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与 “铁砧” 号并排悬停在小行星核心空洞边缘,无人机已向 “枯木二号” 方向飞去,预计 4 小时后传回侦查数据。驾驶舱内,荧光苔藓的光芒柔和稳定,雷诺将星图平铺在控制台中央,乔治攥着工具包坐在左侧,星璃则捧着加密硬盘,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冷静梳理后续的行动方向 —— 之前的分歧与情绪已沉淀为务实的思考,每一句话都围绕着 “生存” 与 “变强” 展开。
“首先得把黑匣子剩下的 10% 数据解开。” 雷诺率先开口,手指点在加密硬盘的图标上,“之前只解析了冷雾和追猎者的基础信息,核心的‘虚空噬能者进化规律’和‘追猎者战舰防御布局’还没破解,这些很可能藏着关键弱点。” 他调出数据碎片列表,标记出几个未读的核心文件,“我负责主解析,星璃你用艾塔尼编码知识辅助,争取 24 小时内把剩余数据挖出来,尤其是能量生命体的进化临界点 —— 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变强,我们才能提前应对。”
星璃立刻点头,将加密硬盘接入解析系统,额间晶体的蓝光轻轻扫过屏幕:“我会重点关注…… 艾塔尼编码相关的片段,古籍里提到过…… 能量生命有‘吞噬上限’,超过这个上限会…… 进入虚弱期,或许数据里有对应的记录。” 她顿了顿,补充道,“解析时我会同步记录关键参数,整理成‘弱点手册’,方便后续改装武器时参考。”
乔治靠在椅背上,金属义肢敲了敲控制台,接过话头:“数据解析交给你们,老子来搞定船的问题!” 他掏出一张手绘的 “铁砧” 号改装草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红色改进点,“首先加固‘铁砧’号的能量炮护板,用小行星的金属矿渣铸一层抗蚀合金,之前测试过,这矿渣能挡追猎者的低频能量波;然后给‘老兵’号的导航系统加个备用模块,上次跃迁偏差就是因为单模块太脆弱,这次用两块旧芯片并联,就算一块坏了,另一块也能顶上去。”
雷诺看着草图上的改进点,补充道:“生存能力也得加强。你把‘铁砧’号的备用燃料舱改造成‘应急逃生舱’,万一船身受损,至少能留个退路;我来优化‘老兵’号的隐身系统,把之前的被动屏蔽改成‘主动干扰模式’,遇到扫描时能模拟陨石信号,更难被发现。” 他顿了顿,看向星璃,“你在解析数据时,顺便留意有没有艾塔尼文明的‘简易防御装置’图纸,比如之前提到的星环屏障,要是能提前造个小型的,生存几率能再提 30%。”
星璃点头,将 “寻找防御图纸” 记在随身的生物金属碎片上 —— 碎片边缘已被磨得光滑,上面除了家园轮廓,还多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这段时间收集的关键信息。“我会…… 优先找星环屏障的基础参数,就算没有完整图纸,也能试着…… 用现有材料拼一个简易版。”
讨论完前两步,乔治突然皱起眉,金属义肢指向星图上的空白区域:“光解析数据、改船还不够 —— 我们总不能一直飘在太空里,得找个能扎根的地方。” 他想起之前在垃圾场的固定据点,“最好是那种没在联邦星图上登记、资源又丰富的废弃空间站,或者小行星带深处的天然洞穴,能藏船,还能提炼矿物,以后就算遇到追猎者大部队,也有个能躲能打的窝。”
“我知道一个地方。” 星璃突然开口,额间晶体的蓝光指向星图左侧的 “死寂星域边缘”,“艾塔尼古籍里…… 记载过一个‘星尘避难所’,是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建的,位于三颗大型陨石的引力平衡点,外部有天然星尘云遮挡,内部有地热和矿物资源,而且…… 追猎者的扫描信号很难穿透星尘云。”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不确定,“但古籍里没标具体坐标,只能通过‘三颗陨石呈三角形排列’的特征寻找。”
雷诺立刻放大星图的死寂星域区域,调出之前扫描到的陨石分布数据:“我们可以让无人机在侦查‘枯木二号’时,顺便扫描周边陨石群,只要找到三角形排列的三颗大型陨石,就能锁定大致范围。” 他看向乔治,“等我们从‘枯木二号’发完预警,就去那里勘探,要是真能建成据点,以后补充燃料、改装飞船都不用再东躲西藏。”
乔治的眼睛瞬间亮了,金属义肢重重拍在星图上:“这地方好!星尘云挡扫描,地热能供电,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老子到时候先在据点里建个‘临时维修厂’,把‘铁砧’号的引擎彻底翻新,再造几门粒子炮,就算追猎者来了,也能让它们吃不了兜着走!”
