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校纪整顿,果然在新任校长的带领下,风风火火地展开了。
首先,是从学校大门入手。原看门老大爷离开了,学校方面成立了门卫处,由新任校长亲自负责,并且招聘了两名专业保安,为学校把好进出的关口;迟到、早退,必须有正当的理由,而且必须出具有家长、班主任签名的书面报告,交到门卫处,才予以放行;校外人员一律不准入内,探视、访问必须由班主任亲自出来迎接。
第二,新任校长通过学区向当地村干部施压,针对学生擅自租住校外的行为,来了一次彻底清查,查出四十几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并通知家长到校做出解释。
第三,对学生宿舍进行了逐一检查,清理出大量的课外书、武侠小说、扑克牌等,以及明显是为了打架而准备的棍棒,所有涉事学生全部进行书面检讨……
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也打算狠狠抓一抓师德问题,不仅增设了举报信箱,还准备随机邀请学生走进校长办公室,反映情况。
短短的两周,凤来四中的风气为之一新。
到了第三周,“特长班”出炉了。
学生们这个时候才发现,所谓“特长班”,其实跟琴棋书画一点都不搭边,而是全校坏学生的“集中营”。
以初二年段为例,出现在“特长班”名单上面的有马海涛、赵志武、刘建波、陈志成等。
这几个都是四中赫赫有名的坏家伙,逃学、旷课、欺负同学、顶撞老师等等恶劣行径,数不胜数!
他们都进了特长班——原来,所谓的“特长班”,指的就是这些特长呀!
学生们恍然大悟之际,叫好声一片!
这些家伙,早该把他们集中起来,好好处罚了。
想那上学期,这帮人就被集中起来军训了,虽然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以马海涛为首的“顽固派”,依然是不思悔改,甚至是变本加厉,拉着赵志武、刘建波、陈志成等人,简直就是四中版的“四大天王”了。
不过,就当学生们认为这帮坏家伙必将迎来更加严厉的军训之时,一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个所谓的“特长班”,根本不以体罚为手段,而且还真的是充分针对各个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
就拿全校体育尖子赵志武来说吧。
这个赵志武具备实打实的体育特长,但是不喜欢读书,往往还是课堂上的捣乱分子。
那么,干脆就不让他待在课堂了,图书馆里找一堆各种体育赛事的图书,到角落里把各种体育规则吃透吧。反正,他极有可能会步入省市一级的赛场,现在就当是提前为市级以上的体委,传授赵志武这些基础赛场知识。
还有,马海涛不是喜欢打架吗?
保卫科的两位退伍军人,军体拳可是练到家了,那就把那些喜欢打架的人都召集在一起,陪两位退伍军人练练拳吧,强健了体魄不说,还为将来“行走江湖”打下扎实的基础,顺便还能尝尝两位退伍军人的拳头,就算是“小小的惩罚”!
“特长班”里的每一个学员,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长:
早恋的,那就抄写散文诗,练字的同时,还能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武侠小说爱好者,那就研读《三国》、《水浒》、《杨家将》,字认不全也没有关系,配一本《新华字典》,把生字都标上注音;
和老师对着干的,索性就专门帮老师批改作业,各门各科的作业往桌子上一堆,先切身体会一下老师的辛苦:
哪怕是“一无所长”,图书馆里好多《烹饪指南》、《健康养生》、《农林畜牧》等等书籍,甚至还有专门指导养猪的呢,随便选一样……
“特长班”里的真实情况,很快就传到学生们的耳朵里,学生们笑到肚子疼的同时,也都发现各自所在的班级少了这些坏分子,课堂纪律好得不行,再也没有人捣乱,课间时间也是井井有序,甚少有追逐打骂、欺负同学等等现象。
很多学生都很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
初二<3>班的教室里。
少了马海涛和赵志武等人的存在,整个教室安安静静的,班级纪律甚至比叶章宏当班长的时候还要好,加之王晓斌、黄雅兰等尖子生埋头苦读的带动下,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简直达到了一个顶峰!
就算是有一些学生内心骚动不已,但有着“特长班”的震慑作用,没人敢轻举妄动——谁愿意到“特长班”里研究《养猪指南》呀!
第四组第五张桌子,叶章宏的面前摆着一张精美的信纸,但他提起笔、又放下笔,反复了好几次,最终也没能写下半个字。
他再次放下笔,抓一抓头发,还皱起了眉头,盯着信纸的眼睛,明显流露出一丝焦急。
最后,叶章宏还是提起了笔,在精美的信纸上,写下大大的几个字——为什么不回信了?
七个字,再加一个大大的问号,正是让他焦虑的所在——凌琳已经两个学期没有回信了!
