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资本的第一次内部投资决策会,气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星轨的核心团队——沈皎洁、张航、冷眼,以及负责尽调与协调的林卿卿——围坐一起。桌面上摊着厚厚的青锂科技尽调报告,像一块沉重的砖头。
“我再说一次,皎洁,这太冒险了。”张航用力戳着报告上的财务数据页,纸张发出刺啦的声响,“负债率百分之三十五!现金流紧张到连下个月的工资发放都要靠短期过桥贷款。我们投两亿进去,简直像是把金子往无底洞里扔!”
冷眼推了推他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得像手术刀:“从数据安全角度评估,风险同样显着。青锂的专利技术数据库防护等级极低,我的人昨晚做了渗透测试,用了不到半小时。如果灯塔或者其他对手有心,窃取核心技术的难度不高。”
林卿卿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地看着窗外的沈皎洁。晨光透过陆家嘴47层的落地窗,给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淡金。他手指间夹着一支钢笔,无意识地在空白的便签纸上划着,线条隐约构成一只飞鸟的形状。
会议室里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声。所有人都等着沈皎洁开口,这位团队的灵魂人物,也是这次看似疯狂投资提议的发起者。
沈皎洁终于转过身,将钢笔轻轻搁在桌上,发出清脆的一响。他没有看那些令人焦虑的数据报告,而是直接看向了挂在会议室白板上的专利技术图解。
“张航,”沈皎洁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你看他们的专利摘要,第三页,关于锂辉石提纯的那段。”
张航愣了一下,低头哗啦啦地翻报告,找到那一页:“怎么了?不就是些晦涩的技术参数……”
“热活化能,比行业现行主流工艺低百分之四十。”沈皎洁打断他,语气笃定,“这意味着,在同等产出下,他们的能耗成本可以下降接近一半。这只是其中一点。再看他们使用的新型萃取剂,选择性高出常规产品三倍,这意味着杂质含量将大幅降低,电池级碳酸锂的纯度可以轻松达到99.95%以上,甚至更高。”
这下,连冷眼都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些深藏在技术文档细节里的参数,并非沈皎洁的专业背景所能轻易解读的。
林卿卿适时地补充了一份她准备好的辅助材料:“沈总提到的这些,我和聘请的第三方技术专家核实过,基本属实。青锂在技术储备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但那也只是‘储备’!”张航强调,“实验室数据能代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吗?而且,市场认不认还是另一回事!现在碳酸锂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多少锂矿企业都在亏损边缘挣扎?”
就在这时,沈皎洁的左眼几不可察地轻微刺痛了一下,一幅模糊的画面瞬间闪过脑海:一份三个月后的行业权威期刊封面,标题赫然是《青锂新工艺引领锂电材料成本革命》,配图正是他刚才提到的技术路线图。紧接着,另一个画面接踵而至:国际碳酸锂价格走势图,一条陡峭的上扬曲线,从某个时间点开始近乎垂直拉升。
这种预知的刺痛感转瞬即逝,但对沈皎洁来说,已经足够。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伙伴,最终定格在张航焦虑的脸上。“张航,数据确实不会说谎,但我们要看的,是未来的数据。”他拿起遥控器,打开了投影仪,一份简洁的市场分析图投射在幕布上。
“根据我们的模型推演,”沈皎洁面不改色地使用着“模型”这个惯常的借口,来包装他预知能力带来的洞见,“最迟今年第四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对上游电池材料的需求会急剧增加。而目前全球的锂盐产能,尤其是高纯度电池级产能,是存在缺口的。”
他切换下一页,是青锂科技与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参数对比图。
“当市场需求爆发,成本和质量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到那个时候,”沈皎洁的笔尖落在代表青锂的那条柱状图上,它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拥有最低成本和最高品质的企业,将不再是被质疑的赌注,而是所有人争相抢夺的宝藏。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宝藏还被灰尘覆盖的时候,用两亿,买下它百分之二十的所有权。”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张航盯着那张对比图,眉头紧锁,似乎在消化沈皎洁描绘的图景。冷眼则低头快速在平板电脑上查询着什么,手指飞快滑动。
林卿卿看着沈皎洁,眼神复杂。她见证了沈皎洁太多“精准的直觉”,从海外暗池对决到回国后的每一步布局。这一次,他依然如此笃定,仿佛已经穿透了时间的迷雾,看到了确定的未来。这种超越常理的判断力,既让她感到安心,也隐隐有一丝难以捕捉的不安。她轻声开口,打破了僵局:“如果……如果沈总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现在青锂遇到的财务困难,恰恰是我们的机会。一旦他们的技术优势被市场验证,估值恐怕就不是我们现在能谈的了。”
这时,冷眼抬起头,打破了沉默:“我刚查到一些有趣的动态。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有几家海外Ip,疑似与灯塔有关联,正在频繁访问青锂科技官网的技术介绍页面,特别是专利公告栏。”
沈皎洁眼中精光一闪。灯塔的动向,从侧面印证了他的预知。对手已经嗅到了味道。
“看,灯塔比我们更紧张。”沈皎洁淡淡一笑,“他们大概也在评估,是该窃取这项技术,还是该阻止我们得到它。张航,冷眼,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也是在和对手赛跑。”
张航长长吐出一口气,像是把所有的犹豫和担忧都吐了出来。他抹了把脸,苦笑道:“妈的,跟你干活,心脏不好真顶不住。行!你说投,那就投!两亿就两亿,赌一把!”