接下来的一小时,三人将计划细化为可执行的步骤,甚至明确了时间节点和分工:
第一步:深度解析数据(预计 24 小时)
? 雷诺:负责破解剩余 10% 数据,重点提取 “虚空噬能者进化临界点”“追猎者战舰能源舱位置” 等核心信息,同步将已解析内容整理成 “威胁数据库”,方便随时调用。
? 星璃:用艾塔尼编码知识辅助破解,标记出与能量生命弱点、艾塔尼防御技术相关的片段,整理成 “弱点手册” 和 “技术草图”,优先寻找星环屏障、抗蚀合金提炼方法的记录。
? 辅助:乔治在维修间隙,提供废弃芯片改造解析系统,提升算力,缩短破解时间。
第二步:提升舰船战力与生存能力(预计 36 小时,分两阶段)
? 第一阶段(隐匿点完成):
? 乔治:用小行星金属矿渣加固 “铁砧” 号能量炮护板、改造备用燃料舱为逃生舱;修复 “老兵” 号隐身系统故障零件,加装主动干扰模块。
? 雷诺:优化 “老兵” 号能源分配,将维生系统与战斗系统的供电隔离,避免一处受损牵连全局;调试 “铁砧” 号新改装的粒子炮,确保频率稳定在 1.9thz(克制冷雾)。
? 第二阶段(“枯木二号” 补充资源后):
? 乔治:用空间站废弃零件,为两船加装 “电磁脉冲防御盾”,抵御追猎者的电子侵蚀;提炼星核燃料,填满备用燃料舱。
? 星璃:根据解析出的星环屏障参数,用空间站的金属材料,制作小型屏障发生器,安装在两船驾驶舱外。
第三步:寻找并建立临时据点(预计 72 小时,分三步)
? 侦查:无人机在 “枯木二号” 任务完成后,转向死寂星域边缘,扫描 “三颗三角形排列的大型陨石”,传回坐标与环境数据(星尘浓度、地热强度、矿物类型)。
? 勘探:团队驾驶两船前往目标区域,星璃用感知确认避难所入口(古籍记载为 “陨石夹缝中的能量屏障”),乔治检测周边碎石密度,雷诺评估是否适合长期停泊。
? 建设:初步清理避难所内部,搭建临时能源站(用地热供电)、维修平台(乔治负责),建立数据存储中心(雷诺负责),设置外围警戒信号(星璃用能量感知布置)。
计划制定过程中,控制台屏幕上的任务清单不断被补充、细化,从模糊的 “目标” 变成了清晰的 “步骤”,每一项都有负责人、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果。乔治时不时用金属义肢在草图上修改,比如将 “能量炮护板厚度从 5cm 调整为 8cm”,理由是 “矿渣硬度够,但防能量炮得加厚度”;星璃则在 “弱点手册” 里补充 “冷雾在低温环境下活性降低 15%”,这是她刚才感知数据时发现的新规律;雷诺则将 “建立据点” 的优先级提至 “发完预警后第一任务”,避免因拖延陷入无依无靠的境地。
“这样一来,每一步都有准头了。” 雷诺看着最终的计划清单,心里的模糊感彻底消散 —— 之前总被 “追猎者在哪”“下一步去哪” 的焦虑缠绕,现在目标拆解后,只剩下 “按计划执行” 的清晰动力。他将清单同步到 “铁砧” 号的系统里,“大家都记好自己的任务,有问题随时提,别等执行时才发现漏洞。”
乔治收起草图,金属义肢拍了拍工具包:“老子没问题!加固护板、改逃生舱,这些活在垃圾场天天干,熟得很!就是得麻烦星璃多留意抗蚀合金的提炼方法,要是能自己炼,以后就不用到处找零件了。”
“我会的。” 星璃点头,将 “提炼抗蚀合金” 加在自己的任务清单里,额间晶体的蓝光透着笃定,“古籍里…… 有矿物提炼的基础步骤,结合小行星的矿渣成分,应该能找到适配的方法。”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立刻投入到第一步计划的执行中。雷诺将解析系统的算力调至最大,屏幕上的剩余数据碎片开始缓慢解码,偶尔弹出的 “艾塔尼符号”,星璃总能快速识别,大大加快了破解速度;乔治扛着工具包钻进 “铁砧” 号的引擎舱,金属敲击声再次响起,这次却带着 “按计划推进” 的沉稳,不再有之前的急躁;星璃则在解析间隙,拿出从小行星上收集的矿渣样本,用简易设备测试硬度和抗能量性,为后续提炼合金做准备。
无人机的侦查信号每隔一小时传回一次 ——“枯木二号” 周边无追猎者信号,空间站外壳虽破损,但通讯塔主体完好,能源舱还残留着少量可用的星核燃料,这些消息让团队的信心更足。雷诺将侦查数据叠加在计划清单上,调整了 “枯木二号” 的任务时长:“我们在空间站的停留时间可以压缩到 3 小时,发预警、补充燃料、拆关键零件,效率能再提一倍。”
乔治在引擎舱里听到这话,隔着通讯器喊:“没问题!老子提前把需要拆的零件清单列好,到了直接动手,绝不耽误时间!”
