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前哨站的停泊区,“老兵号” 静静悬浮在星空中,银白色的新型合金装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光,舰桥顶部的量子信息发射器与两侧的分形加密天线格外醒目 —— 经过近半个月的升级改造,这艘历经风雨的舰船终于迎来了首次短途试航。驾驶舱内,雷诺坐在指挥椅上,双手轻轻搭在操控杆上,指尖能清晰感受到操控系统传来的细腻反馈,与升级前的迟滞感截然不同。
“各系统准备就绪!引擎功率校准完毕,护盾系统进入待激活状态,武器系统能源链路通畅!” 凯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正坐在电子战控制台前,终端屏幕上显示着所有系统的实时参数,“试航路线已规划完毕,从停泊区出发,绕行数据深渊外围 300 公里,沿途设置 3 个测试点,分别进行引擎极限速度、护盾承受能力、武器供能稳定性测试。”
莉娜则站在武器控制台旁,手指悬在 “主炮充能” 按钮上方,眼神中满是期待 —— 她的新改装突击步枪已固定在驾驶舱的武器架上,舰首的深渊粒子炮也经过了能量增强改造,正等待着实战测试。“所有武器已装载实弹,弹药适配性检查完成,随时可以开火!”
星璃靠在观察窗前,灵能缓缓延伸至舰船各处,像一张细密的网,实时监测着引擎、护盾、武器系统的能量流动。“各系统能量波动稳定,未发现异常节点,但灵能感知到引擎舱的‘辅助散热阀’存在轻微能量泄漏,可能会在高功率运行时影响散热效率。”
“收到!已标记辅助散热阀为重点监测对象,试航时会降低该区域的功率负载,避免出现过热问题。” 雷诺点头,按下 “启动引擎” 的按钮。
伴随着一阵低沉而平稳的轰鸣,“老兵号” 的引擎喷出淡蓝色的能量流,缓缓驶离停泊区。与升级前不同,这次引擎启动没有产生任何震动,驾驶舱内的平稳度堪比地面建筑,只有观察窗外快速后退的星云,能让人感知到舰船正在加速。
“第一个测试点:引擎极限速度测试,预计 5 分钟后抵达。” 凯的声音带着兴奋,终端屏幕上的引擎功率指针开始缓慢攀升,从常规运行的 40% 升至 60%、80%,最终稳定在 100% 的极限功率。“当前速度 1.2 倍亚光速!超过升级前极限速度的 50%,且引擎振动频率仅为之前的 30%,远低于安全阈值!”
雷诺轻轻推动操控杆,“老兵号” 的速度再次提升,星云中的尘埃在舰船周围形成一道道流动的光带。他尝试进行高机动转向,操控杆的反馈精准而迅速,舰船像一道灵活的闪电,在星云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没有出现任何失控迹象。“操控性远超预期!即使在极限速度下,也能保持稳定转向,这在之前根本无法想象 —— 升级前只要速度超过 0.8 倍亚光速,转向就会出现明显偏差。”
星璃的灵能感知到引擎舱的温度正在缓慢上升,但辅助散热阀的能量泄漏并未加剧,只是散热效率比预期低了 10%。“建议将引擎功率降至 90%,维持当前速度即可,避免长时间高功率运行导致过热。”
雷诺立刻调整引擎参数,功率指针回落至 90%,速度稳定在 1.1 倍亚光速。“收到!保持当前速度前往第二个测试点,准备进行护盾承受能力测试。”
第二个测试点位于一片废弃的舰船残骸区,凯提前在这里布置了 3 台 “模拟攻击发生器”,能模拟追猎者常用的深渊粒子炮、实体鱼雷、电磁干扰波三种攻击方式,用于测试新升级的多层叠加护盾。
“护盾系统激活!高频偏导层、中频缓冲层、低频加固层同步启动,总能耗 45%,低于预期的 50%!” 凯按下 “启动模拟攻击” 的按钮。
第一波攻击是深渊粒子炮。3 道淡紫色的光束从发生器射出,直奔 “老兵号” 的舰首。就在光束即将命中的瞬间,舰船周围的深蓝色护盾突然亮起,高频偏导层的能量流快速震荡,将其中 2 道光束直接偏导至宇宙空间,剩下 1 道光束则被中频缓冲层吸收,护盾能量值仅下降了 5%。“偏导成功率 67%,吸收效率 100%,护盾完好无损!”
第二波攻击是实体鱼雷。6 枚模拟鱼雷以亚光速射向舰船,中频缓冲层的能量波纹瞬间放大,像水面涟漪般将鱼雷的动能逐一抵消,最后鱼雷在护盾外侧缓缓漂浮,被低频加固层形成的能量场 “推离” 舰船。“实体冲击防御成功!护盾能量值下降 12%,仍保持 88% 的完整度!”
