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恋情已有大半年,顾言琛和沈清玥的名字早已成为“顶流情侣”的代名词。他们谨慎地平衡着事业与感情,用一部部扎实的作品回应着关注,也通过偶尔分享的日常,向公众展示着这段感情的稳定与美好。然而,随着影响力与日俱增,一种更深层次的责任感也在两人心中萌发——他们希望利用自身的光环,去做一些更有意义、更能回馈社会的事情。
这个机会,在一个春意盎然的上午,被送到了他们面前。
杨睿和莉娜罕见地同时出现在他们共同居住的公寓里,脸上带着郑重其事的神情。
“有一个项目,我觉得非常适合你们两位一起考虑。”杨睿将一份装帧朴素的计划书放在客厅的茶几上。
封面上,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星光书屋’——乡村儿童阅读与艺术启蒙公益计划”。
沈清玥拿起计划书,细细翻阅。项目旨在为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建立标准化图书室,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尤其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孩子们开展阅读指导和艺术启蒙课程。计划书里附着了几个试点小学的照片,简陋的校舍、斑驳的墙壁,但孩子们捧着书本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顾言琛坐在她身边,目光同样专注地扫过那些文字和图片,他的指尖在一张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奔跑的照片上停顿了片刻。
“这个项目背后的基金会很靠谱,运作透明,而且,”莉娜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兴奋,“他们邀请你们担任项目的联合发起人暨爱心大使,不仅仅是站台宣传,更希望你们能深度参与,包括前期选址考察、书屋设计,以及后续的课程设置和亲自授课。”
“亲自授课?”沈清玥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想起自己童年时,第一次在少年宫接触到戏剧表演,那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震撼与喜悦。如果能为这些资源匮乏的孩子播下一颗艺术的种子……
“我们可以教他们朗读,或者基础的表演体验。”顾言琛看向她,仿佛读懂了她的心思,他的眼神沉稳,带着考量,“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系统的准备。我们不是去作秀。”
“基金会方面充分尊重你们的专业和时间,”杨睿立刻保证,“他们会配备专业的教育顾问团队协助你们。最重要的是,你们愿意投入真心和精力。”
沈清玥与顾言琛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跃跃欲试的肯定。这不仅仅是一次公益合作,更是他们首次以“伴侣”的身份,共同去完成一件具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其意义远超普通的商业代言或综艺合体。
“我们接。”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却也更加充实。除了各自的工作,大量的时间被投入到“星光书屋”的筹备中。他们与基金会团队开会讨论,研究教育专家提供的资料,甚至私下请教儿童心理学的朋友,只为能让他们的课程既有趣又有益。
第一次实地考察,他们选择了一所位于西南山区的希望小学。没有通知媒体,没有庞大的随行团队,只有他们二人、核心工作人员以及基金会的项目负责人。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车子终于停在半山腰一片略显平坦的空地上。校长和几位老师早已等候在校门口,孩子们穿着虽然陈旧但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校服,小脸上带着羞涩又兴奋的红晕,手里举着用野花扎成的花束。
眼前的校舍比照片上看到的更为简陋,红砖墙裸露着,操场是坑洼不平的土地,但国旗台却擦得一尘不染,迎风飘扬的国旗鲜艳夺目。
“顾先生,沈小姐,欢迎欢迎!”年过半百的校长激动地握着他们的手,手掌粗糙有力。
孩子们簇拥上来,将野花塞到他们手里,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喊着:“欢迎!欢迎!”
沈清玥蹲下身,平视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眼睛大大的小女孩,柔声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丫丫。”女孩小声回答,好奇地看着她。
“丫丫喜欢看书吗?”
女孩用力点头,眼神亮晶晶的:“喜欢!校长说,以后我们就有好多好多新书看了!还有画画的书!”她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沈清玥的裙摆,仿佛在确认眼前这个漂亮的姐姐是不是真的。
顾言琛则被几个调皮的男孩围住,他们对他高大的身材和酷酷的表情既崇拜又有点害怕。一个胆子大点的男孩仰着头问:“叔叔,你是不是会武功?能在天上飞的那种?”