没有署名,叶章宏折好信纸,迅速塞进信封里,并贴上了邮票。
现在是午读时间,学校大门只进不出,他肯定不能现在去寄信。虽然学校里有信箱,但邮递员早上就来过了,他要把信拿到街道的邮局,才能保证信件今天就寄走。
算起来,这已经是开学以来,叶章宏给凌琳寄的第六封信了,他却一直没有收到凌琳的回信。
在回到学校的当天,叶章宏就把寒假里写好的信,连同几朵制成干花的含笑,一起寄给了凌琳。
按照以往的速度,叶章宏在第三天就能收到凌琳的回信,他也会在当天给凌琳回一封信,这就形成了他们一个星期互通信件两次的规律。
可是,在第三天的时候,叶章宏没有等来凌琳的回信,他以为是邮递员耽误了,就再等了一天,但还是没有等到回信,他就跑到邮局,央人家找了好一会儿,也是没有找到回信。
叶章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急忙写了一封信,想问一问情况,结果还是没有收到任何回信。
到了第二周,两封信相继寄出去了,情况依然如此,叶章宏就开始着急了,并打了一个电话到凤来一中,编了一个瞎话,骗过弟弟,要弟弟帮忙留意一下,看看初二<2>班有没有一个叫做凌琳的学生。
叶章宏这是担心凌琳会调班,或者突然转学了。
当天晚上,叶章宏又打了电话给弟弟,并得到了凌琳就在初二<2>班的答复。
他急忙又写了一封信。
可惜,焦急等待的结果,依然是没有收到回信。
自此,事情就很清晰了:凌琳还在初二<2>班,肯定是能够收到他的信,但凌琳一直没有回信,这中间肯定是出现了什么状况。
莫非,是凌琳不要他这个笔友,不想再保持通信了?
想到这一点,叶章宏倒是挺坦然的。
说起来,他和凌琳之间已经是有了差别——他已然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学生,而凌琳终究是凤来一中的佼佼者,怎么可能与他这样一个不思进取的学生为伍!
他认为就是这样的原因,就默默地收起信纸、信封、邮票。
他觉得,他应该坦然接受这个结果。
之前,他一共有三个通信对象——杨帆老师、张敏莉、凌琳。
他觉得愧对杨帆老师,就主动结束了通信;张敏莉带给他不小的困扰,他便不再回信;唯一剩下的凌琳,现在也结束了。
这样也好,免得每次凌琳来信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他都要编一大堆瞎话。
这样也好,可以让凌琳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免得还要抽出时间,回信给他……
他不再需要回信,也不再需要总往传达室里跑,面对接下来的“快慢班”之分,他更该把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当中。
毫无疑问,他是必须要进“快班”的。
现在,在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下,那些学习成绩处于中游的同学,肯定都在暗中使劲,为了进“快班”,而努力着。
他要是再不认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万一真的掉出“快班”的行列,那他肯定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每个人都害怕嘲笑,叶章宏亦是如此。
曾经,他可是领跑者,是多少人学习和追赶的对象,现在他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勉强落个中上游,他反倒成为追赶者了。
就班上来说,他已经落下很多了,王晓斌、黄雅兰早就把他远远地甩在身后了,而曾经还差他不少的何若兰,早就稳稳地居于班上第三的位置。他全靠着之前良好的基础,在前十的名次里上上下下,但早就不具备冲进前三的实力了。
如果他能加把劲,前三也不是什么难事。
班级里良好的学习氛围,他的心中的坦然,使得他终于拿起了课本……
然而,事与愿违。
叶章宏的坦然,并不代表他就不会产生不舍的情愫。
他是可以做到坦然,也拿起了课本,可是他却静不下心来
。他的脑子,就像是一台Vcd,有关的往事,都被刻录成一张光盘,一幕幕在他的脑海里清晰上映——最初的相识、最初的通信、玉龙河边的对话……
他想忘记,他想释怀,他闭上眼睛,他晃着脑袋——可是,他找不到遥控器,可以让他按下停止播放的按键!
不舍的情愫,悄然释放,让他无法专心上课、学习,走个路都差点钻进别人的怀里!
这个午读,他是要写一篇作文的。这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但就算是他早已构思好作文内容,等到他提起笔的时候,他就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看着空白的作文本,他想起了之前写信给凌琳的一幕,这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一周两次,节假日除外。
凭着这个习惯,一个疑问让他依然无法释怀——凌琳为什么不回信给他了呢?
他急切地想弄清楚这个疑问。
索性,他放弃了自己的坦然,急急忙忙地找出信纸。
他该写什么呢?
问个好?
说说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
他刚想好一句,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了。
他又想好了一句,还是觉得不妥……
那干脆就写一句——为什么不回信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好像是按了慢放键一样,让叶章宏在每一秒之中煎熬。
他从未有过如此煎熬的感觉,以致他终于弄明白了什么叫做“望眼欲穿”!
也正是在这种“望眼欲穿”的状态下,他等来了那一阵放学铃声——这声音是极其美妙的。
当老师宣布下课之后,他就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抬脚就冲出教室,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街道的邮局。
他一边奔跑,一边暗自做了一个决定——凌琳再不回信,他一定会到一中校门口等着她,亲口问一句“为什么不回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夜空中凡星点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