冷眼也微微颔首:“技术防护漏洞,可以在投资后作为优先条款,要求他们立即加固。这方面,我可以负责。”
沈皎洁看向林卿卿:“卿卿,和青锂那边最终确认协议条款,特别是技术保密和后续研发投入的条款。另外,”他顿了顿,“把我们刚才讨论的市场分析,尤其关于需求爆发的预测,适当透露给对方的董事长。要让他明白,星轨投资的不只是钱,更是未来的市场信心。”
“明白。”林卿卿迅速记录下来,她抬头看向沈皎洁时,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干练,“我马上联系,争取下午完成最终版的协议。”
“辛苦了。”沈皎洁点头。
会议结束,张航和冷眼相继离开会议室,去忙碌各自的一摊事。林卿卿收拾着桌上的文件,动作稍缓。
沈皎洁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如同微型模型般的城市脉络。黄浦江上货船缓缓航行,一切看似井然有序,但他知道,水面之下,暗流已经开始涌动。灯塔的触角,比想象中伸得更快。投资青锂,是星轨资本在国内布下的第一颗重要棋子,也是他向灯塔发出的明确挑战信号。这步棋,必须走快,走稳。
“咖啡。”林卿卿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一杯新的美式递到他手边,温度恰到好处。
“谢谢。”沈皎洁接过,指尖不经意碰到了她的手指,两人都微微一顿。
林卿卿迅速收回手,装作若无其事地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的衣领:“你好像……从来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沈皎洁抿了一口咖啡,苦涩的液体让他精神一振。他望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以及倒影中林卿卿关切的目光,轻声说:“不是不会怀疑,而是有些事,看到了,就必须去做。”
他说的“看到”,林卿卿理解为他的市场洞察和战略眼光。只有沈皎洁自己知道,那是三秒预知能力赋予他的、不容置疑的“看见”。
“青锂之后呢?”林卿卿问,“星轨的下一步是什么?”
沈皎洁的目光越过鳞次栉比的高楼,望向更远的地方,仿佛能看到那片蕴藏着无限潜能和未来硝烟的战常“下一步,”他轻声说,“该去会一会那位约我们‘喝茶’的李主任了。青锂是我们的敲门砖,而有些人脉,是通往下一个战场的关键钥匙。”
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顾明川发来的加密信息,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如月安好,画已收到,她说……星轨很美。”
沈皎洁握紧了手机,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停留片刻。尹如月在遥远的瑞士疗养院里,画着星轨,关注着他的每一步。而林卿卿,就在身边,递来咖啡,处理着纷繁的事务。
他收起手机,将杯中剩余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之后,是悠长的回甘。
“走吧,卿卿。”沈皎洁转身,脸上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与锐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星轨资本的第一笔投资,这枚投入国内新能源战场的石子,已经激起了第一圈涟漪。而沈皎洁知道,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他必须利用好每一秒的预知,带领星轨,在这风浪中驶向顶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秒预知:从游戏狗托到金融之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