星璃则在解析到一段 “追猎者能量炮冷却间隙” 的记录时,立刻同步给两人:“数据显示,追猎者的能量炮每发射 3 次,会有 1.2 秒的冷却间隙,这是…… 攻击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在‘铁砧’号的粒子炮上装‘间隙捕捉程序’,自动锁定这个时间点。”
雷诺立刻记录下这个关键信息,补充到 “威胁数据库” 里:“等会儿我把程序写好,你帮忙校准参数,确保捕捉精度在 0.1 秒以内。”
空洞内的时间在高效的执行中流逝,荧光苔藓的明暗交替不再是 “等待的煎熬”,而是 “进度的刻度”。当第一缕地热能量再次透过地面传来时,剩余数据的破解进度已推进到 5%,“铁砧” 号能量炮的护板已焊接完成一半,星璃也初步确定了矿渣提炼抗蚀合金的温度参数(1500c,加入 3% 生物金属碎屑)。
三人在 “老兵” 号的驾驶舱短暂汇合,分享着各自的进展。乔治的金属义肢上沾着新鲜的焊锡,却难掩兴奋:“护板比预想的结实,刚才用激光测试,1.5thz 的能量波都穿不透!等加了抗蚀合金,追猎者的能量炮也得掂量掂量!”
星璃展示着她的矿渣测试报告:“提炼方法基本没问题,就是需要高温熔炉,‘枯木二号’的废弃工厂里应该有,到时候可以拆一个回来,在据点里建个小型提炼炉。”
雷诺则调出已更新的 “威胁数据库”,屏幕上清晰标注着追猎者的冷却间隙、冷雾的低温弱点、星环屏障的基础参数:“再用 12 小时,就能把剩余数据解开,到时候我们对追猎者的了解,不会比它们对我们的少。”
三人相视一笑,之前因未知产生的不安,已被 “目标明确” 的动力取代。控制台屏幕上的计划清单,每一项都在被打上 “推进中” 的标记,像一张正在逐步完成的拼图,最终将拼出 “安全” 与 “强大” 的轮廓。
当无人机传回 “距离‘枯木二号’还有 1 小时” 的信号时,三人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乔治检查完 “铁砧” 号的粒子炮,将工具包整理好;星璃将已解析的 “弱点手册” 存入备用硬盘,方便随时查看;雷诺则启动 “老兵” 号的主动干扰模式,确保航行途中不被意外扫描发现。
两船缓缓驶离小行星核心空洞,向着 “枯木二号” 的方向进发。驾驶舱内,星图上的航线清晰明确,计划清单在屏幕右侧闪烁,每一个字都像一盏小灯,照亮了前方的路。雷诺握着操控杆,乔治盯着粒子炮的参数,星璃靠在观测窗前感知能量轨迹 —— 他们不再是被动逃亡的 “流浪者”,而是目标清晰、步伐坚定的 “行动者”,每一步都在向着 “生存” 与 “变强” 靠近,向着迷雾星的守护站,向着最终对抗追猎者的那一天,稳步前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