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冬夜的寒意尚未从骨缝里完全消散,北京干燥的冷风又扑面而来。顾言琛裹着一件厚重的黑色羽绒服,帽檐压得很低,穿过机场VIp通道,坐进了等候已久的车里。连续飞行和颁奖季的喧嚣让他眉宇间带着浓重的倦意,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只想将外界的一切隔绝。
经纪人杨睿坐在副驾,回头看他一眼,递过一个保温杯:“喝点热水,先送你回住处休息?”
“嗯。”顾言琛接过,声音带着长途飞行后的沙哑。
车子汇入北京傍晚的车流,窗外是川流不息的灯火,繁华,却透着一种与他无关的疏离。他获奖的消息在国内早已引爆舆论,手机里塞满了祝贺信息,但他只是粗略扫过,便将其调成了静音。荣誉加身,带来的片刻满足之后,往往是更深的虚空。那座冰冷的银熊奖杯,此刻正安静地躺在他的随身行李里,像一个华丽的装饰,却无法温暖内心某个角落。
回到位于市中心的高层公寓,这里视野开阔,能俯瞰大半座城市的夜景,却和他世界各地的其他住处一样,缺乏真正的“人气”。他脱下外套,给自己倒了杯水,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脚下的城市灯火璀璨如星河,他却依旧感觉自己像悬浮在其上的一颗孤星,光芒独自,冷暖自知。
茶几上,杨睿提前放好的几个厚厚的文件夹格外显眼。那是他离国期间递过来的新剧本,等待着他的审阅和选择。
顾言琛揉了揉眉心,强迫自己从那种获奖后的疲惫与疏离感中抽离出来,走到沙发前坐下。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个文件夹,是一部大制作的历史正剧,导演和制作团队都是业内顶尖,角色是极具挑战性的乱世帝王,戏份吃重,冲奖意图明显。他翻看着人物小传和部分剧本,神情专注,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角色的深度、制作的精度、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演员站在职业十字路口的理性权衡。
接着是第二个,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聚焦社会边缘人群,剧本写得犀利而深刻,角色是一个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灰色地带的复杂人物,表演空间极大。他看得出神,指尖无意识地在剧本上敲击,这是他被触动时的习惯动作。
当他拿起第三个,也是看起来最薄的那个文件夹时,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封面上,只有简单的四个字——《星辰大海》。
都市商战情感剧。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这类题材,通常不在他优先考虑的范围。以他如今的地位和追求,似乎更应该专注于那些更具“分量”的正剧和电影。
然而,当他翻开项目书,目光扫过主演推荐那一栏时,整个人的状态瞬间变了。
女主角拟定:沈清玥。
这三个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底漾开了一圈清晰无误的涟漪。之前所有因疲惫和理性思考而建立的屏障,在这一刻仿佛变得不堪一击。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涌现出关于她的画面。
横店酒店电梯门打开,她站在外面,帽檐下的眼睛带着匆忙后的微尘,却依旧清亮,与他视线相接的0.1秒……
老街转角,她抱着书撞进他怀里,抬头时愕然的眼神,以及他身上那缕转瞬即逝的、干净的栀子花香……
阅览室昏黄的灯光下,她踮起脚尖去够书时,脖颈拉出的优美弧线,和他将书递过去时,她轻声道谢的柔和侧脸……
健身房清晨的汗水,开机仪式风铃下的互道“吉言”,甚至……那个雨夜,车窗后她被泥水溅湿裙摆时,那微微蹙起的、带着不悦的眉眼……
这些他以为早已被理智压箱底的片段,此刻争先恐后地浮现,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情绪,悄然在他心底滋生蔓延。他发现自己竟然在……期待?期待与她产生更深的交集?
他迅速收敛心神,试图用绝对的理性来分析这个项目。
《星辰大海》,都市商战情感剧。男主角秦风,睿智果决的商业巨子,内心背负过往。女主角苏眠,独立清醒的海归建筑师。故事围绕着资本博弈与情感纠葛展开。
他逼迫自己客观评估:制作方星辉传媒,实力雄厚。剧本……他深吸一口气,开始阅读前五集的剧本。
这一看,便沉浸了进去。
剧本的节奏明快,台词犀利精准,人物塑造立体。秦风的深沉与掌控欲,苏眠的独立与偶尔流露的脆弱,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两人初次交锋的商务谈判戏,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和性感的张力。
更重要的是,他看着那些台词,几乎能想象出沈清玥饰演苏眠时会是什么样子——自信、专业、带着一种不咄咄逼人的锋芒,以及藏在坚强外表下的柔软。这个角色,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又或者说,她能赋予这个角色超越剧本的生命力。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窜入脑海:如果对手演员是她,那么拍摄这样一部需要大量情感互动和默契的戏,会不会……很有趣?甚至,是一种享受?
