兰老师知道叶章宏的作文不错,但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与进步空间,反正作文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她就选择了教四个孩子怎么写作文、怎么写好作文……
饭后,陈金兰抱着装了三碗苦斋菜大肠汤的肚子,和叶章宏来到小卖部。
茶水免了,零食饮料也免了,反正她的肚子装不下任何东西了。
倒是章宏拿了几颗话梅给她。
德明没有跟来。
雨桐和章扬写作业去了。
缓了一会,陈金兰向章宏提议出去走走。
章宏眼珠子一转,小声地说:“老师,想不想去溪谷那边捉泥鳅?”
陈金兰再次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趁二婶不注意,叶章宏顺了一个空矿泉水瓶,带着他的老师,绕了不远的路,来到了溪谷。
潺潺的溪水很是清澈。
陈金兰被鹅卵石吸引了,蹲在水潭边,挑起了鹅卵石。
叶章宏把拖鞋一甩,卷起裤管,走进水潭里,将里面的鹅卵石拿出来让老师挑选。
“这个纹路好特别啊!”
“这个又圆又滑!”
“章宏,你看看,这个像不像是一块玉石?”
师生俩挑了一堆形态和纹理都比较奇特的鹅卵石。
陈金兰一边脱掉鞋子和袜子,一边高兴地说:“我得把这些好看的鹅卵石带回家,装饰我的卧室,或者也可以养几条金鱼。”
说完,她光着脚丫,走进来了水潭里。
溪水有点凉,但陈金兰没有在意,而是学着她的学生的样子,弯腰寻起了泥鳅。
她刚想开口说话,却见她的学生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就赶紧闭上嘴。
很快,她的学生直起身体,嘴角挂着灿烂的笑容,双手捧着一条扭来扭去的泥鳅,走到她的面前。
“哇,章宏,你真厉害,还真捉到了泥鳅。”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陈金兰却不敢去碰那滑不溜秋的泥鳅。
叶章宏把泥鳅装进矿泉水瓶里,又往里灌了一些水。
“能养活吗?”陈金兰问。
“小时候不知道怎么养,捉回去放进脸盆里,没有多久就死掉了。后来听女生们说,只要喂一点点肉糜,就能养活。就是要注意不能让它跳出来,不然准缺水而死……”叶章宏向他的老师传授着养泥鳅的技巧。
他这确实是从女生们的学到的。
陈金兰微笑着拿过矿泉水瓶,看着里面不停挣扎的泥鳅,问:“那这条泥鳅给老师养,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仅可以,我还得多捉几条。”
此时,陈金兰就像是那些向男生讨到泥鳅的女生一样,可开心了。
叶章宏费时捉了一条,陈金兰就适时喊他一起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她哼起了这首儿歌。
随后,她看着章宏,温柔地说:“你这孩子,还是挺讨人喜欢的,不仅学习好、性格好,难得的是修养等方面也是没得挑!”
她的夸赞是出自肺腑的。
整个年级,甚至可以说整个上山村小学,叶章宏都是品学兼优的代表之一。
叶章宏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陈金兰轻轻一笑,摸着叶章宏的脑袋,问:“你想不想当老师的弟弟?”
听言,叶章宏直接愣住了。
陈金兰说:“老师就是很喜欢你这样的学生,所以我觉得我不但是你的老师,也可以成为你姐姐,你觉得呢?”
叶章宏犹豫了好一会,才怯怯地点点头。
陈金兰面露喜悦,说:“那你还不改口叫‘姐姐’!”
“姐姐!”
“乖……”
就这样,师生俩多了一层姐弟的身份。
陈金兰看着叶章宏的眼睛,说:“既然我是你的姐姐,那姐姐能不能问问你,你为什么经常上课发呆呢?”
这才是她的最主要目的。
老师,加上姐姐,这双重身份,使得叶章宏选择了如实相告,说:“想我的爸妈……”
他明亮的眸子里,透出忧伤。
“他们好久没有回家了,对吧……”
“对,四年了。”
“那你有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或者是写信给他们?”
叶章宏摇摇头。
村里还没有通电话。再者,他不知道地址,也不会写信,更不知道去怎么寄信。
陈金兰再次摸着叶章宏的脑袋,说:“我也听说过你父母出远门的事情, 也知道他们一去就没有回来过,但我相信,他们和你一样,一样思念你、牵挂你。而他们出远门,事实上也是为了你,为了你和章扬,因为他们要挣钱供你们读书,供你们生活,你能明白这一点吗?”
叶章宏点点头。
虽然父母选择出远门有着一些不可告人的内情,他也因此受到诸如叶国展等人的嘲笑,但他对父母的情感只有思念。
四年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弟弟……”陈金兰搂着叶章宏的肩头,“姐姐跟你说,思念是人之常情,但你因为思念,上课都能走神发呆,这可就不对了。你应该把思念化成动力,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等你的父母回来,看到一个成绩突出、品学兼优的儿子,你说他们会不会非常高兴!”
叶章宏抬起头,看着他的姐姐。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教他这个道理。
“你再想想,你上课总是走神发呆,怎么能认真学习,怎么能考到好成绩,你的成绩一旦退步了,你的父母要是知道了,他们会不会担心、会不会着急?”
还真是这个道理。
“所以呢,姐姐要求你,把这份思念化成无穷无尽的动力,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甚至,将来考上你父母所在城市的大学,这样你们不就不用分开了吗?”
好好地消化了这些话里蕴含的道理,叶章宏的眼眶微微泛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夜空中凡星点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