最关键的是第三波电磁干扰波。干扰波试图穿透护盾,影响舰船的电子系统,但低频加固层与凯的电子战系统形成了 “双重防护”—— 干扰波刚接触护盾就被低频能量场削弱,剩余的干扰信号又被电子战系统过滤,终端屏幕上的参数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电磁干扰防御成功!各系统运行正常,未受任何影响!”
莉娜兴奋地挥舞着拳头:“这护盾也太硬了!之前遇到追猎者的两轮粒子炮攻击,护盾就快破碎了,现在承受三轮混合攻击,还能保持 88% 的能量!”
“第三个测试点:武器供能稳定性测试,准备测试主炮、副炮、近战武器的同步供能。” 雷诺驾驶 “老兵号” 抵达最后一个测试点,这里是一片空旷的星云区域,没有任何障碍物。
莉娜率先启动突击步枪的能量增强模块,扣动扳机,淡蓝色的能量弹在星空中划出一道道直线,精准命中 10 公里外的靶标。“突击步枪供能稳定!能量增强模块续航正常,未出现功率波动!”
接着是舰首的深渊粒子炮。莉娜按下主炮按钮,一道粗壮的淡紫色光束从炮口射出,瞬间命中 20 公里外的废弃舰船残骸,残骸表面爆发出剧烈的能量爆炸,形成一个直径数百米的火球。“主炮供能稳定!能量输出功率比升级前提升 40%,充能速度提升 60%,连续射击 5 次后,供能链路仍无异常!”
最考验供能系统的是 “多武器同步开火” 测试。莉娜同时启动主炮、副炮、突击步枪,三种武器从不同方向开火,终端屏幕上的能源输出曲线却始终保持平稳 —— 新能量核心的供能效率远超预期,即使多武器同步运行,引擎功率也仅从 90% 升至 95%,没有触发过载保护。“多武器同步供能成功!能源分配均匀,各武器功率稳定,没有出现抢能现象!”
试航过程中,团队也发现并解决了一些小问题:在测试护盾的局部强化功能时,凯发现 “舰尾护盾的能量分配存在 10% 的偏差”,通过调整电子战系统的参数,很快修复了偏差;在高机动转向时,星璃感知到 “右侧推进器的喷口角度存在细微误差”,雷诺通过微调操控杆,补偿了误差,确保舰船的转向精度。
当 “老兵号” 完成所有测试,返回 “先锋号” 前哨站的停泊区时,驾驶舱内的气氛热烈而兴奋。凯调出试航的综合性能报告,屏幕上的数据让人惊叹:
? 引擎极限速度:1.2 倍亚光速(升级前 0.8 倍亚光速),提升 50%;
? 护盾承受能力:可抵御追猎者 6 轮混合攻击(升级前 2 轮),提升 200%;
? 武器供能效率:多武器同步开火供能稳定(升级前同步开火会出现功率波动);
? 电子战能力:可同时制造 5 个逼真幻影,破解加密通讯效率提升 10 倍;
? 操控性:转向精度提升 80%,振动频率降低 70%。
“这已经不是之前的‘老兵号’了,简直是一艘全新的战舰!” 雷诺看着报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了这样的性能,我们不仅能在追猎者的侦察舰面前自保,还能主动发起反击,甚至深入他们的控制区进行侦查。”
莉娜靠在观察窗前,看着 “老兵号” 舰首的粒子炮,眼神中满是自信:“下次再遇到追猎者,我一定要用主炮好好‘招呼’他们,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星璃的灵能再次延伸至舰船,能 “看到” 升级后各系统的能量流动像一条平稳的河流,没有了之前的堵塞与混乱。“‘老兵号’就像‘重生’了一样,有了更强的‘心脏’、更坚固的‘铠甲’、更锐利的‘武器’,还有更聪明的‘大脑’(电子战系统)。”
凯则在终端上绘制着 “老兵号” 的下一步升级计划:“这次试航验证了现有技术的可行性,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引擎的散热系统,提升护盾的局部强化效率,甚至可以为舰船加装‘深渊能量吸收帆’,在航行中吸收环境中的微量深渊能量,补充能源消耗。”
夕阳透过驾驶舱的舷窗,洒在 “老兵号” 的新型合金装甲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团队成员们站在驾驶舱内,看着这艘焕然一新的舰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 从 “希望方舟” 号的惊险探索,到技术落地后的性能飞跃,他们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却也每一步都在靠近胜利。
“准备召开全舰会议,向所有船员通报试航结果,同时启动‘先锋号’主舰的升级计划。” 雷诺拿起通讯器,声音坚定,“‘老兵号’的试航成功,只是我们对抗追猎者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让整个‘先锋号’舰队,都拥有这样的实力!”
当 “老兵号” 的舷梯缓缓放下,前哨站的船员们纷纷围上来,看着这艘升级后的战舰,眼中满是惊叹与期待。他们知道,这艘舰船的飞跃,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他们对抗追猎者、守护遗忘星域的信心源泉 —— 有了这样的 “利刃”,他们再也不用畏惧深渊中的阴影,而是能昂首挺胸,迎接未来的每一场战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