顾言琛愣了一下,随即失笑,他蹲下来,耐心地解释:“叔叔不会飞,叔叔是演员,就是在电视里讲故事的人。”
“那你能给我们讲故事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
“当然可以。”顾言琛笑着答应,那一刻,他脸上冷硬的线条变得异常柔和。
他们参观了即将改建为“星光书屋”的旧教室,里面堆放着杂物,光线昏暗。沈清玥指着窗户对校长说:“这里可以改成落地窗,让阳光照进来。那边可以做一排矮书架,方便孩子们取阅。”
顾言琛则更关注细节:“桌椅的边角一定要做圆角处理,避免磕碰。灯光要柔和,保护视力。”
他们认真地讨论着,仿佛在布置自己的家。校长在一旁听着,眼眶微微湿润。
下午,他们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堂“预备课”。在操场上,沈清玥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戏剧游戏——“情绪模仿”。她做出开心、生气、惊讶的表情,让孩子们跟着学。起初孩子们很拘谨,但在她温柔的鼓励和顾言琛偶尔笨拙却可爱的模仿带动下,气氛很快活跃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
顾言琛则被拉去当“故事大王”。他挑选了一本绘本,用他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技巧,只是真诚地、缓慢地读着,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最调皮的那个男孩也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
活动间隙,沈清玥注意到一个瘦小的男孩一直独自坐在角落,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画。她走过去,发现他画的是星空,线条稚嫩,却充满了想象力。
“你画得真好。”沈清玥由衷地赞叹。
男孩抬起头,黑亮的眼睛里带着一丝防备,小声说:“我想看看山外面的星星是不是更亮。”
沈清玥的心被触动了。她在他身边坐下,轻声说:“星星在哪里都一样亮。也许有一天,你可以走出大山,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看遍所有的星星。”
男孩看着她,眼睛里的光闪烁了一下。
回程的车上,两人都很沉默,看着窗外连绵的群山和逐渐亮起的灯火,各自回味着这一天的触动。
“那个画星星的男孩,”沈清玥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哽咽,“他说他想看看山外面的星星。”
顾言琛伸出手,紧紧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我们会帮他们建起书屋,也会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坚定,“清玥,我觉得我们做这件事,很有意义。”
几天后,由顾言琛和沈清玥联合发起的“星光书屋”公益计划正式官宣。他们各自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长文,分享了考察的感悟和男孩画星星的故事,没有煽情,只有平实的记录和真诚的呼吁。
沈清玥写道:“…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点亮。我们希望‘星光书屋’能成为一扇窗,让山里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他们眼中璀璨的星光。”
顾言琛则转发并评论:“尽力而为,持之以恒。@沈清玥,一起。”
他们的合体公益行为,获得了空前的好评。媒体赞誉他们为“正能量情侣典范”,粉丝纷纷以他们的名义向项目捐款,不少圈内好友也主动转发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影响力正在转化为切实的社会效益。
晚上,他们窝在公寓的沙发里,查看基金会发来的最新数据——首批五所“星光书屋”的捐款目标已在官宣后24小时内超额完成。
“看来,我们要开始准备教案了。”沈清玥靠在他怀里,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平板,上面是她整理的儿童朗读课程初稿。
“嗯。”顾言琛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看着平板上那些可爱的卡通配图和她娟秀的笔记,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顾老师和小沈老师,准备上岗。”
窗外,都市的霓虹依旧闪烁。但在此刻的他们心中,比这霓虹更璀璨的,是远方山区里,那些被他们亲手点亮,也点亮了他们内心的,小小的星光。
这一次的“合体”,不再仅仅是恋情公之于众的甜蜜,更是灵魂共鸣、价值契合的深度联结。他们在照亮彼此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用交汇的星光,去温暖更广阔的世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