他被自己这个带着明显倾向性的念头惊了一下。
这时,杨睿的电话打了过来,显然是来跟进他对剧本的初步看法。
“言琛,看到那几个本子了吗?感觉怎么样?”杨睿的声音带着一贯的精明与干练,“历史剧那个,王导那边诚意很足,几乎是三顾茅庐了。电影本子也不错,张导你也合作过,他很欣赏你。”
“嗯,都在看。”顾言琛的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他顿了顿,仿佛不经意般提起,“《星辰大海》这个项目,你怎么看?”
电话那头的杨睿沉默了两秒,似乎在斟酌词句:“星辉的项目,制作班底肯定是顶级的。剧本我粗略看过,商业性很强,受众会很广。而且……”杨睿拖长了语调,带着点试探,“女主角定的是沈清玥。”
“我知道。”顾言琛的声音依旧平稳,“‘王炸组合’嘛,话题度是够了。”
“何止是够了?”杨睿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你们俩要是能合作,这绝对是轰动整个娱乐圈的大事!从商业价值、话题热度来看,是前面两个项目没法比的。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顾言琛没有立刻接话,他的指尖在《星辰大海》的封面上轻轻敲击着。杨睿说的是事实,从商业和影响力的角度,这无疑是一个顶级的选择。但是……
“你觉得剧本本身怎么样?”他问,将话题拉回专业层面。
“剧本是扎实的,人物有弧光,情感线也写得细腻。虽然题材是都市情感,但内核并不肤浅,探讨的东西很有深度。”杨睿客观评价道,随即又补充,“当然,跟你之前偏好的文艺片、历史正剧比起来,类型上确实有所不同。这可能需要你做一些权衡。”
权衡?
顾言琛的脑海中再次浮现沈清玥的身影。他想起了围读会上她专注的神情,想起了她对角色独到的理解,想起了她身上那种与自己同频的、对表演的敬畏与追求。
如果对手演员是她,那么所谓的“类型不同”,似乎也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甚至开始想象,在镜头前与她演绎那些情感拉扯、彼此试探的戏份会是什么感觉?那一定比独自揣摩一个沉重复杂的历史人物,要多一些……生动的乐趣?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丝讶异。他很少会因为一个合作对象,而如此明显地影响自己对项目的判断。
“言琛?”杨睿在电话那头催促,打断了他的思绪。
顾言琛回过神,目光落在窗外无尽的夜色上,心底却仿佛被什么东西照亮了。所有的理性分析、利弊权衡,在那一刻,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
他清了清有些发紧的嗓子,用尽量平稳、听起来深思熟虑过的专业口吻对杨睿说:
“《星辰大海》这个本子,我仔细考虑过了。”他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列举着那些无可指摘的理由,“制作团队成熟,剧本基础扎实,人物塑造有空间。而且,现代剧的受众更广,对于拓展我的戏路、维持市场热度,有积极作用。”
他说的每一条都站得住脚,符合一个顶级演员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电话那头的杨睿似乎松了口气,笑着接话:“没错!而且和沈清玥合作,这话题度、这关注度……”
顾言琛没有让杨睿继续说下去,他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
“嗯。告诉星辉那边,这个项目,我接了。”
挂断电话,房间里重新陷入一片寂静。
顾言琛放下手机,身体向后靠在沙发背上,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刚才那一系列冠冕堂皇的专业理由之下,翻涌着怎样一股不容忽视的、名为私心的暗流。
所有的理性、所有的权衡,在“沈清玥”这个名字面前,都悄然让位。
内心深处,一个清晰而真实的声音在说:
“我想和她合作。”
不是“这是一个好项目”,不是“这有利于事业发展”。
仅仅是,我想,和她,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呼吸同一片空气,演绎同一个故事。
窗外的霓虹依旧闪烁,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厚重的玻璃之外。顾言琛抬起手,轻轻按在自己的左胸上方,那里,心脏正有力地、带着一丝陌生雀跃的节奏,跳动着。
剧本《星辰大海》,此刻在他手中,仿佛不再仅仅是一个工作邀约。
它更像一把钥匙,即将为他打开一扇门,通往一个他内心深处,已然开始期待的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